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善于发现     
《职业圈》2011,(10):89-89
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已经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是企业家的用人之道,倾听群众的声音是"知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先生尝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自汉以降,"无善解"的现象一直绵延至今。当下学术界大多将荀子人性学说概括为"性恶论",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无善解"案例。本文从"礼"切入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结构,继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证明,实际上已触及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这是荀子仁学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同时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荀子"人性"概念蕴涵三层义项:人之欲、感官功能与属性、"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德性。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因此,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性恶论"、"人性恶",不能不说是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辨<毛诗>中的六个联绵字:(一)<卫风·硕人>之"孽孽",犹言"我我",形容长丽俊好之貌.(二)<郑风·子衿>之"挑達",形容放逸倜傥之貌.(三)<豳风·鸱鹗>之"翛翛",犹言"萧僚",形容鸟之羽尾杀敝凋零之貌.(四)<小雅·南有嘉鱼>之"汕汕",犹言"优侥",形容鱼群游动往来之貌.(五)<大雅·云汉>之"滌滌",犹言"滁荡",形容万物萧僚凋零而大地空空荡荡之貌.(六)<大雅·崧高>之"咩咩",状众盛之貌.  相似文献   

5.
陈子龙倡导的明代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以诗为主体,在浪漫主义思潮泛滥、国家内忧外患、前后七子复古运动末流近于僵化的背景下,通过"重视诗的社会功用、回归古典审美,临摹前人痕迹淡化,勇于开拓新境界、新手法"的三大机制,顺应明末实学潮流,修正前后七子复古之流弊,使明诗光辉终结,为清代诗文、词的复兴和学风形成之滥觞。  相似文献   

6.
俞樾 《文化交流》2022,(1):8-11
进入2022年,农历壬寅年也就快到了.壬寅年,这个虎虎生威的年份,从天干地支来说,应该是万物生长的转折之年,因为天干之壬属阳之水,地支之寅属阳之木,是水生木相生,"老树发新芽"的年份.我们不妨把时间轴向前调三个甲子,看看同样是"壬寅年",人世间经历过哪些故事.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个壬寅小故事,一起从古说今,品味壬寅.  相似文献   

7.
正龙泉,宝剑之邦、青瓷之都。相传春秋时,一代剑师欧冶子在这里铸就三柄利剑,其中一把名为"龙渊",遂以剑名地。后因避唐高祖李渊之名讳,改称"龙泉"。龙泉又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称,自古为"驿马要道,商旅咽喉"。十里窑场,千年窑火,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从这里源源不断走向世界,书写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被称为"亚圣". 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 "孟母三迁" "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增广贤文>中有"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之文.当今有些学者提出将孟母生日(四月初二)作为中国的母亲节.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西北学术文化,与其所处的地域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汉唐帝国的繁荣,曾使西北学术文化发展到鼎盛,两宋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张载关学的诞生标志着西北学术文化由经验、制度、民俗层次升华为理性哲学层面.宋明理学关中学派的起落,标志着西北学术文化由完善转向衰落之势.明清时期,代表西北学术文化的实学与史地学的学人士子精诚团结,共发"经世济用"之宏愿,使秦陇文化又一次崛起.  相似文献   

