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到四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兴趣,增强自信。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因此,习作的评语也要以此为重点。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走边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用自己的心去感怊孩子的心灵,用自己的情去评价孩子们的习作,用自己的一词一句去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欣赏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每个名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学生成功的习作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指学生习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选材、构思或描写。那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指导习作时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批改作文爱护学生的个性;讲评作文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敢于想别人  相似文献   

4.
渠清为有活水来,学生作文的"活水"来源于生活。笔者认为: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活动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写作文,再现玩趣,学生就一定能真正把习作视为"乐事",在兴趣的基础上孕育出自己的习作个性,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作文选名目繁多,什么创新作文、想像作文、最新作文、300字作文、500字作文等等,应有尽有。这些作文选中的作文,大多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改了又改,失去个性和童趣的文章。学生读了优秀作文后,觉得作文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太远,可望而不可及。学生习作时,也往往不去思考,就翻开作文选,根据老师布置的习作要求,选摘所要的文章。老师在改习作时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听听身边的习作,好处还真不少呢。一、走进生活作文本身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习作中为了让学生能反映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胡丽 《贵州教育》2009,(19):28-29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我们中的某些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得按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孩子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了,习作的需要更从何谈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一篇作文写完了也就大功告成了,至少也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写作文似乎成为一种任务,老师对于收上来的作文也只是一目十行,草草几笔一挥,一篇习作就算改完了.学生更是很少去细看老师修改的评语.时间长了,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去写作文,当然更谈不上进步了.我认为习作评点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判,是师生之间在习作上交流的桥梁,也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外部力量。老师在写习作评语时要突破模式化的格式,带着自己的感情去阅读和评价学生的作文,活化评价语言和方式,让学生在新颖、优质的评语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一、儿童式评语教师若想要学生真正读懂自己的评语,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完善作文,就应在撰写评语时摆脱固有的成人化评语模式,把握学生所特有的语言习惯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指导好学生的习作,我体会到应该经常地观察学生的生活,揣度学生的心理。学生的习作大部分是写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如:一次什么比赛,课间活动,寒暑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情……由于我们离开孩提时代远了,不容易体察出孩子们的情趣,指导习作时往往凭大人的想法指导,免不了成人腔,学生也就写不好作文。为了指导学生作文时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去观察学生生活,揣度他们的心理,把握学生生活的脉搏。为此,我经常科用早上、午后的时间在校园内转转;课间休息,走出办公室到操场上看看;节假日带着孩子去登山,到河边、草地捉虫,捉蜻蜓,钓鱼。学生喜欢去的地方,经常活动的地方,我都留心观察,“摄下”他  相似文献   

10.
穆健 《甘肃教育》2012,(2):48-49
为了消除作文教学评价低效这个痼疾,提高作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我们本着唤起自信,激发习作兴趣的终极目标,从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出发,采取温和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进行评价。一、搭建平台,体验成功我们在习作讲评时,搭建了多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快乐。在传统的习作讲评课中,都是优等生在唱主角,中下等学生往往难有表达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其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习作的好坏,而是要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中,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学生乐于写作、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相对于习作指导课侧重关注学生的创作欲望而言,习作讲评课因为有了学生习作这一评价客体,更加突出了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中的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任红 《文教资料》2009,(36):120-121
孩子的作文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让很多孩子遭受挫败.使得很多孩子逐渐丧失对习作的兴趣。本文作者认为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习作的评价应变横向为纵向.变被动为主动.变“纠错”为“觅优”,变终结为生成的。使评价走向多元、动态、丰富,使每个孩子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逐步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红云 《时代教育》2010,(5):201-202
关注"作文后",情满"作文后".摒弃传统作文评价"达标"观这一冷冰冰的"紧箍咒",崇尚温情鼓励实施"表现"观这一发展性评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习作,领略"这边风光独好".变挑剔为赏识,让激励的话语如春风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成功的感觉融入孩子的血液,让温情的阳光照彻孩子的心间,用情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意,用爱奏响孩子心中诗的琴弦.那么,让孩子在作文中诗意栖居就能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评价习作是教师的工作。学生们习惯旁观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改,老师们也习质于过日复一日地评改学生作文的工作状态,虽累不堪言,却也兢兢业业,如陀螺般不住地操劳着。 那么,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习作?让学生参与到自评、互评习作中来。这样的做法不少老师在尝试。我认为,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虽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还不够,甚至可以说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能大概评判别人的作文好不好,但对自己的写作却常常束手无策,越看越像名家精品,无从下笔评改;表达能力次之的学生组织习作就有一些困惑了,对自己的习作或是别人的习作再提什么意见和建议,就是有些拔高要求了。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讲十法青海金建基作文评讲是为了总结推广学生习作的经验,解决存在问题,找到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的路子。每次作文训练的目的不同,习作的整体水平不一,每个学生习作的优劣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每次评讲都搞“一言堂”,评讲就可能成为评语的“广而告之”,学生兴趣不...  相似文献   

18.
王世敏 《教师》2014,(32):70-7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重视作文评改。为此,多年来,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摸索出一套习作评改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喜欢习作,喜欢评改习作。1.丰富评改方式,激发评改欲望(1)教师示范评改。为了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我对评改的方法作出了细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画画、涂涂、塌塌,有些是不可能得到我们大家认可的。这就像小学作文教学一样,我们的老师也好,家长也罢,总喜欢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去和学生的习作进行比照,认为那才是正宗,结果要么是拔苗助长,要么是恨铁不成钢,孩子的习作水平不见提高,反而消泯了他们的兴趣与灵气。美术教学也是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赏识、被认可,我们要充分发挥作文多元评价的导向作用,真正在作文教学中践行我们学校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理念,营造"追求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积极向上的写作氛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一、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学生习作的评价传统的作文评价中,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切入点,多角度发现、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