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新闻报道的面比过去拓宽了,也力求有一定的深度。用时髦的话说,大家都注意以“全息摄影”式的笔法求新求深,取代过去的“平面照相”。不管这种比喻恰当否,但它的方向应当加以肯定.新闻只有给读者“立体感”,才可引导读者去思考,而不再采取那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片面性、说教式的报道方法。要使报道在读者面前有立体效应,其基础应当是“多维思考”。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多因素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头脑亦应进行“多元思维”,才能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多元思维”与“多维思考”是一回事。事物既是复杂的,你的思维方式自然也要复杂一点。如象石油勘探,过去用“二维地震”只能求地层一个剖面,近年引进“三维地震”能搞出几个剖面.这样找油就来得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存新闻报道中.一个事件如果写得不具体,笼而言之,统而言之,只说大概.就不会有征服人心的真实感,甚至会导致读者怀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可见,体现具体性的具体描写是显示真实的一种手段,越具体就越有真实感,它的功能就在于通过感形事物来强化真实。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相对受众而言的。一篇新闻报道有没有可读性,不以传者的意志为转移,而要以受众的接受效果为标准。 受众接受新闻事实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而这一心理活动过程因新闻的特性所决定,同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对象有很大不同。它要求新闻报道能立刻抓住读者,能迅速为读者所接受。所谓可读性,说到底,就是接受效果。 在受众接受心理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中,感知、情感和理解三个因素最为重要。 感知:丰富性与完整性 新闻报道不是教科书,不是将现成的观点和结论灌输给读者,而是通过向读者提供丰富的、完整的感知材料,再通过读者自己的感知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感知材料贫乏和缺损的新闻报道使得认识过程无法接续,这样的新闻报道哪还有可读性而言。  相似文献   

4.
就新闻评论选题的思维方式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向思维”,即顺着记者的思想或多数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看法选题立意,发表议论,帮助人们加深对新闻报道的认识。报刊上配新闻发表的大多数评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另一种则与之相反,称为“逆向思维”,也就是逆着记者的思想或多数人对新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中的表面真实与本质真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表面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关系。有的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往往只抓事物的表面真实,而忽视了其本质真实,从而造成报道失实。此类教训并不鲜见。一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表面现象非常明显地表明并非事物的本质,而在我们的个别新闻报道中,记者却根据自己的报道意图,将这种表面现象作为事物的“本质”来报道,从而使这种表面现象掩盖了其明显的本质真实,造成了报道的失实。浙江一家报纸曾刊发了一幅新闻照片,反映的是一群“土里土气”的农村妇女在杭州西湖西山公园“花港观鱼”景点的曲桥上观鱼,一派欣喜欢乐的场面。照片说明…  相似文献   

6.
论人物特写     
在人物报道中,人物特写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在于:再现、放大。即抓住人物的一个局部,以及其事迹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突出地层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这种“放大”只是将真实的东西加以突出的描写。绝不能因为人物特写有“放大”的特点,而加以虚构、夸大。关于特写,高乐基曾说过:“说到特写这种文学形式时,我们就应该追溯一下‘画’和‘描’这两个动词,只要你考虑一下这个简短定义的实质,在你面前就会展  相似文献   

7.
对新闻真实及“宏观真实论”思维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涂艳  秦志希 《新闻界》2001,(2):23-25
新时期以来,对于新闻真实理论,我们经历了由“本质真实论”到“宏观真实论”的提法的转变,其后人们又对“宏观真实论”提出了质疑,我们是不是又在琢磨该以“××真实论”取代“宏观真实论”呢?可是我们并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报道为什么一定要在事物现象真实之外提出“本质真实”、在单一事实真实之外提出“宏观真实”?这种思维模式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似乎有必要对这种新闻真实理论的思维作一番思考,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真实本身的问题。一新闻真实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对于客观…  相似文献   

8.
新闻特写这种写作体裁,也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武艺”。所谓特写,据《辞海》的解释是:“以文艺手法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突出人物的活动,再现场景和气氛”。因此,对新闻特写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是“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活动或现场情景、气氛的形象化报道。新闻特写的写作基本特点是,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集中的描绘,抓住某些有特点的场面或形象,有情有景、绘声绘色地把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再一次表现出来,使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重现在读者  相似文献   

