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母亲死了(陈化明)我的母亲非常善良,一生勤勉,是我家的支柱。她生了十个孩子,但只有四个长到成年。一九三二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日,平乐有纪念活动。我去参加演出抗日的话剧。离家时,母亲还为我做了晚饭。  相似文献   

2.
“文革”开始后的几年,我们全家还生活在东北。那时我只有四五岁。由于父亲的缘故,我家被抄了,母亲和我们兄弟三个被责令迁回山东农村老家。我不记得母亲当时挎的包袱里带了什么东西,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那就是父亲为我  相似文献   

3.
兰台情缘     
记得还在我的童年时代,母亲当时在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任秘书职,那时,经常有来访者到我家向母亲询问关于落实政策之事,母亲耐心地向来访者讲述党的政策,并经常讲到"根据我们走访调查,查阅了当时的档案资料"之类的话语.  相似文献   

4.
6岁那年,有一天,一个人突然来到我家对着母亲说了些话。我亲眼看到,母亲一下子慌乱了,什么也没说,扔下手里的活儿,拉着我一路狂奔。86岁的外公去世了。换上素白的衣服,戴上长及大腿的白巾,在一片凄惨的哭声和震耳的喷呐声中,我懵懵懂懂地送走了外公。  相似文献   

5.
第六章 生活琐记 堂兄树源结婚 树源哥与无锡刘冠昭女士于民国五年十月二十日结婚。父亲为树源侄完姻,告了假(见《张元济日记》上册第133页“天头”)。婚礼在极司非而路寓所举行。几天前,大伯母偕冯氏姑母从海盐来。我们让出卧室,请两位长辈住。我睡在母亲床上,姊姊大约上三楼统间。 大客厅拉门拉开,与中客室打通,作为礼堂。请伍廷芳(秩庸)证婚。父亲主持婚礼,刘姻伯书勋亦到,是坤宅主婚人。贺客不少,大都是张氏族人和至亲。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 我对童年的记忆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朦胧感觉:阳光穿过菩提树叶子的间隙照进我家的客厅里,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或者是在店里干活的某个人总是在我的身边,不时过来抱抱我,或者给我一块糖果哄我安静下来.家里人常说我小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我的政敌们恐怕很难相信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一 1986年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镇邮电局的老赵,领着小学毕业考中学落榜的女儿赵云霞,来到我家找我母亲刘金鱼,请她找熟人西戌镇中学郭校长求情,让他女儿能在中学借读,继续学业. 母亲刘金鱼是村党支部书记,脱贫带头人,也是全村周知的热心人,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老郭打听.  相似文献   

8.
老母脚髁骨折拆除石膏后的那天晚上。我萌发了为她洗脚的愿望。我把一脸盆热水放在床前地面上,水稍微烫一点。便用双手轻轻地将水撩在母亲脚面上。我头一次真真切切地看清了母亲缠足多年后的一双小脚,脚的前部尖尖的。除了脚拇指外,其余四指向脚心弯曲,紧贴前脚掌。长年累月地走路与劳作.四指磨出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待手可入水时。我让母亲把双脚埋入热水中,先替她洗去脚髁、脚面上的浮泥,又用指甲挖着母亲脚底的老茧。此刻,我头脑中出现了母亲年轻时背着我穿梭于田间地头的情景。那个时候,母亲的一双小脚灵活地跳跃在田埂沟渠间.我伏在她的后背上.我的身子也是一起一伏的。我记得,母亲的后背就是我童年时的摇篮,我是在母亲似如摇篮的后背上长大的。还有一次清晰的记忆,母亲与邻家几个小媳妇大姑娘坐在我家堂屋前的石榴树下。火红的石榴花缀满枝头,她们下石榴花染腮涂唇,然后又染红了指甲,我记得那时母亲青春的脸庞像石榴花般艳丽。如今,母亲已经衰老。缕缕银丝取代了满头乌黑的秀发,脸上细密的皱纹如古树的年轮,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只有那一对美丽的眼睛,至今还闪烁着些许光芒,我从光芒中读出了母爱。领悟到了感恩。当我再一次抬起头来欣赏母亲明亮的双眸时.那双眼睛变得扑朔迷离.眼角处滚出了晶莹的泪花。  相似文献   

9.
少时难忘     
凡没落的封建大家庭有一个通病--老家儿死后,子孙都要变着法儿地闹着分财产.我家虽已是山穷水尽了,但也不能免此一难.发难的是我的六叔祖,他的为人实在不敢恭维,我曾祖活着的时候常骂他"没来由".他找上门来,兴师问罪,对我祖父说:"父亲死后,母亲(续弦的)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钱都归了你们大房,这不行."我祖父气坏了,向他连解释、带保证,说:"母亲什么东西也没给我们留下,我也从来不问她财产的事,更不用说私下给我们钱了."我六叔祖还不依不饶,指着祖父屋里墙上挂的一张画说:"这张画不就是值钱的古玩字画吗?"这可真应了我曾祖的那句话:"没来由".这张画挂在那儿不止一两年了,又不是现在才分来的.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张爱玲的浩瀚资料里,张爱玲胞弟张子静和台湾季季女士合著《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的可信度较大。姐弟俩仅相差一岁,又有较长的共同生活经历,对于张爱玲的早年生平,除了她本人不多的几篇自述性散文外,《我的姊姊张爱玲》提供了旁人无法提供的珍贵材料。张爱玲就读的第一所学校黄氏小学,是她西式教育启蒙的起点,对其一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很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家乡在丹东一个偏僻山村之中,1981年出生的我,童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我家住在农村,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但是因为父亲在公路养护站工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记得当时父亲的工资好像是三十几块钱。又因为父亲是非农户口,我们家在那时还能够吃上一点供应的细粮,因此在伙伴们的眼中,我是非常幸福的。然而,这一点细粮,母亲要精打细算,只有来客人时我才能跟着解解馋,平时根本不可能吃到。母亲说,在我上小学时,给我吃个鸡蛋,都要左思右想,下好大的决心。已经记不得  相似文献   

