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笔试与面试。笔试按岗位职数的1:3以分数高低取前三名入围参加面试,面试成绩与笔试成绩相加,录用分数最高者,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笔试成绩相近,面试则一决雄雌;笔试成绩差距较大,也有逆袭而上的可能。由此可见,面试仍然是公务员录用的最后一道关卡,对每个入围的考生都是至关重要的。面试的侧重点和笔试不同:笔试侧重检测考生的知识面、知识水平;面试侧重检测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  相似文献   

2.
小吴是浙江某高校一名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由于很早就听说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差,因此像许多毕业生一样有一种有单位就签的想法。去年12月份的时候,考虑到专业比较对口,就与一家网络公司签定了就业协议。今年3月浙江省招录公务员,条件不错的她很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政审等程序,最终幸运地被省科委录  相似文献   

3.
时下,正是通过2005年11月底举行的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的大学生们如火如荼接受面试的日子,职业规划乃至人生命运都在进行着“洗礼”。据人事部统计,在2005年11底举行的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上年增长了近一倍。其中,实际参考人数36.5万人,报考与录取的平均比例超过了48:1,而2004年的这一比例约为37:1。在一些热门职位上,录取比例甚至超过了1000:1。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应试者通过笔试之后,如果你的成绩是在优胜者的行列之中,就要按一定比例(如1比3或1比5)参加面试了。面试主要是主考人员通过与应试者直接交谈的方式来考查其是否具备所报考职位应有的才能和某些素质,这是笔试所不易达到的。面试的优点是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易于考查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观察其举止、仪表与气质等。面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别面试,另一种是分组面试。下面就重点谈谈个别面试中应试者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青年报考公务员时参考。个别面试是指由5至7名考官…  相似文献   

5.
《中国研究生》2015,(1):40-42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已于1月10日公布,面试大战随之拉开帷幕。由于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所以一直有"得面试者得天下"的说法。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般是1∶3或1∶5进入面试,参加面试的考生之间笔试成绩差距非常小,但面试成绩却有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就算考生的笔试成绩比较靠前,也不能骄傲放松,面试中极有可能被后面的考生反超;而笔试不理想的考生也无须气馁,只要进入了面试,把握好这次机会,很有可能翻盘逆袭。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在面试考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中公教育面试辅导专家结合多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的特点,在深入研究面试备考技巧的基础上,为考生总结了一些实用、高效的备考攻略。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我作为一名34岁的大龄考生,参加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在我所报考的岗位中,共有108名考生参与角逐。在首轮笔试中,我以笔试163.5分(满分250分)的成绩,名列该岗位考生第二名,进入了面试。在面试中,我以85.3分的面试分数(满分100分),取得该岗位面试第一名,这一分数也是全市所有参加公务员面试考生中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王义 《教育与职业》2003,(12):18-19
如果有人要问当今最热门的职业是什么,公务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君不见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与录取之比已到了惊人的地步,1:20、1:30甚至出现了1:100。“考公务员真难!”这是许多经历了其中酸甜苦辣滋味的考生的共同感受。难,难在何处,笔者认为主要难在面试上。众所周知,笔试、面试是公务员考试必须要过的两道关口,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更复杂,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笔试是静态的,面试却是动态的,笔试中考生只是面对着无生命的试卷,凭借着千锤百炼的应考功,多数人驾轻就熟。但面试则不同,考生不仅要面对数个各具特点的考官(一般是5或7人),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施行,许多地方举行了公开选拔干部的考试(笔试和面试)。公选面试是在笔试的基础上展开的,它可以展示竞争者的综合素质,充分表现竞争者的口才和谋略。让我们从下面的面试情景中得到一点启示吧。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面试,是一次考试,但不是普通的考试这是一次检验你前期准备和实战能力的双重检验小王,浙江人,2006年参加了浙江省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在笔试阶段表现优秀,最后以所报职位第二名的成绩自重围中杀将出来,参加了其后举行的面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生》2012,(Z4):8-1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0月1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公开招录6名公务员。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考生黄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心里都有这样的疑虑,相对于客观公正的笔试,面试似乎水分很大,可能暗藏许多不公正因素.北京华图公务员培训学校校长张协云指出,考生首先要明确,面试的不客观不等于不公正.相对于笔试的试题,面试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考官来组织,每个考官的性格、学历、专业、心理、思维都不一样,在考官中出现对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分歧很正常,这也就是面试的不客观性,但不客观不等于不公正.  相似文献   

