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民间文化中,“花神”极具魅力与影响力。在明代就有“百花神”之说,清代杨柳青“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及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聊斋志异》编有花妖花神的故事,《红楼梦》中有祭祀花神的情节,《镜花缘》中刻画了“百花仙子”的群体形象,“花神”进入大众视野愈加清晰。在晚清俞樾所著的《曲园杂纂》中有一卷《十二月花神议》,此卷与花神也相关,虽篇幅不长,但其中论及了俞樾与友人对十二个月份花神的删选之由,以文人视角去定义花神,对文人交际、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考察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二花神     
<正> 花神,即花木之神,又名"九夷",或称"花姑"。《木令广义·岁令》中说:"九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具体的花神名目,起始于中国民间的"花朝"之庆。花朝,亦称花王节,始于唐朝,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间在这一天依照礼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寿,人们纷纷挂花红于花枝,谓之赏红,以祈愿风调雨顺、富贵平安、吉祥如意。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  相似文献   

3.
生者安葬亡人是正常行为,但一个大活人去葬花,于今天现实而理性的年轻人而言,却似乎是既罕见又另类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首次阅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几处情节时,很多读者一看到这个只有黛玉才独有的行为,必然认定这绝对是曹雪芹的首创,是他塑造黛玉性格的神来之笔,殊不知,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芒种节举行饯花神活动就是一种民间风俗,曹雪芹以这个诗意的节日为背景,居然创造性地为我们挥洒出了一幅宝贵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4.
青梅之味     
<正>芒种主题活动开展后,幼儿知道了芒种时节有送花神、煮青梅等习俗,而我们幼儿园内就种了青梅,芒种时节正好结果,于是关于青梅的活动就此展开。数青梅树要煮青梅,首先要摘青梅,要摘青梅就要找到青梅树。那幼儿园里到底有多少棵青梅树、又分别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我就和幼儿展开了谈话,询问他们要怎么数青梅树。  相似文献   

5.
<正>猴子爱花成癖,他从花神手中苦苦求得一粒非常珍贵而又稀有的花种。花神反复叮嘱他:"播下花种后,要每天浇水,不可间断,九九八十一天后,你就能欣赏到那朵神奇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周介庵的《梦幻缘》中都写到了一位不仅司花且司爱情的的花神形象,花神成为"兼职神祇",为男性,有参与爱情的主动性,为男女主人公爱情得以成就的关键因素。从艺术上看,花神的主动性可推动情节发展(男女双方结合),强化主题的表达。花神的男性身份是因为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男性掌握社会管理权力。花神之所以可以兼管爱情,原因有二,一是花本身所具有的生殖崇拜色彩,二是花具有的浪漫和诗意特征与爱情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一则短文《花神与花》,大意是:播种的季节到了,花神要将花种撒向大地。她拿起一包花种说:“孩子,你去开成红色的花吧,因为红色象征着热情。”她又拿起一包花种说:“孩子,你去开成白色的花吧,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就这样,她拿起一包又一包花种,对它们说了要开的颜色,将它们撒向了大地。她对最后一包花种说:“孩子,你是幸运的,去吧,你想开成什么颜色就开成什么颜色的花吧!”开花的季节到了,花神下地巡视,看到众花争奇斗妍,惟独一株绿色的植物枝头什么都没有,它说:“我不知道要开成什么颜色的花。…  相似文献   

8.
<正>"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小时候,每到芒种时节,爷爷便扛着犁,赶着黄牛去田里耕种,看着那一株株嫩绿的禾苗迎风招展,爷爷的脸上便笑开了花。"芒种忙,麦上场。"正如农谚所说,每逢芒种节气,田间地头的农活儿总是会让人们忙成一团。  相似文献   

9.
芒种与夏至     
晓颂 《家庭教育》2002,(6):28-28
芒种是指有芒的夏收作物的收获和谷类等夏播作物的播种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或7日。芒种时节,是全国各地的乡间田野一年中最热闹最忙碌的季节,既要抢收已成熟的麦类作物,收晚了容易霉变;又要抢播谷类、黍类等夏播作物的种子,种晚了,生长期不够难成熟,故又称“忙种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世界》2013,(22):149-149
天堂传说之花神 登陆生海! 金秋十月,各大时尚盛会争相斗艳上海,10月15日,沪上近期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时尚发布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  相似文献   

11.
健康留言板     
《父母必读》2012,(6):46-47
芒种,防湿防躁 6月5日左右是芒种节气,“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这是一个收获与种植的大忙季节。这个季节由于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所以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     
我非常喜欢郁金香,郁金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郁金香的美丽少女,住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有一天,这位美丽少女被秋神贝尔兹努看到。秋神很喜欢她,因此,要抓住她。少女就躲在一朵花的旁边,一心向神祈祷不要被抓到。花神为了救她,便把她变成一朵可爱的小花,这就是郁金香花的由来。  相似文献   

13.
Healthy Kids     
芒种,防湿防躁 6月5日左右是芒种节气,“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这是一个收获与种植的大忙季节。这个季节由于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所以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14.
精彩地戏     
夏天 《初中生辅导》2009,(32):41-43
地戏,俗称,"跳神",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农民跳地戏,主要是为了驱邪逐疫,同时又是一种娱乐。据农民讲,年头跳神,能使一年户户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有的村寨在谷子扬花的季节,也跳地戏,称为"跳米花神",以祝愿谷米的丰登。这两个时期都是安顺农村比较闲暇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春树 《中学生读写》2008,(4):121-121
<正>这个矮个子、斜视、其貌不扬的男人出生在1905年6月21日的巴黎。从此,去巴黎的观光客除了参观这个香水、服装、咖啡和美酒的艳情之都,还多了—个去处,看看萨特和波伏娃日常讨论和写作的地方"花神咖啡馆"(cafdeFlore),各国的文学爱好者也可以去花神咖啡馆和它隔壁的双偶咖啡馆(lesdeuxmagors)偷个烟灰缸,再顺便抬头看看紫色的天,因为萨特说过—句如梦如幻的话:"巴黎的天空是紫色的。"  相似文献   

16.
梅雨与谚语     
梅雨,专指每年从初夏向盛夏过渡期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出现的连绵阴雨天气。正常情况下,梅雨期长20~30天,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雨量一般为200~400毫米。我国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  相似文献   

17.
昙花一现     
[解释]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有这样一个传说:昙花原来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后来此事被玉帝得知,玉帝大发雷霆要拆散他们。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一生只能  相似文献   

18.
荷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那圣洁的美,被称为"六月花神",被后世咏叹。万物复苏的春天荷花像一位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荷花像一位少女,花枝招展,亭亭玉立,笑着,走着;荷花像健壮、刚强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  相似文献   

19.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记陶乐县一中许冬梅老师转变“差生”的事迹陈会琴古代传说中有位花农,爱花如命,日日耕作在花园里,培土、施肥、灌水……侍弄园中花草,乐此不疲,甚至为护花不惜舍弃生命。他爱花感动了花神,他园中的花开得分外艳丽。陶乐县一中也有一位醉心教...  相似文献   

20.
童年的杨梅     
一入芒种,江南就整个地浸润在雨里了。雨连绵不绝,一下就没完没了,季节是属于雨的了,一日连一日地下,让人担心从此就活在雨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