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建华 《考试周刊》2014,(69):68-68
文章认为,陪学生一起做,就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陪学生一起做,就是和学生一起共赢进步;陪学生一起做,就是和学生一起共享幸福;陪学生一起做,就是和学生一起共品欢乐。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就是责任,爱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就是对学生要宽容,爱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爱就是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爱就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3.
名人名言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3-73
“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自习课打造成为社会翻译公司的一个缩影,让学生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掌握各语种翻译的技巧和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就是翻译家,自习课就是翻译车间,上自习就是上班,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真正的实现学生所学与用人单位所需无缝隙对接。  相似文献   

5.
要当好一名政治辅导员,我认为应做到一爱、二勤、三严、四导。爱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和学生,爱本职工作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爱学生就是对学生要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勤就是勤动腿,勤动脑,深入学生当中,多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就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思想严把关,纪律严要求。导就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学中的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即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理念就是重视人性。顾名思义,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具体到班级管理中,就是把学生视为班级管理中最主要的因素与  相似文献   

7.
李美琴 《教师》2013,(28):29-30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如何爱学生?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爱学生就是要包容学生的各种似乎不能理解的"坏"的举动;爱学生就是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去倾听、去交流;爱学生就是要透过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  相似文献   

8.
公共外语的教学个体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个体化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教师教授的最基本的单位来进行教学。实行公共外语教学个体化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就是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就是要改变教师只授...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10.
肖川 《青年教师》2007,(7):49-50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12.
肖川 《中学教育》2008,(4):25-26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它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它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  相似文献   

14.
饭后闲聊,谈及教育学生的问题。一位同事认真地说:“学生是一本书,要读懂它不容易”。 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可不是吗?一个学生的名字就是书名,一个学生的出生日期就是书的出版时间,一个学生的面貌、仪表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思想修养、兴趣情感……就是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学生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是班级管理、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实质上就是对质量提升的研究,就是时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成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学习策略:发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策略的基本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会思维。学习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实施学习策略就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学习策略教学是学校创新教育的新路向;学习策略学科化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新取向;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和改善更从内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罗耀晟 《陕西教育》2004,(11):27-27
语文人性化就是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需要也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意思。如何让语文满足学生的成就的需要呢? 一、建设语文生态是满足学生成就需要的条件 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杜郎口学校观摩后,反思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开放课堂,就是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培养开拓创新的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好学善思,学会学习,就是要准确认识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飙风",从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做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音乐新课改已经推行十年有余,然而,人们对一堂音乐好课的标准仍没有达成共识。在仔细梳理现有的一堂好课标准且加以述评的基础上,从学生学的视角审视,判断一堂中小学音乐课是否为好课其标准为:AIDMAS。A就是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于音乐学习上;I就是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极其浓厚;D就是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表现强烈;M就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应该学有所得;A就是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上动起来,在做中学,并能学以致用;S就是学生通过一堂音乐好课的学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心满意足的内在体验。  相似文献   

20.
学生就是学生学生不是花朵,也不是朝阳,学生就是学生。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认知水平低,思想单纯……许多方面都处于待开发、拓展、培养和提高的阶段。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