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绚丽多彩的六届全运会期间,数百名科研人员幕后拼搏,现场测试已达先进国家水平。我荣幸参加国家体委组织的六运会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队。六运会期间对田径、举重、技巧、赛艇、跳水等项竞赛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及时进行技术分析和咨询。从而为田径、举重等部分运动成绩的突破性提高提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第四届全运会女子蝶泳比赛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100米的前八名以1′08″~18的平均成绩超过了三运会此项冠军胡华1′09″~77的成绩,200米的前八名也以2′31″64的平均成绩超过三运会此项冠军韦萍2′34″44的成绩.在这种水平接近你追我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蝶泳新秀梁虹不负重望,以1′06″54的成绩破100米蝶泳  相似文献   

3.
关于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类动作起跳和推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踺子后手翻类动作是由苏联女体操运动员尤尔钦科在1981年创造的.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来向前上板起跳的传统技术,为发展跳马难度,提高跳马技术水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近几年来此类动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尤尔钦科完成了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的动作,并夺得了跳马比赛的金牌.苏联运动员舒舒诺娃,在1985  相似文献   

4.
运用趋势直线外推法将近六届全远会女子1500m第一名成绩进行数据处理,预测分析2009年第11届全运会女子1500m的水平,以期为我国竞赛体育高水平运动队迎接2009年全运会提供参考,为更深入探析全运会女子1500m成绩内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2005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男子铅球决赛的五名健将级运动员为对象,数据采集采用影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将级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阐述了各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灰色关联高低及其对成绩贡献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外优秀个人混合泳运动员速度分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23届到第27届奥运会和第八届和第九届全运会400m个人混合泳前八名成绩等数据统计分析,提示了近年来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该项目速度分配变化趋势,以及我国运动员在速度分配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世界标枪项目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促进我国标枪项目的进一步突破,将以田径运动世界大赛之一的田径锦标赛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预测分析法、逻辑法分析法等,对世界田径锦标赛标枪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女标枪第1名运动员成绩进行预测。通过分析结果研究得出:1)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女标枪整体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都不大;2)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女标枪运动员的成绩变化规律不同,其中,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成绩起伏较大并且届内竞争激烈,即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运动员在世锦赛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女子则与之相反;3)我国男女标枪成绩在近些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女子标枪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4)第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标枪成绩第1名的预测值男子为91.59 m、女子为68.57 m。  相似文献   

8.
对六七届全运会和1995年的全国羽毛球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阐述了羽毛球项目自六运会以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资料分析以及数理分析,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完成情况和动作编排进行统计、对比与研究,结合我国团体中参加单杠的运动员技术,分析找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单杠技术的差距,并提出我国男子单杠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世界与中国田径成绩比较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群和等维灰数递补法,预测2008年世界田径第3名和第10名的成绩以及中国2008年田径最好成绩,通过比较,认为2008年中国田径男子在110m栏、跳高、撑杆跳高、三级跳远以及女子400m栏、跳远有望进入世界前3名;男子铁饼、标枪和女子铅球、铁饼、标枪可能挤进世界前10名.可以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奥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并对于制定田径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研究等方法,对河北省不同时期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李梅素、李梅菊、巩立娇3名优秀铅球奥运选手分别在1997年第8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决赛、2003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2007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石家庄)和2008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萧山站)比赛上最后用力技术录像分析,揭示河北省新老3代女子铅球奥运选手最后用力技术上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参加2007年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前八名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16个单项决赛动作进行了录像统计与分析,探究世界优秀女子跳马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强化我国女子运动员的单项决赛动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第27届奥运会、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团队比赛成绩、个人全能成绩、各单项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了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成绩与差距.结果表明日本和美国团体实力强,中国队团体实力下降,强项的优势减弱,弱项差距拉大,失误率增高,致使中国体操男队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六运会艺术体操决赛现场统计发现:我国运动员单足转体动作完成的质量不够高,数量和种类不够多样,影响了运动员成绩。因而,今后应加强单足转体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对第六届和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速度不断提高和最大速度的持续延长是当前短跑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在德国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运动会上竞技健美操比赛中混双前六名队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该项目创编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找出我国与世界的差距,为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的发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依据本周期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第34届世锦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前3名及我国的3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针对6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共计24套成套动作编排细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个性化”、艺术“情感化”是当今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发展的主旋律;身体难度的个性化选编、器械动作的巧妙多样选择、独特的个人风格魅力、稳定的发挥是世界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的主流趋势;身体难度选编展现运动员技术特点,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形式提高成套动作观赏价值,明确成套动作主题风格,展现个人色彩,狠抓完成质量,保证最终成绩的获得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以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跑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及冲刺跑各阶段的速度结构特征。并对影响男子100m跑技术的诸因素进行灰色侧度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最大速度和100m跑成绩相关性最高。影响男子100m跑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为:30m~50m的速度和最大速度是影响男子100m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1987年9月,第六届全运会女子垒球在广州决赛期间,我们拍摄了部分投手的投球动作,计有14名投手的48个动作,选其中11名投手,每名投手选一个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所选运动员均为国内的一流好手,所选动作投出的球均为好球。收集、研究这些资料,以寻找合理的动作模式,为以后的动作模拟、仿真提供客观资料,有助于改进提高投球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系统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水平十字”、“十字支撑”构成成套动作的主流加分动作。成套动作的连接趋于以多个连接构成成套动作的主干。吊环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