12.
《落花生》是一篇既精短又有思想分量的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许地山,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件事,那个时候作者还是姊姊哥哥的弟弟。文字虽短,把全家五口人都写进去了,有爹爹、妈妈、姊姊、哥哥和“我”。 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是,几乎全篇都通过人物对话来完成的,颇具小说味道。文中三处写到了妈妈,头一处是提倡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成长     
贺冰 《中国档案》2007,(11):65-66
20年前,我家有了宝贝儿子。与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共同期盼着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母亲,我非常注意有关他的点滴成长记录的收集和保存,并20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这也许是我所从事的档案专业,职业习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对父母的新闻经历了解甚少,只知道父亲邓拓用"马南邨"的笔名写了<燕山夜话>,因为很多人在议论着书里的文章;只知道父亲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年,因为我家住在报社宿舍;只知道母亲丁一岚一直在广播电台工作……而对他俩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的经历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听到激越悲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抗战中苦难的童年里一幕幕往事立即涌上心头,撕心裂肺,久久不能平静. 1937年,我虚龄7岁.常州这年10月12日开始就遭日军轰炸,无辜市民倒在血泊之中.11月,常州古城沦入日人之手.我家门前是沪宁铁路,村东侧是镇澄铁路,处在交通沿线,日军可以长驱直入.11月初,父亲的老兄弟紧急磋商,决定四散分开逃难躲避:一路往武进水网地区寨桥牛郎庙、灵台;一路往宜兴山区周铁桥;我家则往北乡交通闭塞的安家舍,投奔前舍村母亲的远亲.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的抗日战争开始.次年6月,父亲毛坤任教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由武汉西迁重庆,母亲带着我的三个哥哥和我回到宜宾乡下的老家.战争激烈进行的岁月,我们也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17.
一 我第一次见到沙文汉是1949年.那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执一,第一次偕同上海局领导人之一的沙文汉(1908—1964,当时化名张登)来到我家(策委会机关).他说他和李正文(三位策反委员之一)要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今后策反工作由沙文汉领导. 沙文汉身材高,人稍瘦,说话有浓重的宁波口音,平易近人,第一次见面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沙文汉看了我家的两室和一个带阳台间的房间,又到南北窗门观看周围环境,说这里是闹中取静,很好.  相似文献   

18.
只要是人,就会遇到逆境,就会受到挫折。人人都会碰到困难,都会遇到挑战,都会寻求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就我而言,我的力量源于我的父母,特别是源于我的母亲。直到今天她依然是一位具有非凡力量和常识的女人。她总是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我至今还记得母亲最早传授给我的一个经验。那时我大约4岁,我家也刚刚搬到  相似文献   

19.
幸运的一生     
周小燕 《档案天地》2013,(4):4-7,10
我家的"儿童歌舞团"鸿兴坊是近代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一个代表,在上海虹口区。1917年8月28日,我就出生在这里。那时候,我爸爸周苍柏是上海商业储备银行的职员,母亲董燕梁是大家闺秀,成家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学会了弹钢琴、拉小提琴,显示了良好的艺术天赋。在我不到一岁的时候父亲调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20.
姑婆王会悟是我父亲孔另境方面的亲戚.我父亲的姐姐,我叫姑妈,而姑婆要比我姑妈和父亲长一辈.我们都是浙江桐乡的乌镇人.其实,王会悟(1898-1993)比我父亲大不了几岁.在家我经常听父亲孔另境讲到王会悟,那么,她究竟与我们是什么亲戚?我很想搞明白.直到1984年,我和同事应湖南文艺出版社之约,写作《茅盾的早年生活》,有了请王会悟写序的期盼,我与母亲金韵琴说起此事,才知母亲与她有过交往,还清楚地记得在抗战胜利后,有一次与父亲回乌镇扫墓、省亲,见到在家乡养病的王会悟.母亲说他们还一起玩耍,有过踢键子比赛,或两个人一组,或者单独比赛.有时还拉根绳子在中间代替网,好比排球比赛.还有人自告奋勇当裁判喊比分,不能耍赖.键子踢累了,他们用气球玩,用吹气或头顶,规定不能用手碰,这个玩法更有劲,为了使气球过网,什么姿势都使出来,大家笑痛肚皮.母亲说着说着还用手比划着,好像回到了那段时光,可见印象非常深刻.知道我的期望后,母亲和我都先后给王会悟写了信.不久收到了她的回信.并且,为这件事我们前后写了三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