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其带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观念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禁欲主义思潮作出了否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苏轼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互补人格模式,成为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奉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学的眼光分析《荷塘月色》文本,会发现其间深藏着中国现代文学家在五四“断裂”之后的内心隐秘,体现出现代中国人心灵中的“古典踪迹”。百年中国文学反复证明了“人格重建时散文最兴盛”的命题,阅读现当代文学中唯一存活的“古典”文体——散文,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分析和选择现代人格中的古典因子,是文化重建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浩然之气”是孟子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浩然之气”已成为一种坚守志节、不媚于俗的独立人格的同义语、代名词,它不仅孕育了无数中华仁人志士,且对中国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无不打上这种人格美的烙印,从而形成中国艺术源远流长的人格传统。宏扬和完善中国艺术的人格传统,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兴旺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主体内容,亦是支撑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依据所在。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流布,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竭的精神动力。基于共通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土壤,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和时代新人之间存有深刻的内生关系,从而能够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思想参照、路径参照和价值参照。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政府主体”“学校主渠道”以及“家庭道德教化”等作用,以期探赜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最终实现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地讲,一个人的人格亦即一个人的“为人”,它包含“一个人的心情胸怀和德行事业”。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而代表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格,所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精神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文化素质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一、人格概念界说人格,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概念,例如说“张三人格高尚”,“李四人格卑鄙”,“不要污辱人格”等。何谓人格?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即面具。所谓面具就是…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他给当代和后世文坛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历代来争议颇多的作家。其思想人格的特点就是“淡薄名利,崇尚本真”,而“临大节不可夺”是他的人格内核,也是他的理想人格。黄庭坚作为宋代士人的典型代表,通过自身的修养,消泯了其思想人格和理想人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人格形式嬗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形式嬗变的内在动因是主导文化力量的更替。中国传统文化规范下的自我萎缩型人格、现代边际文化规范下的自我发现型人格和楚苗地域文化规范下的自我超越型人格,是沈从文不同生命阶段的三种人格形成。“生存苦闷”、“精神孤独”和“爱、美与神的同一”是沈从文三种形式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与鲁迅最像了,他们都是最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鲁迅说他是“抉心自食”,巴金也说他“燃着自己的心”。我想这是他们与传统的中国文学家、与西方古典或现实主义作家最大的区别吧。他们都是来无可寻之路,去无可往之乡呀。现在的中小学生,恐怕是弄不清楚他们这种极为强大的人格精神的。可是我们也不要把巴金说得太深刻、太秀异了。其实,巴金还是有靠的东西的,我想有三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只不过,巴金和鲁迅他们,比较极端罢了。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精神,即指教育家在特定社会办学或“办教育”之艰辛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创造精神”“、开辟精神”和创业过程中所体现的崇高人格精神。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国人不仅践行了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的变革之路,而且探索出“回归人本、务实兴学”的发展之路,更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历史底蕴、本质内涵和价值深意,遵循并努力做到六个向度的基本要求,以便更好地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的纵深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隐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对中国现代作家的人格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隐逸作家疏离主流文化,热衷传统,并融入了现代意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隐选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1.
“集体人格”这一概念源自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指向人类精神的深层领域。教师集体人格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埋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存在于人们集体无意识沉淀之中教师的集体经验、情感与品质。从中国教师集体人格的向度解读“大国良师”:一方面诠释中国所需教育人才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和大境界;另一方面表明良师乃有良心之师,兼具良好的自然德性与人为德性;良师乃有良知之师,自觉践行师德并保持高度的道德敏感性;良师乃追求良质之师,这是良师最为可贵之处,即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一种对于“好”的追求,这是一种精神态度,永葆教师工作的向上、向好。中国教师“大国良师”集体人格可从教师角色期待的历史嬗变中探寻、在教师隐喻文化的不断变化中凸显、在历代教师楷模的光辉形象中体现。“大国良师”集体人格培育核心在教师精神养成,源头在师范生培养,重在良师基因孕育,关键在教师教育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且颇具风采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玄学盛行,崇尚精神解放,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形成了魏晋士人独有的哲学、自由的美学精神,形成了魏晋士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自然”人格。理想人格的确立,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尽管人们的观点和立场可能不同,但鲁迅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们无法抹杀的巨大存在。鲁迅生前以其闪电惊雷般的呐喊震动了中国文坛,身后也以其伟岸高蹈的精神人格撼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鲁迅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其文艺作品所承载的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恒久的阐释生命是历经时代长河而不朽的,其中尤以杂文更为突出。鲁迅杂文里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厚,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其个体生命的践履上体现出鲜明的尼采式精神气质,同时,他作为一个文学家,也向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精彩的艺术形象来诠释和表达尼采式的文化观念,来塑造尼采式的“精神界之战士”的人格.鲁迅对“狂人”在信仰上的执着性和专注性的性格刻画,点点滴滴都针对着中国国民信仰的缺失与弱点,不仅体现出了他对“精神界之战士”的殷切期盼,而且也体现出了其对国民信仰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虽困难重重,但却无法回避,独立人格的文化内涵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古今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人格重塑始终走不出“重塑-分化-依附-再重塑”的文化怪圈,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认为,彻底走出文化怪圈的必经之路是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着与传统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对自身专业价值和文化探索地位认可的意义,觉悟到作为知识分子应有一种自由发展、自由选择的独立主体意识。文章指出,寻求社会的、政治的、学术的、人格的自由是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重要特征,然而由于20世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之途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是20世纪评价褒贬反差最大的化名人。一度沉寂的郭沫若研究近来突然“火爆”起来。究其本质而言,这种“火爆”其实是一种混乱。目前郭沫若研究中的迫切课题是探索郭沫若的精神结构,弄清所谓郭沫若“人格现象”的内在原因,使郭沫若研究尽快走出目前的混乱局面。在互渗思维基础上形成的“返祖”情结与当代意识的融合是郭沫若精神结构的突出特征。郭沫若的学创作、学术研究乃至人格现象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在审美上以“有力之美”为取向,其内涵是以骨力为主导的有生命美感的活力。中国书法崇尚骨力与中国传统在个体人格美上崇尚“至大至刚”的骨气是密不可分的,也与中国绘画、文学的尚骨精神一脉相通,它体现了儒家经典《易经》的“刚健、笃实、辉光”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