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生活民主与法治的一个窗口,该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成为环境法律的一项原则已有数年,相关法律法规也已出台实施。但是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现状却没有达到法律与社会预期,表现在立法上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缺乏,环境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缺失,公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等。我们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公众参与的不足,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自身等角度,对完善该原则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立法目的乃是一部法律的金字塔顶.我国新商标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贯彻计划经济的产物.纵观世界各国的商标法律,多数国家都没有把"商标管理"作为立法目的,相反倒不难看出其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商标权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侵权责任法》所阐述的立法目的,能够有效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预防侵权行为、制裁侵权行为,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也存在缺乏立法根据、忽视对受教育权的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引导消费者减少消费和排放污染物,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环保工作筹集更多的资金.本文从环境法的环境秩序、环境公平及环境效益三个价值角度来探讨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物权立法、理论争鸣多集中于具体制度的建构、存废。日本民法学者我妻荣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的《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一书从逻辑、目的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根基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物权与债权关系的方法值得体味、学习。物权研究与立法应当以人为本,吸收经济社会政治研究的成果,通过合目的、高效率的技术架构在物权的框架内外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法律以及法解释体系,把中国的实际物权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法中"保护"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查阅现有的国内外法律文件,"保护"一词被大量使用,如国内的有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文件则更多,如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但无论是国内法律文件还是国际法律文件均未对该关键词做出定义。本文以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为双线索,试图为"保护"一词下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问题。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而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根据有关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近期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应是推进“绿色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保障老年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和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持定人群权益保障工作从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老年法”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老年法”的立法宗旨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老年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宪法为依据,与其他有关法律相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关两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认为:国内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和判例法.两国在特殊体育教育立法进程、服务对象、法律理念、立法模式、实施措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理念落后、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较为模糊、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提出我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明确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健全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第一部环保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开始至今,中国的环保法治已经历了30年的时间。30年来我国通过环保立法、执法等工作,在促进我国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科学认识环保法治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更新理念,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及监督,构建环保法治的有机运行的高效体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立法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中,过多地重视立法后评估而忽视立法前评估。立法评估应该既有事前审核,又有事后完善的功能,其目的就是弥补法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日渐完善的今天,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大多是针对立法后评估进行讨论研究,或者介绍国外立法评估的先进经验。在我国构建立法前评估制度,仍然是理论研究的空白,这对当下各级立法机构进行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探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全方位监管,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关于乡村旅游环境法律制度存在立法滞后、执法监管缺位、司法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乡村旅游的执法监督并建立全国性的乡村旅游服务网站,进一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教育方针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性质、目的和途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做到“四个坚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我国设定体育目的存在的重竞技轻体育的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过程中,重新设定“以人本”的,以完善全民族体质为中心的体育目的,为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型发展理念.在环境立法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法治化过程与手段.以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概括分析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环境立法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立法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立法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从而确保绿色发展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航道法(草案)》的各种意见,分析研究航道的所有权问题,《航道法》的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调整手段、体例,航道管理主体的职责,认为:航道所有权应明确界定为国家所有;《航道法》的立法目的应明确航道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的地位,而非仅为航运提供服务;《航道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而非行政、民事关系兼备;《航道法》的基本原则存在数量不够、提法不准的问题;《航道法》的调整手段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手段;并着重提出应删除《航道法(草案)》第3章"航道资金"部分,将其有关内容写在航道建设和养护中;航道管理者应承担保护合法使用者权利、保障畅通安全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图书馆立法的经验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其思想意识重视图书馆法律的制定与完善;立法目的强调保障读者权利、促进信息自由、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强调国家建立图书馆的责任,同时鼓励多种力量兴办图书馆;应健全机构、制度、经费、设施、图书、馆员等保障机制;细化馆员准入的资格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主题。“环境教育”已经是教育界不可不面对的重要环节。怎样将“环境教育”融入成人教育,正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内容。笔者从环境、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课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在成人高校设立“环境保护”类的单立课程进行讨论,强调了在广播电视大学中设立“环境保护”课程的易教性和必要性,概括地阐述了设计环境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路,简述了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为进一步展开“环境保护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通过分析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优势及中医药运动营养补剂当前存在的问题 ,认为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路应以扶正为总纲 ,充分调动自身的抗疲劳功能 ,立法时要把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结合起来 ,提出 :“辩证立法、依法选药、法有针对、剂量宜小”的立法原则 ,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及立法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