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四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外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分析消费者健康信息学从诞生至今20多年的发展状况,并在文献评述基础上提出建议,为国内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近年来国外有关消费者健康信息学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对来自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copus、PubMed 4个数据库中相关主题的研究性论文、综述性论文及会议论文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结论]虽然有关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但是目前对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的定义尚未统一。未来对消费者健康信息学定义需要达成共识,同时数字健康鸿沟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学在文件管理领域的起源发展,通过批判反思提出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发展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信息学、社会信息学、文件信息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文献,构建信息学概念演变与要素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梳理文件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结论/发现]参照信息学“以技术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文件信息学实现了从技术中心主义到业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重视信息技术与组织机构和文件管理的相互建构和相互影响。未来的文件信息学应以人为中心,实现计算、认知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治理机制,进一步融入社会信息化浪潮和数字转型进程,并拓宽档案学学科边界,使其嵌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协同演进。[创新/价值]提供文件信息学发展演变的整体脉络,以期推动文件管理数字转型持续深化并赋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对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形成较为完整的文献综述,为国内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描绘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状况,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学界目前对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类型、价值生成机制以及价值测量3个方面。多数研究停留于探讨开放政府数据的预期价值,缺乏对预期价值的实证验证;缺乏对利用和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对价值生成机制和价值测量的研究不足。建议未来研究更多关注本土实践,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加强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世娟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43-149
[目的/意义]电子健康会议(eHealth)在国际健康信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本次会议相关研讨主题的总结,以期为国内健康信息学的研究带来启示。[方法/过程]在葡萄牙丰沙尔举行的eHealth 2016会议,共收录研究长论文(full paper)20篇,此外,还收录了部分短论文、思考论文和海报等。通过综述这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果,展示欧洲主导的健康信息学研究的现状、新兴领域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第八届国际电子健康会议作为健康信息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所涉及的主题涵盖了当前健康信息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能够代表国际上此方面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前沿。随着电子健康(eHealth)和移动健康(mHealth)的发展,"赋权消费者"已成为此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与研究科学文献传播网络发展趋势,为揭示科研新成果、把握科技发展脉络以及发现学科领域内前沿发展动态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阐述知识进化理论及其应用,探讨知识进化视角下的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方法可行性,通过对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演化机制分析,构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模型,并以科学文献关键词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科学文献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提出的知识进化视角下科学文献传播网络演化与趋势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趋势发展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搜索场景的多元化,移动搜索中跨APP行为逐渐成为近年来信息检索领域关注的话题。现有研究中相关行为理论模型的研究还较少,文章通过借鉴现有成果,从多维度情境要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移动搜索跨APP行为理论模型,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调查展开研究,结合现有研究提出研究框架。[结果/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情境的移动搜索跨APP行为模型,该模型从搜索行为、搜索平台、用户要素、环境要素四个情境维度描述用户行为,并探讨了基于这一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利用真实用户实验的数据对该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说明,讨论了该模型对提升用户移动搜索跨APP体验的应用价值,提出了移动搜索跨APP行为预测系统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论文回答的研究问题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学与数据科学、数字人文与健康信息学等新文科交叉领域的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是什么?[方法/过程]论文从现有研究文献中图书馆信息学与数字人文、数据科学、健康信息学三个新文科交叉领域的关系类型出发,设计了民族志未来访谈,邀请三十四位国内图书馆信息学和情报学等学科的学者提炼这四个学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判断其相互间价值,并预测2030年最乐观、最悲观和最有可能的发展前景。[结果/结论]图书馆信息学与数字人文、与数据科学、与健康信息学在2030年更有可能出现的前景是并列有交集的关系,健康信息学相对更可能成为图书馆信息学的下位类,数据科学与图书馆信息学的关系相对更独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隐私悖论是一种新的社会信息学现象和“特殊”的隐私披露行为,通过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隐私悖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方法/过程]检索并整理国内外隐私悖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定量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对国内外隐私悖论的研究主题、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研究流程框架,最后讨论未来研究展望。[结果/结论]隐私悖论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在研究内容的细分程度、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多样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基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交叉学科视角,从拓展应用情境和细化研究内容等综合角度来深入探究隐私悖论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有望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为顺应健康信息学领域相关研究从剖面化向体系化转型的趋势,以整合海量多源异构健康医疗大数据、充分挖掘其核心价值为目标,构建一个集成多种工具、方法和管理应用的综合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挖掘分析框架。[方法 /过程]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综合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挖掘分析框架,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为基本逻辑,在不同结构层级中嵌入相应的目标价值、工具方法和管理应用,重点突破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中的瓶颈,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价值创新。