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耿桂美 《师道》2007,(5):5-5
那年暑假,随着一声“老师,我来看您了”,迎面走进来一位漂亮女孩,她是我三年前教过的学生。 “老师,我考上了徐州地质学院,我是来感谢你的。” “老师,你还记得吗,那次我没考上实验班你对我说的话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肖 《教师博览》2011,(2):15-15
九月份开学不久,我就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孙女小乔木的家庭作业用不着天天签字了。我十分欣喜,但又担心这一做法是老师心血来潮之举:根深蒂固的“规矩”,就这样“取消”了?老师对学生和家长能放心吗?家长会理解吗?孩子能自觉完成作业吗?  相似文献   

3.
《花瓣飘香》一课,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表现她是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昕了几位老师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有的老师采用探究讨论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多围绕“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得出结论。听完这些课,笔者和学生交流,问:“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这样做好吗?”学生无一例外地点头。我接着问:“小女孩摘花瓣对吗?”“对啊!”学生肯定地说,忽然有些疑惑,“摘花瓣送给妈妈,是对的吗?”又想了一会儿说,“咦?搞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看到了这样一份报告:有人随机抽取了10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随机问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结果却让人吃惊,90%的学生回答“否”。  相似文献   

5.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6.
【活动设计】一、激发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听算”:2+2、5+5+5+5、3+3+3+3。师:同学们能像老师这样编“连加”算式,相互进行“听算”吗?学生相互编这样的“连加”算式,分小组进行“听算”。教师出示学生编的部分“连加”算式,让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连加”算式,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这样的“连加”算式与“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比较。师:同学们能给这样的加数取一个名字吗?在学生取名为“相同加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相同加数”是二位数、三位数…  相似文献   

7.
较长时间在较多场合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种表述:“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真的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吗?语文教学真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就主体、教学主体和语文教学主体作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你的学生喜欢你吗?你的学生会像喜欢明星一样的喜欢你吗?秦老师就是这样的“明星”,她的身后可有一大群“粉丝”呢。提起秦老师,学生的眼睛放光、闪亮,情绪激动、兴奋,脸上满是笑意。秦老师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他们呢?这群粉丝是这样评价明星老师的:我们有一个幽默风趣的秦老师,她带我们科学课,一上课我们的快乐气氛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下课前,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大声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听——懂啦!”老师喜不自禁地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齐声高呼:“没问——题啦!”真得没问题了吗?这样的课堂仍旧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不重视或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笔者一直有这样的困惑: 1.学生怎么会有“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乘积”这一体验的?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摆摆、想想、画画、说说活动后,学生似乎很快就探究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活动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并且很深刻吗?能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的体验吗?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说:“装满了。”接着,教师往瓶子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有的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往里面装沙子,使劲地拍了拍,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没有装满!”最后,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上,当教师或学生讲解完一个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两句话:“同学们,这个问题你听明白了吗?这个同学的回答你同意吗?”大部分学生都会说“明白了,我同意”。细细想想,这里的“明白与同意”包含三种情况:一是答案做对的学生以为自己懂了,不再思考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有能让低分的学生考及格的招数吗?”有能让屡教不改的学生变得听话的招数吗?”有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至胜法宝吗?”相信很多老师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读一些教育刊物的,而读的结果则是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极少甚至没有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于是,有很多老师开始怀疑那些教育刊物的价值.认为那些文章都是“空对空”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14.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引领,更要重视“习行之功”。心理学认为,练习是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然而,练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并非指向课外。国庆长假期间陪女儿闲逛了几家书店,笔者被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深深地触动了。是什么原因使得教辅市场如此火爆?当前的教育需要这样的“百花齐放”吗?这样的市场现象不是明显与高度呼吁的“减负”政策背道而驰吗?  相似文献   

15.
薛美华 《辅导员》2009,(21):37-37
传统的“数与计算”教学往往与整数、小数、分数的读写训练相联系,与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相联系,枯燥、乏味,令教师苦恼,也让学生烦恼。至今,对“数与计算”教学,教师中还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数与计算教学需要设置情境吗?”“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吗?”“计算速度要求降低,还进行计算技能的训练吗?”许多教师在探索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目的 学生识字始终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家长、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在开学后总是把所有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从“一、二、三”开始教。这样做符合实际情况吗?是高效的吗?究竟什么该教,什么不用教?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刘军 《教育文汇》2011,(11):17-18
如何借鉴名师教学,我想到了三个成语。 一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难觅知音。”教学亦然,要看对象,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名师的教案是根据他当时当地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我们与名师的教学对象相同吗?我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能力与名师任课的班级相同吗?我们为自己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了吗?照搬名师的教案能体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理念吗?一句话,我们备课“备”学生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你不也在重复“对牛弹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8.
黄强 《语文天地》2010,(7):74-75
初三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篇阅读分析——《你遗失了感动吗?》评讲试卷时。笔者问学生:“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他们有气无力地回答:“没有。”笔者又问:“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他们零零星星地回答:“没有。”这样笔者如文中的老师一样.心情异常沉重。  相似文献   

19.
常听学生这样说,信息技术课不就是计算机课嘛。信息技术课真的仅仅是计算机课吗?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让学生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但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的全部吗?信息技术课只能把学生圈在小小的机房里吗?蕴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哪里去了?什么是“信息技术”?我们是不是该回归本原,仔细地体会它原本的含义,寻找它自身存在的素质教育源头?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握文本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指出“要诊视每一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你喜欢他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可以看出,语文老师在千方百计挖掘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