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则广告曾经热播。师:小朋友,谁会唱歌?生A:我妈妈会。生B:我爸爸会。生C:我也会。生D:我家的盘子会唱歌。……师:小朋友,谁会唱歌?学生齐声回答: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相似文献   

2.
<正>一、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是二十几班?生:二十一班。师:声音还可以再响亮一点。二十几班?生:二十一班。(全班大声)师:太棒了!常州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我相信同学们大部分都住在高楼里。住在楼房里的请举手。(生举手)告诉我你住在多少层?生:我住在5层。师:住在5层,比5层高的举手。生:我住在21层。生:我住在23层。生:我住在33层。师:33层,不得了。生:我住在38层。  相似文献   

3.
一、由"吃"入手揭示课题师:看我写一个字,相信你们都认识。(板书:吃)(生齐声念出来,神情有点疑惑)师:我很想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生: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香喷喷的大米饭。师:真会说!让我闻到了米饭的香味。生:我喜欢吃鸡腿。生:我喜欢吃汉堡。  相似文献   

4.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5.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看月食》一文 (师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   生:我想知道什么是月食 !   生:我想知道月食时月亮的样子 !   生:我想知道月亮里有什么东西 !   生:我想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月食 !   生:我想知道有关月食的知识 !   师:小朋友们真会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再谈谈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月食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   生:我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了。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6.
一、对话引入师:听说这里的特产有好几种水果,谁能告诉我是哪几种?生:西瓜。生:苹果。生:葡萄。师:好,我这次也是慕名来吃这里的水果的。我知道这里最棒的是这种水果(出示一篮苹果的图片),这是什么?生:(齐)苹果。  相似文献   

7.
(箫演奏《秋窗风雨夕》) 师:听了这段音乐,看了这幅图片,说说你此时的心情。生:我觉得有种凄凉的感觉。 生:我听了之后有些伤感。 生:挺悲的。 生:我听了之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幽幽的伤感和微微的惆怅走进唐朝诗人张籍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师:通过预习《第一场雪》,你知道了什么 ?  生:我知道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师:还知道什么 ?  生:我知道“瑞雪兆丰年”有充分的科学根据。   生:我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这篇文章的。   师:具体说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  生: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还知道什么 ?  生:雪后景色非常美丽。 (板书:雪美 )  生:我觉得这场雪下得很大。 (板书:雪大 )  生:我觉得作者很喜欢第一场雪。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9.
看图写话是低中年级的常见作文形式。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教学看图写话--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教室里找到词语吗?比如老师找到了“门”“窗子”,你们能找到吗? 生:我能找到“窗帘”“桌子”“凳子”。生:“老师”“电脑”。生:我能找到“作业本”“文具盒”。生:我能找到“举手”“发言”师:我能找到“勇敢”“自信”。生:我能找到“专心”。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导入师:你们今天早上吃了什么呀?生:我吃了面包,喝了牛奶。生:我早上吃了稀饭和鸡蛋。生:我喝豆浆,吃鸡蛋和包子。师:XX同学,你早上吃什么的?生:我没吃早饭。师:你们觉得她没吃早饭这种做法好吗?生:不好,肚子会饿的,还会头晕。师:听到了吧,今后每天都要吃早饭。老师早上买了馒头和豆浆吃。馒头大家都吃过,但有谁见过做馒头的过程呢?(学生一时间沉默了。)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漫画王国,拨动情趣之弦 师:大家喜欢看漫画吗?(生异口同声说“喜欢”)喜欢的同学请举手。(小手如林)说说你喜欢哪些漫画人物。生:我喜欢奥特曼。生:我喜欢蜡笔小新。生:西瓜太郎,还有史努比……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实例: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3.
何小波 《师道》2023,(1):33-34
<正>A老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下课时,我按照视导要求与学生做简单交流。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我:A老师在介绍背景时说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生(异口同声):快诗。我:评价一下自己或班上同学,表现出“快”了吗?与诗的节奏合上拍了吗?生:我们都很冷静。生:冷清。我:再评价一下你们的老师。生:激情澎湃。生:知识渊博。生:滔滔不绝。从这段对话,想必读者诸君已能想象A老师这堂课的情景,但容我不厌其烦回顾一下整节课:  相似文献   

14.
《小学青年教师》2010,(11):40-43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吗?生:您是王老师。师:你怎么知道我姓王?生:刚才主持人说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之友》2013,(6):64-64
生日 我过生日那天,给我妈发信息说:“感谢妈妈生我!”我妈说:“干什么?此话怎讲?”我说:“呃,今天是我生日啊妈妈!”我妈说:“哦,哈哈哈,不客气啊,生着玩的。”  相似文献   

16.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告诉老师,每天你们是怎样来到学校上课的? 生:我是从家里步行来的。 生:我妈妈骑电动车送我来的。 生:早上爸爸开汽车送我到学校的。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预热师: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一下吧!我来自长江和大海的汇合地——江苏海门。你们呢?生:我们是浙江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三小学五(5)班的学生。师:大家互相熟悉了,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想问我?生:吴老师有多重?师:我75公斤。这是私密问题,一般情况下我是不说的。生:吴老师多大了?  相似文献   

19.
佘小红 《湖南教育》2005,(12):32-33
师: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最敬佩发明大王爱迪生。那么你们最敬佩谁?生:我最敬佩科学家居里夫人。生:我最敬佩科学家爱因斯坦。生:我最敬佩中国科学家李四光。  相似文献   

20.
黄晓平 《考试周刊》2011,(16):75-76
课堂教学情境描述: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多媒体教室看一场《美伊战争》片段,大家拿好手中的座位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但很多同学找不到位置。)生1:老师,我找不到位置。我不知道哪一排是第一排,哪个位置是第一号。生2:老师,我也找不到位置,因为我的票没有排。生3:我的票没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