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2.
“人性发展论”的中国文学史观建基于十八至十九世纪西方发展论的史学观。它认为,在中国历史中,人性是发展的。中国文学是人性发展的反映;人性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文学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中国文学及其审美形态的历史过程如同人性的历史过程一样,是一个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二:将中国历史中的人性与西方历史哲学中的人性概念相等同,因而抽去了中国历史文化之独特个性和丰富性;将中国文学史视为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忽视了文学史与一般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审美个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是现当代文学重大命题的一个理论浓缩,9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引入使它受到了系统批判。但这种批判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二者在方法论上有一致性,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应简单否定,而应该坚持历史批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历时共时两斤面客观再现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人文情结,从意象和语境两方面分析女性文学的内在逻辑,以求全面探求二十世纪女性的生存状态、生命样态.历时情结二十世纪的中国是民主与科学的舞台,由本世纪初期奠定的人文主义思潮形成整个世纪思维原型矿脉,女性文学与时俯仰,典型地折射了现时代思想的纹理脉络,经历了自觉、自仇、自恋、自怜与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的双重变奏.女性性别自觉肇始于五四时代西方哲学思潮的东渐.远在1792年,美国女权运动先驱玛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握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丈学‘现代化”,文学史的研究存在三大理论范式,即意识形态范式,“整体”性范式,现代性范式。意识形态范式认为,一九四九年前后两个阶段的丈学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学。“整体”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丈学是世界丈学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整体”,并非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九四九年而中断。现代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现代性在文学层面的一种表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既是他源性的,又是自我的选择。现代性概念对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可以重构学史的词源学的方法。其次在反思现代性的视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现学史的意识形态性,发现学的本细读法的改造性利用,同时这一理论视野可以有效地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一种被迫抵抗的驱动力下,"后发外生"的中国现代性起源于西方现代性与本国独特社会进程的双重历史语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20世纪中国文学继承了西方"两种现代性"的既定遗产,参与了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总体建构.但在本土化语境的影响之下,"两种现代性"又发生了不同于西方的异质性裂变,从而极大地丰富...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怀抱为人生的目标上,始终贯穿着一种沉郁悲凉与慷慨激昂相互渗透的复杂焦虑的疗救精神。文学承载痛苦现实的重任找不到理想的栖居之所,但是同时又不断执着求索救治与发展的可能性与深度感,从而衍生出焦灼的美学特征,成为整整一个世纪扣人心弦的绝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文学的形式上随着历史的嬗变也发生着一些变化。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潮在内容思想上延续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关注精神。本文主要针对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两者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探究,以加深对"底层文学"研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僵硬陈旧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新的整体观研究范式,这种整体观范式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沿用至今。但是,当文学批评实践未能充分体现这种整体观时,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拓宽整体观研究范式的内涵,将文化研究作为整体观研究范式的内涵外延加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化》将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学的关系问题,整合成关于20世纪中国学内部的基督教化的意义追问,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意义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的编选以现代性为线索,符合20世纪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历史任务。同时,追求现代性意味着文学必须对时代作出回应。尽管这样会使文学及其研究难逃实用目的,但以现代性的核心——理性精神来回应时代不同于以往政治实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以回应时代为灵魂,以现代性为线索,在论文集的编选上达到了形神兼备,成为论文集编选的学术规范典范。  相似文献   

13.
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深化时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新的学术人才的涌现,其中不乏像钱锺书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第二是权威性的学术机构真正开始运作,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第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形态基本确立;第四是代表20世纪学术研究水平的学术论著最集中地产生在30、40年代。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对闲适欲望的叙述随着社会思潮的变迁而起落,经历了三次高潮阶段:一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阶段、三十年代的论语派阶段和九十年代的闲适文学阶段。三个阶段共同描绘出闲适欲望话语的百年变迁轨迹,同时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精神特质:鸳鸯蝴蝶派表现为对市民阶层的思想趣味的迎合和认同;论语派表现为对幽默和性灵的热烈追求;九十年代闲适文学则表现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肯定和向往。  相似文献   

15.
木斋指出,“经学中国”是反个性、反自由的,与人性相违背,而“文学中国”则是人性受到“经学中国”排挤、压抑之后生成的审美形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人性。“文学中国”概念不仅不认为古典文学是否定性的,而且还宣称它是中华文明体遗留的仅存的瑰宝和财富。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生命在经学化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留下的痕迹,是生命按照人性法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证据。总体而言,“文学中国”这一概念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古典中国的一种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抢占文学领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时的文学几乎都是围绕各种意识形态进行生产和传播。即便是“讲究性灵,笔调,多谈风月,少谈或不谈政治”的消费性文学,因其疏离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在展示着自己的意识形态姿态;细心考察,其中也裹挟着民族国家的政治声音;同样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争斗场。本文以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忽略的伪满洲国的通俗文学为切入点,探讨那异态时空中通俗文学的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以此呈现日本侵略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地方经验之一种。  相似文献   

17.
主流文学与主旋律文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文学现象,研究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入揭示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弘扬主旋律”文学的历史必然与政治优势,从而,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学与伊斯兰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学与西方化、从传统化与现代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9.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00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  相似文献   

20.
钱中文、童庆炳等人试图在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之间建立关联,这产生了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观点.但从构词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偏正结构",落脚点仍然在意识形态之上,并没有摆脱"意识形态中心论".事实上,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它的本体性质,意识形态只是它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