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教版《自然》第10册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我有如下几条小经验,写出来供同行参考。 一、第六课《氧气》 将烧红的木炭和铁丝分别放入盛有纯氧的集气瓶中,木炭、铁丝剧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是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进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通过实际操作,该实验装置不理想。由于此实验装置是固定的,向瓶里加碱粉与醋很不方便,而碱粉与醋反应的速度又快,学生往往来不及塞紧瓶口塞子,(还没有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时),它们的反应便结束了。为此,学生做此实验时,常常是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足或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导致实验难以成功,直接影响了学生…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自然》第10册“空气”教学单元中有三个实验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实验一: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材中的方法是把铁丝烧红后放入氧气中,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情况,照这样的方法进行,铁丝常常不能燃烧,实验不能取得成功。建议老师们按如下方法进行:将细铁丝绕在一根火柴上,用镊子夹住铁丝的一端,放在火上去烧一会儿后迅速放入氧气中,效果则比较理想。如图1:实验二:朝燃有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使蜡烛依次熄灭做这个实验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倒的速度快,LessonScience(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两…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中,课本提供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一个瓶里装入一些碱的粉末,再倒入一些醋,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气体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将蜡烛火焰熄灭。这种制取方法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其反应迅速且学生难以操作、控制,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很难将蜡烛火焰熄灭,直接影响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这一后续活动。我在教学本课时,将实验作了改进:1.实验器材烧杯、火柴、蜡烛头、细铁丝、碱末、醋等。2.实验方法不再通过玻璃弯管和橡胶管把二氧化碳气体引到广口瓶里,而是把…  相似文献   

6.
新编六年制重点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47页(实验2-7)中硝酸钾受热分解实验,按课本操作步骤不易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更不能燃烧。若把带火星的木炭放到盛有加热熔融的硝酸钾试管里,虽见木炭燃烧,但这不是氧气和木炭的反应,而是硝酸钾和木炭的反应,因此我们把硝酸钾改为硝酸钠不违背教材内容——活泼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7.
<正>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学生学习氧气化学性质的重要实验,是初中化学的经典实验。人教版教材中虽然没有木炭燃烧的实验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增设木炭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案进行,存在课前准备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容易失败等问题。原因是:一节课中,  相似文献   

8.
九五年秋季学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三所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它不仅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富有启发性,学生感到亲切喜欢;而且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本文作者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了有若干问题值得商榷.(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P.11)内容:把木炭加热到发红,然后连木炭带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木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如果一开始就把燃烧匙很快地插至集气瓶的中、下部,则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会把中部和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  相似文献   

9.
自然课本第八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是用碱和酸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时要不停地打开瓶口塞加醋,才能制得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这样操作既麻烦又费时,实验用的醋酸度太低(小于5°),而门市上买不到更浓的醋。同时集气瓶里的二氧化碳是不是装满了又看不见,在做此...  相似文献   

10.
许多书籍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这样一段叙述: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将燃烧着的木炭慢慢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否则,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集气瓶下方,将氧气排出,使木炭与氧气隔绝,燃烧很快停止。对此,笔者提出异议,试与同仁共同商榷。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笔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做了多次。一种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炭慢慢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另一种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炭快速伸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结果实验现象完全相同:木炭都在氧气中正常燃烧。那么,为什么将燃烧着的木炭快速伸…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这一课中,有一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效果不太好、不理想。用碱粉末与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时由于反应迅速和产气量不足,还没来得及完成收集气体的操作,产气即将终止,很难收集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且需要较多的原材料。如果用稀盐酸与我们这儿随处可见的石灰石反应,实验效果非常好:反应迅速、剧烈,实验明显;反应持续时间长,能让学生明显看到反应的现象(像沸腾一样接连不断地冒气泡);产气量多,用的原材料较少。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材中说:“在高温下硝酸盐是强氧化剂”。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硝酸盐性质的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木炭和硝酸钾反应的实验。一、实验原理硝酸钾加热时分解生成亚硝酸钾,并放出氧气;受热的木炭遇到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  相似文献   

13.
《氧气》一课,关于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教科书上是这样设计实验的:把细铁丝(纱窗拆下的细铁丝),绕成螺旋形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放入氧气瓶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在教学中,尽管可以把酒精灯尽量靠近氧气瓶(以不出现意外为原则),但烧红的细铁丝离开火焰后不等伸进氧气瓶就自然降温了,不大容易出现细铁丝在氧气里重新燃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装置如图2 实验步骤  在大试管中加入适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做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试管上方放置一个球形横口试管 (并用橡皮塞 ) ,用以收集氧气。加热大试管的混合物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 ,已充满球形横口试管后 ,按以下顺序做氧气一系列的化学性质实验。2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烧红的木炭插入试管的球部 ,(横口下端放有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 ,观察现象。2 2 硫在氧气中燃烧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 ,加热 ,直至发生燃烧 ,先观察硫在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然后再伸入试管的球部 ,观察现象。2 3 铁在氧气中燃烧把光亮的细…  相似文献   

15.
木炭“跳舞”将一块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烧到发红,投入盛有熔化状态的硝酸钾的试管中,可观察到木炭在试管内欢乐地“跳舞”,发出明亮的白光。原理:硝酸钾受热产生氧气,灼热的木炭与氧气接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流将木炭托起,由于重力作用,它又会掉下,与熔化的硝酸钾接触;又反应,再一次跳跃。如此反复,我们可以看到木炭在“跳舞”。戏法人人变会$邳州六中@陈志辉  相似文献   

16.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定律,理解和掌握该定律可以解决一些化学计算等问题,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增重”与“减轻”现象例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轻了。解析:木炭燃烧是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木炭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于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木炭燃烧后质量减轻了。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组成例2某物质4.6克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5.4克的H2O,下列关于物质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C和H元…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空气的组成、水的净化(过滤、吸附、蒸发、蒸馏等操作)、水的电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木炭还原氧化铜、可燃物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浓硫酸的稀释、酸的性质、碱的性质、pH的测定等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实验内容,它既能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现列举几例,供同学在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课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实验失败的情况,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如何寻求解决的办法呢?我认为实验失败后,要积极思索,找出失败的原因,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进行实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了解真实的自然现象。教《二氧化碳》一课时,我给学生做演示实验就失败了。教材介绍的方法是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往碱粉末中倒入一些醋。实验时,我们实验室里的碱用完了,我便取些食用碱面。当我往碱面里倒入醋后,杯里没有任何反应。学生们很失望,我也感到十分尴尬。后面的课我只好纸上谈兵了。课后,我留在实验室里,一个人静下心来回顾整个…  相似文献   

19.
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内容教材中共安排了4个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②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③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④铁在氧气中燃烧.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实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怡 《化学教学》2016,(5):65-67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