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转型的必然。通过理性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透析中西文化之间冲突与紧张的现实、探讨传统文化转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试图找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文化转型和我国文化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处境和特征,以及对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态度,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可能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多元文化交流并求同存异的可能性及如何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法律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客观合理性。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维系,经济法律调整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的分析,反映了一种政治视角:政治.经济政策.法律。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当代社会中表现出很高的教育价值,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法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法律意识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征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从古代思想家到近代学者都不乏精辟的论述,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侧重点各有千秋,然其中有些问题争议还是比较少的。笔者学识和笔力有限,拟以时间为顺序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做一简单的梳理,以期抛砖引玉,望方家指点一二。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的现代化其实就是文化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对文化进行一个选择、继承、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问题的阐释集中反映在其核心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中民族和民权两大主义的相关论述。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理和民族的独立自强,孙中山主张恢复民族精神。为此,他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提炼和阐释,通过古今中外纵横比较,肯定和赞扬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文明成就,应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成为实现民族主义或民权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具体办法,从而将其转化为为现实革命服务的救国理论。孙中山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根本取向,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开放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邱吉顺 《职大学报》2009,(3):116-118
中国法系渊源流长,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一直没有中断,仍然隐隐影响着当代人的法律心理.可是,某些法制建设者无视这种客观存在,一味追求所谓"现代意义"的法制建设与东施效颦式的全盘模仿欧美法律,不能不说是愚味与憾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批评之所以在晚清发生现代转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与国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西学东渐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以及文学自身文体变革等密切相关.经世致用思想导致文学救国论产生,使文学批评功能发生改变;西学东渐后出现的新型知识分子,使文学批评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中西学视野结构;文学文体变革导致文学批评文体变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中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着积极因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探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学视角,依据文化分类学原理,以文化区“内核—外缘”二重构造论为理论支撑,运用文化比较学的方法对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日两国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开启于近代“西风东渐”的文化时空场域中,其文化类型、特质及内在调节机制是造成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殊异的影响因素,并且在时间、空间、主体性特征的三个维度上均出现“时间差”。在剖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进程的同时,寻求其转型路径与策略上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内在于一国国民和社会普遍意识中的精神要素,传统诉讼法律文化对于诉讼实施的社会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的特点是注重和谐与无讼.这种刑事司法理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当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予以反映和体现,对于特殊案件应当尽可能地采用控辩合意的案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党在今后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这五个基本特征既具有时代特色,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更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逻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价值取向。文化的价值是深沉的更是持久的,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更是有力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着手,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和文化旨归。  相似文献   

15.
优秀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积极探寻其现代价值和适用基础,为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这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应有共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当代,可以为构建和谐美丽中国现代社会提供思想基础,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塑造核心价值观提供内容支撑,为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提供有益启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提供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思想为引领,经过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科学辩证地研究分析,继承和发扬其中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推动当代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斯宾格勒的文化比较形态方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悖谬的相关论断:中西体育文化冲突论、体育文化多样性、体育儒学复兴论三个方面提出质疑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中西体育文化冲突,其本质是中国传统体育伴随经济发展变革,从农业文化形态向工业文化形态的转型;中西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质是农业文化形态、工业文化形态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而核心价值的取向呈一致性;中国体育儒学复兴论,其本质是企图用农业文化形态的理念去解决工业文化形态存在问题的文化复古心理.  相似文献   

18.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其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最具现代品格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品格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自然人文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追求;“注重修身、讲求自省”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辩证包容思想。这些内容对中华民族形成独特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凝聚强大的社会向心力、涵养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法律文化是指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态度和举动模式。法律文化具有时代性、历史连续性及群体性等特征。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要素之一,而法律制度对法律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重礼轻法、轻诉避讼、人治大于法治的一面,但也追求教化、重视调解、身正令行等积极一面。中国法治建设应当注意中国国情,循序渐进,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其有用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从儒、道、释主体文化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就社会属性、运动属性和文化属性审视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有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而充满活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邯郸学步"做法不可取;现代化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