[结果 /结论 ]综合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挖掘分析框架包含数据采集、数据整合、价值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管理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价值目标和工具方法集合能够满足当前研究和实践的一般需求,在公共医疗卫生和个人健康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智能可穿戴健康技术用户行为研究进展,为促进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遵循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范式,从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CNKI等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得到74篇相关文献,采取主题分析、时序分析和元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献资料。[结果/结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可归类为技术采纳、持续使用、用户卷入和健康行为。其中,技术采纳的研究由于数量较多且理论化程度和解释力较高被认为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余主题的研究则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主要包括:将用户行为研究从消费者级别产品拓展到医疗级别产品;加强持续使用的理论解释;构建新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用户卷入现象;探究智能可穿戴健康技术促进健康行为的路径和边界条件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意义] 旨在梳理医学信息学的分支——消费者健康信息学(CHI)领域的研究文献和研究进展,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弱点与空白点。[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编码的方式,从CHI的范畴界定、健康信息生命周期中的典型阶段考察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变量关系等。[结果/结论] 从研究对象涉及到的技术、消费者、使命、目标、任务、学科属性等角度分别综述其界定,并提炼出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内涵;依据文章界定的CHI内涵,依次梳理消费者健康信息需求、搜寻、获取、接受、利用和评价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孟笛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8):127-133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研究勾连了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多个学科,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领域。对该领域进行文献分析,梳理国际学术界虚拟社区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深入探讨该领域的三大重要主题,对国内学术研究将有所启示。[方法/过程]基于SSCI、A&HCI数据库,遴选出虚拟社区研究中最受关注、影响力最大的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虚拟社区研究经历了从广阔宏观的社会学论述到具体专业性主题社区的实证分析的演变 。即通过对虚拟社区的概念及特征、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以及医疗健康虚拟社区三大重要主题进行深度解析,文章指出未来的虚拟社区研究更加关注"人与网络"的相互作用,并将进一步推进现有协同创新的知识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对社交媒体中的健康谣言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剖析,有助于拓展健康信息学的研究视野,为健康谣言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设计/方法]将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在对健康谣言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SSCI、SCI、PubMed、CSSCI、CSCD以及北大核心期刊相关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2022年4月14日前发表的213篇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总结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特征、传播和治理等方面研究。[结论/发现]研究揭示了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的特征、传播要素以及识别方法,最终构建出社交媒体健康谣言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健康谣言公共语料库、关注多模态健康谣言研究、重视“真实性被证实不为假”的健康谣言、揭示不同媒介健康谣言传播特性的差异、结合图情领域特色与优势的健康谣言研究等角度,对未来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进行展望。[创新/价值]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网络治理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进行梳理,厘清了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社交媒体健康谣言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对国外基于"数据资产框架(DAF)"的机构数据资产审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调研分析,以为我国开展数据资产审计提供指导和借签。[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对JISC资助的DAF和国外基于DAF的数据资产实践进行总结,详细解析DAF在开展机构数据资产审计中的应用,得出对我国开展机构数据资产审计的启示。[结果/结论] DAF框架是一个通用的、系统的框架,基于DAF的机构数据资产审计能较完整地发现机构的数据资产。DAF框架可为我国开展机构数据资产审计提供参考方向,规范数据审计行为,避免在审计时产生错误和遗漏资产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有效传播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确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MUSA模型和标杆分析法,对4种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进行满意度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获得4种传播媒介的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定位每种媒介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竞争劣势、薄弱之处以及需优先改善之处,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对情感负荷理论的内涵、应用及相关研究发现的分析和总结,为国内同行进一步开展研究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追溯情感负荷理论提出的背景,对理论内涵进行阐述。并且,从理论形成之前、理论提出以及后续应用3个阶段对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该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情感负荷理论综合认知科学、情感神经科学、情感控制论和情感计算等多学科思想,从社会生物信息技术框架角度系统考察信息行为过程中的用户情感。情感负荷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主要是刺激、焦虑、挫折、愤怒4种消极情绪随着时间压力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该理论被应用于虚拟图书馆、社交媒体等情境下对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意义]国内外数据要素市场文献研究的系统梳理有助于深入理解数据要素市场的结构组成与运行框架,把握其关键问题与主要观点,并揭示当前研究进展与薄弱环节,为加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设计/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数据要素市场主题相关文献为分析对象,基于关键词共现及其时间聚类,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国内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和数据交易机构发展的主要观点。[结论 /发现]“数据要素市场”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聚焦于数据要素概念体系、数据要素市场运行以及数据交易平台等核心问题,总体上仍处于研究的起步探索阶段,围绕数据产权、定价与监管等研究共识尚未形成,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均有待提升。[创新/价值]对国内外数据要素市场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研究特征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数据要素市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系统归纳梳理LDA模型的应用过程与应用领域,为图情领域LDA模型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LISA、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为数据源,检索图情领域LDA模型的研究文献,通过内容分析构建了LDA模型应用研究分析框架,从模型应用过程的视角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结论/发现]LDA主题模型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分析流程,已应用在主题探索、知识组织、学术评价、情感分析等很多领域,但是在应对大数据、多模态数据等复杂处理任务,提升建模结果的语义质量,扩展模型应用等方面还亟待加强。[创新/价值]基于LDA模型的应用过程,细致揭示了图情领域LDA模型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