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大家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而言,重要的绝对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它的核心应该定位于"数据分析"和"随机性",其中数据分析观念即统计意识、统计过程、质疑评价.在小学阶段加强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有利  相似文献   

2.
高中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是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法治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结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从高中生法治意识现状改善、落实新课标要求和校本课程自身优势三方面,分析法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和力争形式多样化的开发三原则,从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三个维度提出策略建议,期望达到依托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邓炜 《江苏教育》2012,(13):43-44
统计教学重在学什么?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在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中提到:统计的核心词就是数据分析。什么是数据分析?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分析的能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统计教学进行了专项研究。下面以《复式折线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战事连连的当今世界,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国防意识非常必要。那么,少年军校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展国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身体、心理及思想素质呢?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转变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转变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到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国家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结合的形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校开始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新课改之必然。校本课程开发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提供广阔空间。本文从三个面叙述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结合微分方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谈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的原则而确定。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确定以突出艺术教育为特色,自主创新为宗旨。学校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构思、策划、培训与考评工作;成立以特长教师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编写小组;整合了教导处、少先大队、学科教研组、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者,其鲜明的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能否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校本课程能否最终实现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性入手来探究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具有鲜明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主渠道是优化课程资源,落实目标教学。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究竟哪些资源才具有开发和利用,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学芳 《江苏教育》2010,(10):31-33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切入口的校本课程建设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发并整合各类人力资源,有力地推动了以"走进太湖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在课程实施中,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整合人力资源,使其在课程实施中体现价值;发挥其优势,以提高课程实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分形几何是研究不规则图形和现象的新兴数学分支,是描述复杂形态的一种新的几何语言。它的创立为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规则图形和现象提供了相应的思想方法,为解决传统科学众多领域的难题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它给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已成为当代科学最有影响和感召力的基本概念之一,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教学,也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方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施瓦布提出了著名的实践课程模式,为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仍还属于探索期,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方面的问题往往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施瓦布提出了著名的实践课程模式,为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仍还属于探索期,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方面的问题往往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7.
美术特色高中在实施历史校本课程时要在高中课程计划统一指导下,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立足于学校的美术特色,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从而开展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开发综合性乡土教育课程资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资源层面的地方化和校本化,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整合的主要实践模式。对校本课程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主要采取五种策略进行,包括资源整合、资源更新、资源共享、校本开发和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两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课改实验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人认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学校领导必须正确指导:其次.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工作;第三,学校必须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那么教师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强化其自身的课程意识.因为鲜明的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意识,它们包括:主体意识、制度意识、学理意识、价值意识、开发意识等,并讨论了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