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雪 《新闻世界》2012,(5):21-22
新闻直觉,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对于事实的一个顿悟。在采写新闻的时候,有经验的记者通常会知道哪些新闻事实可以作为具有新闻价值的元素来提炼。新闻直觉也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  相似文献   

2.
我干新闻这一行已经八年了 ,与许多同行一样 ,先当记者 ,后做编辑。在长期编辑记者稿件 ,我发现许多记者在采访公务活动尤其是会议时最易犯的毛病之一 ,即罗列许多程式化的“新闻”事实 ,而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湮没了。在一般公务活动包括各种会议的采访报道中 ,我们不应有闻必录 ,有录必报 ,而应透过其大量的、纷繁琐碎的一般事实去捕捉那些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在整个新闻采写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搜集什么 ,一是抛弃什么。这一肯定和否定相结合的过程 ,实际上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过程。1995年冬…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新闻报道角度呢?《简明新闻学》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即从哪里入手来表述新闻事实,也可以说,新闻角度就是新闻采写的突破口或切入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呢?  相似文献   

4.
夏文 《新闻前哨》2009,(3):86-87
新闻从业者即记者的职责,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我们通常论及较多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敏锐地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在编写的教材里对记者的职责概括有三: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内参)、做群众工作(通讯员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张综合性的新闻报纸,经常都有或多或少的会议新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议新闻已成为报纸这个载体上的一大新闻类别.尽管对会议新闻褒贬不一,但是,会议作为某一方面的信息、观点的大汇集,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记者参加会议采写新闻,是记者新闻实践的重要活动.即使在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6.
何志武 《新闻与写作》2004,(7):28-29,31
发现新闻是记者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基本功,也是记者之间差距最大的一项基本功。有的记者成天为找不到新闻而发愁,有的记者却每天为发现的新闻线索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采写而发愁。他们之间的差距其实主要的还不是对突发事件等显性新闻的发现能力(显性新闻的新闻价值显露于事实的表面,一眼就可以看出),而主要体现在从大量的司空见惯的事实或现象中发现新闻的能力,这就是隐性新闻的发现能力(隐性新闻的新闻价值隐藏于事实的内部,需要借助记者的思考来判断)。司空见惯是记者遇见最多的事实或现象,也是记者发现新闻最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对已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来源于题材。新闻不能先于事实而报道,即使如今已有信息新闻登上新闻舞台,承担部分未发生事实的报道,可它仍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说上述一些,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既然新闻不可能先于事实而存在(相对的),怎可说,对新闻的采写可先于事实而确立?也就是说,题材怎能先于事实而规划?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题材不可能完全地先于事实而规划。我们所报道的事物。有事件性与非事件性两种,事件性的事实是易见的,非事件性的事实是不易见的。非事件性的事实具有广阔的报道潜  相似文献   

8.
参加人民日报每月的好稿评选,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写的稿件,往往能够高票获奖;而落选的往往是那些工作经验性稿件。这不禁让人想起梁衡同志最近所说的颇有见地的一句话:“工作可能离不开机关化,稿件却不能机关化。可惜我们报上大量充斥这些机关化的稿件。”克服稿件机关化问题,应该说,不单指记者的新闻报道,也包括新闻评论在内。一些同志认识上似乎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新闻评论注重的是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评说,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评论工作者没有必要像记者采访新闻那样把时间花在深…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一些常规性报道,事实表述也能做到清楚准确;但遇到突发性新闻,采编人员的心态容易失衡,当前某些记者采写新闻失实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何真正做到新闻写作的客观性呢?一、注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许多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都始终牢记五个字:"实、新、要、快、短",同时把"真实"不折不扣地放在首位。其实这里说的"真实",就是指新闻的客观性。如果不能保证事实是客观的、真实的,那么采写出来的新闻就  相似文献   

10.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1.
我们有目的地去采访某一即将发生、认定的事实,大多数情况下会如愿而归。但是,如果你所要采访的事实因主客观原因而不存在或突然消失了,你是唉声叹气,摇头作罢,还是转换主题,另就新闻?在现实采写活动中,大多数人可归属于前一种。然而,实践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采写新闻的。由于这种新闻是就事实的发生受到障碍而作的报道,因此,我们姑且叫其为障碍式新闻。对这种新  相似文献   

12.
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怎样接近新闻事实,也不能做到所有事实都由自己目睹。从大量新闻实践来看,恰恰相反,大多数新闻事实是靠记者或通讯员搜集来的。所以,新闻就要告诉读者事实的来源,指出其中言论的归属。这就需要引用。  相似文献   

13.
征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闻经常发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察觉.而记者的职业特性恰恰在于捕捉新闻的敏感性,它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 什么是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一个通讯员不仅要手勤,更需要腿勤。通讯员动笔写报道之前,首先要有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这些材料绝大部分靠“迈腿”才能获得。“迈腿”在先,动笔在后,是新闻写作的规律。美国名记者杰克·海敦说:“报纸的记者应具备两大技能,即掌握事实和完美的把事实表达出来”。“迈腿”与动笔是掌握事实表达事实的两种手段。在新闻采写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人不善于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甚至把两者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看外国记者写的电讯,也常议论外国记者采写的新闻的优劣。认真研究一下外国记者写作技巧方面的长处,对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报道工作,是会有好处的。最近,我们对外国通讯社的某些新闻作了一点粗浅的分析,觉得外国记者采写的新闻,有些特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的人都有共同的苦恼,就是在采写新闻时,常常为从哪里切入而抓耳挠腮、苦苦思索和追寻。事实上,这里面涉及的是新闻角度的选择问题。新闻角度,按照新闻学辞书的解释,是“在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同一新闻事件,往往有几个乃至更多的角度可以选择。选择角度不同,宣传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采写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用呢?用于挖掘新闻价值,丰富报道的信息量。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记者有可能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运用问题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可提问如下:这一新闻事实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引人关注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其意义是什么?请看下面这则报道:我国将出现…  相似文献   

18.
方圆 《新闻知识》2001,(12):40-41
梁衡同志说:"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而事实上,位于"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记者,或专门采写某一方面报道(如教育科学)的记者,周围的事平凡而又平静","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发生并总让你抢到呢?"他说,这也不必悲观:"注意发现那些还未被人报道的稳态新闻是大有可为的","十几年间,凡是我写出的这类稿件都得到了较强烈的反响","我获得的几项全国性新闻奖恰恰都是这种稳态新闻","那些乡间僻壤里发生的事,有时也能上头版头条去和北京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和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要把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传播给听众,要努力在第一时间报道鲜活新闻事件,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跟踪式调研、剖析,抓住事物的本质,采写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就必须到新闻现场去。那里是新闻的唯一源泉,是记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宝库。  相似文献   

20.
打开我们的报纸,经常看到一些工业三部曲、农业四季歌式的报道,年年花开总相似。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增加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把新闻写出点新意呢?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有3篇稿子获得了河南省好新闻奖。我以为从锻炼自己的采写基本功入手,放开眼界深入思考,准确地使用新闻的价值尺度,是写出有新意的新闻的途径. 留心平常处记者要采写那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不平凡的新闻事实,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许多人都熟视无睹的事物,因为生活中越是平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