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9):92-93
我非常赞同进攻型选手练习连续扣杀半高球,而且高球要从小练起。由于近年来弧圈球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转,越来越快,比赛中出现的半高,高球有时简直就是陷阱,因为这种来球经常又长又转,确实不好打。但如果我们要培养尖子选手,这几乎是一道必须越过的关山,在训练中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马凯旋  赵晖 《乒乓世界》2006,(10):75-78
随着弧圈球的风靡,以撞击为主的进攻技术似乎已踪影难觅。其实,撞击从来都没有过时:现代弧圈讲究的是"打摩结合",挑打的使用越来越多,中国初学者的第一课仍是快攻……撞击,今天仍是无处不在,无法绕过。  相似文献   

3.
林仁布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04,(6):i009-i009
旋转不强的球应打上升期的后段,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对方来球的力量。如果来球旋转较强,要打球的最高点,击球的中部。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6,(10):84-84
随着弧圈球的发展,直接以撞击为主体的进攻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少,但这绝不意味着撞击不再重要,恰恰相反,由于速度在乒乓球比赛中有着致命的重要性,撞击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多种乒乓球技术中,正如我们专题名称中所强调的一样,撞击几乎无处不在,它是乒乓球技术与生俱来的 DNA。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10):82-82
如果觉得何志文的反手攻球太难练,柳承敏在 D 组图中展示的这招反手推弹绝技,实战中施展的机会或许会更多一些。柳承敏发球后,波尔正手搓接(图2-7),柳承敏判断出这板搓球不太转且略偏高,果断上前用反手半推半弹波尔正手大角(图8-12),直接得分。在此过程中,柳承敏的身体始终保持十分前倾的姿态,出手的同时,右脚向斜前蹬地踏出(图8-11),对重心的借重淋漓尽致。并且,手腕先极度内收(图9),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4,(5):94-95
我们把这种技术的组合有时叫做“高低手练习”,计划的名称是:拉后打(或扣杀),教练员一般会用多球展开训练:第一板送出下旋球,运动员拉的这板球再回来后就变成了上旋,第二板要求他们再用。陕攻技术打。在实战中,这组衔接最佳的效果就是由发起进攻到完成得分,这一拉一打之间,持拍手及前臂击球前位置的高低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6,(10):83-83
接发球时侧身用正手晃挑,已是现代乒乓球竞技必不可缺的技术。马林在E组图中作出了示范:侧身到位晃挑成功的前提是侧身到位。图1-5中,马林先是右脚向左脚(同时向前)并半步(图1-2),这半步的意义在于,为上前回接短球做好准备;随后左脚向斜前垫半步(图2-3),意在为接发球初步找点(确定站位),这时来  相似文献   

8.
林仁布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04,(5):i015-i015
由于实际比赛的需要,在训练中要建立和掌握击球前调整手臂位置的能力。Due to①the necessity of the real match②situation③,one should④develop theability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armprior to⑤hitting the ball in training.  相似文献   

9.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2003,10(2):106-108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王皓在奥运会上失利的原因分析 1.I业内人士的分析 徐寅生(中国乒协主席):这场球,王皓没有合理地处理正手进攻和反手进攻的关系。王皓的直板横打,是我们在直板反手太弱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琢磨出来的,有时候对手不太习惯,能稍占一点便宜。再加上王皓过去赢得多,可能就一种错觉,认为我的反手对方不适应,能压住对方。  相似文献   

11.
本期拆招解式为大家带来三组陈建安的技战术套路。作为中国台北队的后起之秀。陈建安这两年的上升势头很猛,在2014年世乒赛团体赛中为本队创造历史最佳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技术风格属于比较凶狠的类型,上手积极,近台杀伤力非常大。这三组技战术图解虽然没有陈建安大开大合的攻防套路,但非常能体现其敢打敢拼的进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对高手而言,进攻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胜负。优秀运动员不仅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具备了敏锐的判断力和调节能力。在比赛中,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抓住战机,就意味着可以更多地得分。柳承敏的正手进攻能力超强,他的进攻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进攻意识非常积极,几乎可以抓住一切进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接发球后的第四、六板进攻 先让对方起板的后发制人战术 不来梅世乒赛的团体半决赛,韩国对阵中国香港。同为直板选手的柳承敏与李静成为场上的焦点。组图中,李静发对方反手位短球,柳承敏接发球时似乎准备摆短,但是他在击球的瞬间劈长至对方的正手位底线,迫使李静被动地拉一板高吊。  相似文献   