12.
自《申论》首次被中央、国家机关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中采用以来,现已成为招录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中笔试的主要科目之一.从《申论》的概念、性质及特征三个维度着手,全面探究《申论》的内涵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务员制度推行以来,面试作为一种主要的测量和评价手段,在各地公务员招考工作中被广泛采用。经过多年的实践,面试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明朗起来,本文拟就近几年来在公务员面试实践层面上,所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刻变革。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影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考录程序、考录周期、报考资格认定、笔试和面试考察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改进考录程序,调整考录周期,规范考录条件,拓宽考录的职位级别范围,优化笔试的内容,提高面试环节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是选拔主任科员职务以下国家公务员的惟一途径.通过笔试和面试等考核方法.测量被试胜任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素质.从中选拔优秀的国家公务人员。  相似文献   

16.
2017年5月6日,江苏省公务员招录面试,我有幸成了一名考官,为27名考生评分。一个考生20分钟,27人就是540分钟,整整9个小时,精神紧张,持久专注,生怕错失考生回答的任何信息,影响评分。一天下来累得够呛,也有启示。整理出来,或许对考生答题有点帮助。理智些,不需要连珠炮。价格不菲的考前培训到底有没有用,起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实战中感受了一二。"纵观今年的公务员面试题目,感觉取材朴素。"这是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王庆五在公务员面试的第二天,即5月7日的交汇点新闻访谈中这么说的。面试第一题:常言树大根深,  相似文献   

17.
说到小学缺少男教师,很多人都会说教师待遇低,男孩子不愿意选择做教师.这个说法以前成立,但是绩效工资实行以后,教师的待遇相比而言有了较大提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待遇问题已经不是缺少男教师的主要原因了.然而,每年招聘新教师,被录取的男教师还是寥寥无几.为什么呢?教师招录制度有一定的缺陷. 从我区录用教师的程序来看,首先是进行笔试.笔试结束,以招录人数的三倍进入面试.面试主要是说课,还要进行现场板书.说课完全是封闭式的,事先没准备,抽到课题再思考肯定是来不及的.相比女生而言,男生的背诵、记忆能力相比较弱,也不能非常放开地展现自己的长处,导致他们在面试时很难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进入公务员面试的通常是笔试成绩优秀的考生,进入了面试,离录取又更近了一步。然而,面试环节有着很高的淘汰率,考生仍不可掉以轻心。考生应把握好以下十大“注意点”,力争面试过程的圆满。一、牢记“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教诲,注意面试着装的整洁、庄重、大方,比如衣服要洁净合体、皮鞋要擦亮等,充分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给考官留下清爽、称体、舒服的感觉。二、在候考室等待时,如果有与他人沟通的习惯或需求,可以与其他考生进行交流,缓解心情的紧张。但是,交流要适度,不可过分激动或兴奋。如果环境不允许或是没有这样的意愿,考生可以闭目养神…  相似文献   

19.
职场如战场,面对严格而灵活的公务员面试,该如何备战?本文将为你解答。既然通过了笔试这道关卡,就更应当为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争取一点回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应试者在面对公务员面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只有精心准备才有可能过关斩将,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首次提出面试过程要全程录像,且笔试试卷和面试音像资料应至少保存半年。公开招考最易引起争议的,就是面试环节。与笔试按标准答案评分不同,面试环节的主观性和考官自由裁量度较大,很容易被一些人"钻空子",滋生腐败。尽管在考试组织部门的努力下,面试考题设置的科学性、监考人员管理的规范性得到加强,但权力寻租还是"咬住"面试环节不放,面试仍然是公开招考最薄弱的环节。北京市首次在事业单位招聘中要求"面试录像",是规范面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考生对招聘结果有异议时,面试录像将为调查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而在以往的申诉中,面试录像这类一手材料的缺失,往往导致申诉困难。今年5月,福建省在公务员招考中也推出了面试全程录像的举措。可见,以证据保存倒逼招考面试的公正性,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当然,要维护招考公平,除了保存招考评分证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多管齐下。其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