9.
调查报告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刊上广泛运用的一种体裁。调查报告和其它新闻报道体裁一样,也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要有新闻价值,用事实说话,要有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要写得准确、鲜明、生动。但是,调查报告也有它的特点,主要是:调查报告是记者把调查的情况和得出的结论向读者“报告”。记者用大量事实系统地集中地阐述和剖析某一重大问题,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事物的意义,或深刻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或介绍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方法;或提出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只能通过两个步骤让读者感到。第一步是写出与声音有关的而又是读者所熟悉的事物,第二步用这种事物引发读者的经验,而“补”出要写的声音的声响。这样,读者才能从无声的书中“听”到声音。这里重要的是:这有关的事物读者是否熟悉,熟悉了,效果明显。二是能否善于调动读者的阅历。这一点,写作者必须了解读者。声音的描写,最常用的有如下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背景? 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理解新闻主体的一切有关材料,包括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资料、解释性的文字;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事物的真实由来。人们读一条新闻,看完标题和导语,往往只知道了事物的结果,这叫“知其然”,但不知道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解释事物的真实起因。新闻背景,就是说清楚新闻主体“所以然”的。眼下没有背景的新闻有之,如简讯、标题新闻,那是因为读者不了解其背景也能理解的缘故。就大多数新闻来讲,缺少背景的说明,就好比给读者吃一颗没有砸开的核桃,使人难以消化。(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姬乃甫)  相似文献   

12.
刘勰说:“人是有心之器,不是无识之物。”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与环境”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关心的重要主题。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现在的生态环境,是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写作最忌造假失实,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完全不顾事实弄虚作假的现象已经少了,但是新闻中“局部地区”人为地掺假的情况并不鲜见,突出的是写人物新闻、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不少是真人真事假思想。这种人物的思想常常是被记者和通讯员理想化了的,或者是想当然加上去的。这种真人真事假思想的报道实质上也是假报道。新闻报道中掺杂了不真实的思想,不仅会失去读者和听众的信任,连被报道的对象也会  相似文献   

14.
读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版面的报纸,有的只需几分钟即可浏览完毕,随手丢弃;有的却吸引人反复阅读,仔细咀嚼。这其中的差别用读者的话讲是某某报或某篇报道“有看头”或“没看头”,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有无内涵的差别。什么是内涵?《辞海》中的解释是:“概念中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在这里它指的是新闻报道对所报道的事物能够抓住本质,揭示规律,并且通过恰当的形式反映出来。换句话说,有内涵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事物的各种表象,而且在  相似文献   

15.
翻开现在的许多报刊,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人物讲话,大多经过记者的加工整理,与人物原本活泼的口语相去颇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也许是多种的,但其中主要的是长期以来许多记者对新闻报道的口语缺乏认识,忽视了这一有力的报道手段。有些人一提起口语,就联想到过去一些所谓的“豪言壮语”以及那些充满记者腔的“排比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口语,绝不是那种“假、大、空”的语言,它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话。的确,在过去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新闻报道语言同新闻摄影的姿态一样,存在着摆布的痕  相似文献   

16.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界多年来流行的、并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报道方法。按唯物辩证法观点,典型是代表一般事物的个别事物、代表一切人物的个别人物。新闻由于受到采写力量、版面及播出时间、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一切人物、事物、现象以完全的反映,因此,科学地选择典型,用概括的手段充分地报道出人物和事件的本质,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之一。 最近我阅读了近期一些有关典型报道的论述,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个偏向:一个,是较“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特质在于一个“新”字,其感染力、启发力,也在于一个“新”字。但是,目前有些报纸缺的恰恰是“新”。新闻报道是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它以报道事实、沟通信息、反映舆论、传播知识为读者服务,在这种服务中影响读者、感染读者。报纸不是文件,读者可看可不看。内容干瘪、枯燥、无新意的报道即使上了版面也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指导人们了。这样,新闻报道的作用何以充分发挥?要让新闻报道真正出新,我认为,记者  相似文献   

18.
骆沙 《青年记者》2012,(10):47-48
《路透社新闻手册》中写道:“进行人物报道时,路透社记者应当表现出正直诚实、无偏见、坚持不懈、有责任感和谦虚.”对于新闻工作者和读者而言,唯有这些原则得到坚持时,报道才具有可信性. 多年来,诸多新闻学文献中关于人物报道的定义和概述层出不穷.然而,在《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中,王玉泉对人物报道的内容概括则更具立体感:优秀与糟粕、善良与邪恶、美与丑、自由与奴性.依此标准,更具立体感的人物画像将出现在受众眼前.  相似文献   

19.
读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版面的报纸,有的只需几分钟即可浏览完毕,随手丢弃:有的却吸引人反复阅读,仔细咀嚼。这其中的差别用读者的话讲是某某报或某篇报道“有看头”或“没看头”,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有无内涵的差别。有内涵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事物的各种表象,而且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