14.
柳承敏:韩国特色的反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蓬 《乒乓世界》2003,(11):60-61
与中国打法接近、也多采用直板握法的韩国人。在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了传统日式直板打法的特点,强调正手全台单面进攻。为了实现这种技术风格,他们一般站位离台较远.跑动范围较大。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用反手技术的难度。多年来,尽管中国的直板选手一直在探索反手位技术的革新。如直板横打等,但韩国的直板选手却没有走这条路。为了适应今天乒乓球竞技中高质量的对抗.他们多是在现有打法的基础上,对原来已存的反手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增加其运用范围。以此弥补他们反手位的不足。今天我们介绍的柳承敏的三项反手技术就明显带有这一痕迹。图片提供:《桌球王国》  相似文献   

15.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2):114-117
柳承敏的正手侧下旋发球动作比较小巧,同时带有隐蔽性。他的侧下旋发球旋转比较强烈,往往会超出对方的判断,因此他可以更好地实施下一步的进攻计划。对传统打法的直板选手来说,超强的发球是进攻的保证,好的发球要具备几个特点:第一,弧线低平、落点精确;第二,旋转突出;第三,隐蔽性强;第四,重心交换合理,便于进攻。  相似文献   

16.
李晋 《乒乓世界》2010,(5):98-111
目前世界女子排名第一的刘诗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颗新星。刘诗雯的打法与前世界冠军张怡宁相同,都是右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型选手,但刘诗雯的技术特点更加鲜明:她的身材相对矮小,但是击球速度极快,近台和中台的相持能力出色。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击球质量,刘诗雯的技术动作更为小巧,发力更加集中,这使她的每一板回球都颇具威胁。  相似文献   

17.
反拉技术是弧圈球选手的一项必备技术,运用得好,可使其在退台后从相持或被动中转为主动,是防守转攻的杀招。笔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训练,现就如何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反拉能力的训练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到了一定的水平,就不能只单一练一板拉高吊弧圈球了.而必须要结合下一板球的组合练习去制定训练计划。为什么这么说呢?无论什么样的攻球.包括你自己觉得可以一板定乾坤的球。都有被对方防回来的可能性。为此.在练习时就要考虑技术的组合.在相持中你的身体应时刻注意保持基本的姿势.不要懒于还原.忘记还原就意味着失误。如果对方是进攻型选手.除非其用侧旋或下旋的推挤回球。否则你不太可能有机会连续拉高吊弧圈。还有,如果对方反拉你的第一板高吊弧圈,回球的速度会快得超出你的想象。所以.只有加强连续性的技术组合练习,养成尽快还原的好习惯.才可能在高水平比赛中赢球。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5,(6):69-69
这已经是柳承敏的第五个世乒赛了,但他从来不知道男单第三轮比赛是什么样子.第二轮就像一个黑洞.他总也逃不脱被吞噬的宿命。这一次,他挟奥运冠军之威而来.目光早早锁定在1/4决赛与王皓的再次对决.只是觉得第三轮的郝帅会稍稍有些麻烦,他从来没想过已经年过三十、在大赛中从来没什么作为的荷兰人黑斯特会成为他的绊脚石.但这次他却被绊了一个大跟头。  相似文献   

20.
韩严 《乒乓世界》2004,(5):57-57
乒乓球的技战术在不断发展,规则的三次重大修改更为其注入了加速剂,令欧洲选手固有的某些技术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希腊的格林卡就是一例,其反手不仅杀伤力大,而且能够连续组织反手进攻,甚至在中远台对拉,他应该是优秀选手中为数不多的以反手作为主要火力点的人。去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中,刘国正对阵科贝尔,王励勤对阵施拉格,以及格林卡冲入四强,都明确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选手的反手在与欧洲同级对手相持中不占上风,显得比较被动,当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时,只有勉强侧身,经常导致自己的正手位暴露出大空档,甚至被对方凶猛的前冲力“冲死”,中国选手改进自身的反手技术环节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