10.
三、早期儒家学派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开创了大规模私人讲学,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也仅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并未显露出它在学术上、政治上占有什么特殊地位。儒家学派在传授过程中,也没能保持内部的完全一致。据《韩非子·显学》说,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个流派,“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他们有的也撰述著作。在《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中就记有《子思子》、《曾子》、《漆雕子》、《孙卿子》(即是《荀子》)等书。这些著作当时并未被视为经典,有的甚至不久就失传了。又据《荀子·非十二子》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实属一家,只是时间上先后相继。另外,从文献记载看,韩非所说“儒分为八”也并不准确。实际上,孔子死后,子张、子游、子夏、有子、曾子等在儒学中都比较有影响,以后的子思也有著作。至战国中后期,由于孟子、荀子的论辩,使得儒家在孔子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打打杀杀、勾心斗角,充满了硝烟味,少了些脂粉味,在极少的爱情故事中,林冲的爱情,就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林冲夫妻之间的感情,施耐庵借林冲之中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他们结婚"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当时位高权重的林冲,能够始终如一地爱妻子一人,实属不易。但是,老公对妻子的责任,在关键时刻方见真假。高衙内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后,林冲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对爱情不负责任的人。恶少高衙内的出现给林冲这个英雄出了一道难题。当高衙内第一次调戏林妻张氏时,林冲急奔现场,"当时林冲(将局衙内)扳将过来,待要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官高太尉之子,先自手软了"。本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内部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什么?是竞争当官.日本企业里的官特别多,一个三十来人的生产车间里就有副班长、班长、副组长、小组长、大组长等职位,有头衔的要占三分之一.而科室里的官更多,什么副干事、主干事、主管、课长助理、副课长、课长、次长助理、副次长、次长、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等等,实在够人们"爬"一辈子的了.  相似文献   

13.
戚永晔 《文化交流》2016,(11):31-34
此文通过见证文化传奇的一座城、回望山水旧事的两幅画、书写建筑之梦的三间馆、筑就富春之居四周年的描绘,演绎有故事、有情怀、有魅力的"富春山居"文化传奇,记事写人,文笔简练,构思精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辰 《文化交流》2007,(1):81-83
第一次看到单凡的作品,是多年前在杭州世贸中心一个曲折逼仄的空间里,如今虽然已经无法准确用语言追记画面的构成,但仍然记得作品透过昏暗直抵心灵的那种力量;第二次看到单凡的作品,是印在画册里的那"记忆的回望"--一页页空灵的水墨竹叶,让人感到画家似乎不是在画自然中的修篁清风而是记录一种心路历程;第三次看到单凡的作品则是一种沉重,他选择的题材是德国鲁尔区中那些上世纪工业革命后被现代化社会废弃的"物"所构筑的工业风景,使得看惯了"自然"风景的眼睛一下子难以承受这种异化之重.  相似文献   

16.
贾谊思想体系由"道"发其端,其"道"吞吐众理,海纳百川,既含有创生万物之本体论意蕴,亦有待人接物之方法论意义。在"道"之基础上,贾谊设计了一整套以礼为核心、以民为根本的政治伦理治国模式,对汉王朝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其重民爱民思想在今天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改革中同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XX子"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常见的有诸如"绝绝子""美丽子"等表达态度意见的用语,以及逐渐从饭圈进入人们日常的诸如"欣欣子""娜娜子"等称呼用语,该文将从来源、句式结构、语用功能和走红原因等方面对"XX子"结构进行探究,并探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用语对汉语国际教育带来的冲击,以及如何应对其泛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关于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的三次论争:20世纪30年代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第一次论争、20世纪70年代围绕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展开的第二次论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展开的第三次论争。作者对这三次论争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这三次论争表明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在这三次论争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片面的极端的倾向:一种倾向以为马克思哲学是"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所谓科学的非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一种倾向以为马克思哲学是"见人不见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本体论的哲学,这两种倾向都没有真正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本意和真谛。作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真正的本质、精髓和活的灵魂就是"人与物相统一"这个最根本的原则,现实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之统一的理论则是它最基本的原理和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精神实质,以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顺利地进行,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紀是人類集體劇變的時代,是東西兩大文明由對峙走向對話的時代,也是飽嘗西方列強"堅艇利炮"之苦、身受鎖國禁閉之朗的中國人,從長夢中驚醒,"睜眼看世界"的新時代。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大背景下,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有不少圖強思變的中國學子紛紛踏上了西去求知的旅程,一時間便形成了海外留學生群,構成中外文化關係史上一個特殊  相似文献   

20.
刘战英 《生态文化》2009,(1):39-39,41
“江山留圣迹,我辈复登临。”戌子年菊月,余偕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一行三人赴江西省乐安县二中捐书助教,披暇参观享有“千古第.一村”之誉的流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