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明 《大众科技》2004,(5):38-39,42
电子证据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刑事证据类型,将有助于在刑事诉讼中确立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2.
秦志超 《今日科苑》2007,(10):76-76
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是来源和形式合法的事实。它是证据的重要特征之一。坚持证据的合法性对遏制非法取证行为,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权利,防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新颁布的刑事诉讼中,已经将数码照相、录像证据归纳到法定证据中,成为了现代刑事诉讼事件中重要的证据表现形式,并且已经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一些非法人员常常通过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对数字影像、或是图片信息进行恶意修改,甚至还会利用这些虚假的影响资料进行非法活动,给社会带来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数码影像证据资料的展位检验鉴定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笔者具体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4.
视听资料证据破案已成为继刑事科学技术破案,行动技术破案,网络侦查技术破案等三大常规破案方式之后又一大破案方式,怎样完善侦查讯问之前对视听资料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的审查,怎样更好地在侦查讯问中运用视听资料证据,本文针对视听资料证据在侦查讯问中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公安机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E-mail)成为人们互通往来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作为一项全新的证据类型,未被明确纳入我国的诉讼证据法律制度中。顺应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应尽快明确电子邮件的证据属性,使其发挥应有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刑事证据开示,又称证据展示、证据发现,是指控辩双方在庭审前相互交换证据、意见的一项制度,它是发端于英美当事人主义对抗制的刑事诉讼。《布莱克法律辞典》称,在审判制度中,“证据开示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其核心要求是,在辩护方提出合理申请的情况下,法庭可以要求指控方在审判前允许辩护方查阅或得到其掌握的证据材料;同时,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法庭也可以要求辩护方将其准备在审判中提出的证据材料向指控方予以公开。一、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范围关于证据开示的范围,首先需要讨论的是证据开示的双向性原理问题。我国近年来在有关证据开示问  相似文献   

7.
王世明 《情报杂志》2003,22(11):13-15
面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犯罪的问题,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证据制度,都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电子证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带来了证据领域的变革。也表明人们驾驭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鉴于电子证据的特点和性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的视角看,"可采性"正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核心理念,"确立有限度的程序性裁判机制"也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实现方式,"彰显程序正义价值和证据法规则独立性价值"正渐趋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理论的研究取向。然而,我国刑事证据法的立法、实务及研究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亟需反思。  相似文献   

9.
张倩楠 《科学与管理》2011,(2):82-83,85
本文介绍了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立法中所涉及到的对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杨涛 《大众科技》2004,(12):37-38
证据在法律诉讼案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的出现对证据的取得、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计算机证据出发,探讨电子证据在我国法律体系的认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庭江 《金秋科苑》2009,(4):213-213
从世界的视角看,“可采性”正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核心理念,“确立有限度的程序性裁判机制”也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实现方式,“彰显程序正义价值和证据法规则独立性价值”正渐趋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理论的研究取向。然而,我国刑事证据法的立法、实务及研究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亟需反思。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的视角看,“可采性”正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核心理念,“确立有限度的程序性裁判机制”也逐渐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的实现方式,“彰显程序正义价值和证据法规则独立性价值”正渐趋成为各国刑事证据法理论的研究取向。然而,我国刑事证据法的立法、实务及研究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亟需反思。  相似文献   

13.
张涌 《科技风》2011,(16):37-3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有力遏制刑讯逼供,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两高三部委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新的证据规则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本文旨在借鉴世界各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进行探讨,发现其突破和不足,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围绕习惯证据和品格证据的界分,英美证据法上确立了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和习惯证据规则。允许习惯证据的理论基础在于:习惯证据与待证事实的相关性较高,它比一般的品格证据具有更大的证明价值;习惯证据具有道德中立性,从而不会产生品格证据所固有的潜在偏见;习惯证据具有显而易见的特征并在类似行为之间建立了共同联系,导致混淆争议的危险性更小。考虑到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应当确立习惯证据规则,对习惯证据的概念、一般原则和例外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现有的立法和两高通过的司法解释,明确了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的指导思想,在刑事诉讼领域某种程度上建立了有限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侦查机关非法取证问题仍比较严重,存在对非法证据界定不够清晰、完整以及程序保障性规则缺乏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非法证据规则需要正视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完善非法证据规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需要在立法和实务中对电子证据加以规范化,确立其相应的证据地位。这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惩罚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7.
在刑侦工作中,犯罪证据是能够指认事实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对案情进行了解,刑侦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证据的质量,采用痕迹检验技术的方式来进行质量的控制。在刑侦工作中,运用痕迹检验的技术方式可以提高证据收集的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刑事诉讼程序的效率。进而大幅度地提升证据的质量。这不失为一种促进刑侦工作效率的方式。本文主要对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来提高证据质量的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刑侦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振  肖朝海 《科教文汇》2010,(14):201-202
品格证据规则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包括良好品格和不良品格,通过对品格证据,特别是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品格证据内容分析,我国可以建立诚信机制、立法规定等促进品格证据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品格证据规则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包括良好品格和不良品格,通过对品格证据,特别是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品格证据内容分析,我国可以建立诚信机制、立法规定等促进品格证据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家平 《科教文汇》2007,(4S):113-113
近年来,我国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严重。有关部门在分析其原因时发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一些涉嫌犯罪的案件被以罚代刑,没有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不能给予严厉的打击。据了解,从2001年起,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就着手制定《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一些规范性文件。2005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着手制定《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今年1月26日,四部门联合下发了这一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各项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衔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