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Web2.0技术为基础的Blog、Weblog、SNS、IM、QQ等新媒体群的出现,不仅为公民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也为社会情绪的网络扩散提供了通道与可能,使得一些负面情绪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以致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新的因素,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因此,高度重视社会情绪的网络扩散,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处理很多和外界交互的事务。网络席卷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时代正向网络虚拟社会迈进.所谓网络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的人类社会化;在网络社会中,Agent(能够代替人处理事务的程序)相当于人,网站相当于一个组织、机构、部门甚至家庭等社会实体;每个这样的社会实体南授权的Agent进行管理,体现区域自治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Ⅱ,以Web of Science(SCI,ISTP)中收录的1998-2011年间的521篇社群信息学相关文献及其所包含的17 968篇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发文时间、作者、机构、学科、参考文献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明确社群信息学研究热点。结果显示,社群信息学研究还未迎来大发展时期,但知识储备速度在不断加快;社群信息学研究由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两个分支组成,其中,社会网络是主要分支;网络学习、社会网络、复杂网络、卫生保健将成为未来重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双重逻辑下,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社群则是网络社会中人们新的结群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网络社群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中日益成为其中的一元主体.提出并重构网络社群概念,能激发我们“社会学的想象力”,了解并洞察我们身处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而且,重视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对建立民主和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林  夏晓星 《大观周刊》2012,(36):14-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不仅位居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而且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对象。在当下社会,涉检网络舆情势必会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及形象产生重大影响,使得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媒体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琦 《新闻实践》2009,(8):74-76
自从网络论坛红火之后.由网络引发的舆论事件就不断出现,而近期出现的官员公费出国旅游、南京天价烟局长、河南王帅案、罗彩霞被冒名案等等,在网上网下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形成了一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的舆论格局.网络论坛、虚拟社区成为大众媒体的新闻线索库和舆论策源地,网络舆论通过大众传媒下网落地,真正成为影响现实社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网络舆论的落地机制以及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该保持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当下揭丑信息盛行于网络,这对于净化社会空气、舒缓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事务的透明度等都有着非凡的作用。但值得警惕的是网络在揭丑过程中的"被工具化"倾向,其原因复杂,归避和杜绝有相当的难度,需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网络直播成为新世代大众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主播也时常被社会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层出不穷的主播伦理道德事件是网络传播的性质使然:网上身份和自我建构导致网络道德标准被降低;参与者去中心化导致人人成为焦点;网络人际互动催发不良事件产生,网络社会结构推动主播阶层更迭。只有主播、观众和第三方共同行动,才能真正避免负面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等方面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等都成为耀眼的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网络富集民意反映群众呼声,网络舆论的声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会已经到来."童年"在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中被界定为社会结构化产物,其概念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童年"的概念产生于印刷媒介,消逝于电子媒介,现又被网络媒介刻上社会变迁的烙印,但网络社会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文章根据儿童的接受实况,提出家庭、学校和媒介等应努力营造儿童享受网络童年的度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已经使其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的民间力量。本文以网络事件"史上最牛团长夫人打人事件"为例,阐述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如2007年的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事件”等。  相似文献   

13.
王晓荔 《今传媒》2016,(10):56-57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逐渐走下网络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谈话中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应该成为我们科学研究的素材,从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当前人们的社会心理。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归类和分析,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并探究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4.
洞察与发现     
《新闻窗》2013,(5):1-1
这些年来,网络问政的兴起,网络反腐的接力,以及通过微博直播庭审,都说明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可以成为社会进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徽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6.
对于眼下中国网络和网络的现状,从各种媒体、从街谈巷议、从亲朋好友那里,我已经知道了当今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况了。事实上,我认为似乎不应当称之为“网络世界”,因为网络世界不能反映网络的真实面貌和状态。如果我们改成为“网络社会”,可能会更准确一些。这样,即便是阐述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微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化、超时空、虚拟的网络空间,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致出现了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逐步升级。①当前,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分析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剖析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社会角色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多元化社会角色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馆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转变社会角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产生了大量网络信息,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档的形式保存网络信息,是保存网络中的社会记忆,构建完整社会记忆大厦的重要举措。遗憾的是,作为社会记忆构建主体的档案部门,却并未予以很好的关注和实施。本文将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主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档案部门如何存档网络信息,并分析其中面临的问题及突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