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柳诗话     
“吹面不寒杨柳风。”“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是诗人画家的爱物,历代诗人以柳入题,歌咏不绝。陶渊明爱菊花也爱柳树,曾在家门口亲自栽种5棵柳树,自号“五柳  相似文献   

2.
咏柳诗话     
“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柳,是春天的使者,“漏泄春光有柳条”。“吹面不寒杨柳风”,柳,是诗人画家的爱物,历代诗人以柳为题,歌咏不绝。陶渊明爱菊花也爱柳树,在家门口亲自栽种5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无独有偶,扬州平山堂至今还有欧阳修种的柳树,后世称为“欧公柳”;他写诗云:“手栽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隋炀帝下江南也风雅一时,曾“御笔赐垂柳姓杨”,故“杨柳”一词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诗词与柳     
在多彩多姿的落叶乔木中,绿柳婀娜像一个秀美的少女,特别惹人喜爱。历代文人墨客尤为宠之,其中亦不乏“柳痴”,留下的咏柳诗词也不下千首。爱柳之风久矣。隋杨广极爱柳,曾赐柳以国姓杨,后人也有把垂柳叫“垂杨”的。白居易的《隋堤柳》曰:“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可见隋时柳树受人喜爱,种植广泛。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酷爱柳,公元450年,陶弃官遁隐躬耕,终日与柳为友,他不仅在隐居地周围遍栽柳树,而且还在房前种了五棵,并自号“五柳先生”,“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榆柳荫…  相似文献   

4.
“折柳赠别”民俗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柳之古义与离别的联系入手,结合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论述了古代“折柳赠别”民俗的缘起与发展以及“折柳”在送别诗词中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5.
每到五六月之际,我常见到一些高三的学生手里拿着一叠纸张,嘴里念念有词地背书,原来是学校里发的“历史名句”。这大概成了他们复习语文的第二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拟试卷”)。这成了复习迎考的一道“风景线”,有人戏称为:平时不补临时恶补。常有高中生问我:“这样背警句、名言有没有用?”我通常的回答是:“有用,但作用有限。”说它有用,是因为:无论怎样,你记住了一些名句,总是积累了知识。说它作用有限是因为:你想依靠背了一些名句就能在默写“诗词名句”时提高分数,那么,犹如大海捞针碰到的概率不会很高。因为高考中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写得好,作诗也十分出色。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经常在自己的临江花园里种植柳树。他有一个叫吕温的朋友写了一首诗来开他的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这首诗妙在作者把柳宗元的姓(柳)、他被贬的地方(柳州)、他所种的树种(柳树)和种树的地点(柳江)全都隐喻在诗句里,更有趣的是,它们都有一个"柳"字,真是妙趣横生。因  相似文献   

7.
所谓“成串联想法”,就是由一个事物成串地联想到多个事物、人物的一种写法。运用这种方法,能扩展写作思路,使作文生动活泼。有位学生写《柳》一文,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柳树在春天里发芽、长叶的过程时,就是运用“成串联想法”来展开全文的:春姑娘(春天)、新衣(柳树新芽)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别的树总是有花朵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枝送别。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而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越来越少了,每次我看到一棵柳树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自己有一天会忘记柳树,我怕自己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竟必须去翻查字典。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这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以杨、柳暗含杨开慧、柳直荀二烈士的名字,以杨柳飞絮比喻烈士忠魂直上九霄,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赞颂之情,极富诗意。“柳”是柳树,是没问题的;那么“杨”是什么树呢?是人们所常见的白杨树吗?不是。这里的杨也是柳树的一种。《尔雅》注云:“杨,蒲柳也,可以为箭(杆)。”  相似文献   

10.
柳树的趣闻     
春天一到,绿满大地。人们又要观赏到柳树那婀娜多姿的风采了,这里有几段关于柳树的趣闻,或许能增添你赏柳树的兴致和撰文的材料吧。插柳游春。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追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柳树送别。我国古代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有人说源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也有人说因为“柳”和“留”读音相同。后世常以…  相似文献   

11.
诗词中最精美、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大家常说的名句。诗(文)有名句,全篇增色;句有字眼,全篇皆活。精彩的字句能感染读者,激活读者的想象,生出无穷的余味。名句有哪些特点呢?一是新奇而自然。就拿宋祁《玉楼春》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来说,它将视觉里的红绿春景,  相似文献   

12.
论意境     
<正> 一、意境的孕育时期与概念内涵意境(亦称境界)是开展诗词评论重要纲领和美学原则之一,蕴义精深,涉及知识丰赡,概括言之有二:(一)意境在诗词创作中居有重要位置。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就以有境界而“独绝。”可以说,诗词若乏意境,如人之丧目睛,顿失精神。王国维论姜夔词,说他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柳之古义与离别的联系入手,结合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论述了古代"折柳赠别"民俗的缘起与发展以及"折柳"在送别诗词中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4.
咏柳     
[导引]柳树婀娜摇曳,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洋溢着诗意。“‘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人们熟悉的朱自清《春》中的妙笔。微风拂面,痒在脸上,也痒在心里,如身临仙境,惬意、温馨。难怪古今的文人墨客对柳情有独钟。历代文人墨客咏柳作品不胜枚举。陶渊明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灞陵的折柳送别。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竟必须去翻字典。柳树从来不能造…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为号,受到柳下惠的影响,与柳树这种自然物象的美好及其日益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密不可分;“五柳”之所以恰好是“五”棵,有其传统文化心理的基础;为“五柳先生”起号的做法是对高士传统中知号不知姓名传统的接受,也是对魏晋时期借号明志新风的接纳。  相似文献   

17.
咏柳惜别 ,折柳送客 ,这在古诗文里可以见到很多。《诗经·小雅·采薇》里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名句。“依依”的杨柳把一个久役异乡的戍卒那种思乡之情和盘托出。“柳”和“留”谐音 ,可以表达人的挽留之意。后来人们似乎感到仅对“柳”的依恋还不足以寄托情怀 ,于是干脆折下一枝送亲别友 ,渐渐地成为习俗。到了唐代 ,折柳送客之习更盛。刘禹锡《杨柳枝词》云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 ,惟有垂柳管别离。”唐末诗人罗隐的《柳》诗也写道 :“灞岸晴来送客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  相似文献   

18.
俗语说“流水无情,落花有意”。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落花实在也是很有“意”的。中学课本里,许多诗词都写到落花,感受落花这个意象,对正确理解整首诗词是相当重要的。那么,首先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内在之意与外在之象的交融。”(南帆主编《文学理论》)这是专业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中秋节是首次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中秋节,在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一次调查活动中,人们就最喜爱的咏月诗词名句各抒己见,并各自推荐了自己最喜爱的诗词名句。因中秋节寄托着我们的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最后的调查结果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咏月名句,紧随其后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三个名句的作者分别是宋代的苏轼,唐代的张九龄和李白,他们的支持率分别是29.8%、24.5%和18.7%。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钟情柳树,因宅边有五棵柳树,便干脆自号为“五柳先生”。本文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全文虽不足200字,却有着9个响当当令人一再凝眸的“不”字,深长思之,不能不使人对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更生发出一种由衷的景仰。《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对其一生的欣慰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