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河北省398位农民的问卷调查,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影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及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率低、培训时间短且缺乏连续性,培训渠道及培训形式相对单一。教育培训供给不足、内容供求错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因素制约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更倾向于接受短期的、与所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妇女干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妇女干部的人力资源开发情形不理想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妇女干部的人力资源开发事业提出一些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全国20省68村1942户的调查与访谈,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PSS,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与布局;政策宣传不到位;基层领导越位,农民缺位;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氛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区土地的流转与使用不规范等,主要从政府和农户两大视角出发作出统计与分析,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教育体制,改善农村教学设施和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但教育评价队伍仍然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落实解决新农村教育评价队伍的人员问题和素质问题;采取专兼结合的办法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建立专门的培养机构,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发挥广大教师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联村做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其发展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产品简单、经营形式单一等系列问题,今后应采取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产品设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白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1):99-104
基于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呈现出一些新进展,主要是新农村教育概念的提出与诠释;聚焦农村基础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体系建构。同时,注视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与回应。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如农民主体缺位、基层政府越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以宅换房、以土地换社保、以土地换工作等具体建设模式上,分别出现权益保障有疑虑、土地交换有风险、稳定就业有压力等困境。政府应在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制定科学合适的补贴标准,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仍然会长期面临一些问题,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采取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构建农村人才市场、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来找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在综合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心理状况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农民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从农民对市场经济改革适应的长期性、农民心理结构异质性、农民心理发展过程的层次性和实现心理现代化目标的迟缓性四个方面分析农民心理状况的特征,有助于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教育的改善、乡村文化的重建和制度创新四个层面探讨优化农民心理状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 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少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基础之上,学术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就这些研究进行梳理总结,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二、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不"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深入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通过对从贺州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认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传承和创新相统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性与产业化相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等主要原则,同时,要有相应的措施和要求,以确保这些主要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的重大国策,它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平度市温家村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大,公共文化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主化程度不高。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成人教育应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下,用新的经济规则与教育理念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崔露 《考试周刊》2009,(40):160-16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方针。信息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和手段。新农村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自然耦合的结果,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建设信息化新农村首先需要面向农村开发适用的信息资源。面向基层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云南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从国际国内经验看,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用"就农业而农业"的路子实现民富国强的,求解"三农"问题须跳出"三农"范围.由于云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与国内较发达省、区相比差距很大,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目标和任务,根本途径在于推进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拥有者,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能动性、资本性和增值性等显著特征。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元经济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理论等视角,系统分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与新农村建设各发展要素的关系,发现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基本源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农村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塑造者、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者。  相似文献   

20.
农户家庭的借贷需求与农户的经济活动紧密相连。在农户的民间借贷中,主要是以“亲情”和“友情”为借贷基础,然而高利贷现象也存在,部分借贷利率超过国家基准利率数倍甚至10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经济负担。农户之所以优先选择“高利贷”是因为正规金融求贷的成功率低,对于农户而言,求贷的成功率、便捷度与高利息相比,前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