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西四南大街走进砖塔胡同,在开始出现废墟的地方再往西走,会看到一条南北方向的“鲜明胡同”,进去没有多远,又会发现另一个牌子,写着“小珠帘胡同”。所谓“胡同”其实已经是一片令人心碎的残墙断壁了,只站立着孤零零的十几处宅院,任这中秋时节突然刮起的寒风吹打着,显得是那么无助。  相似文献   

2.
<正>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侧的砖塔胡同,坐落着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元代万松老人塔。该塔是后人为纪念金元时期一代高僧万松老人而修建的墓塔。该塔经历代修葺,后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影重重、清风徐徐,让我们在对一代高僧大德的崇敬中重回历史,寻找万松老人的事迹与往昔。  相似文献   

3.
1947年9月北平邮政管理局编印《分区街名一览表》记载羊肉胡同有四条,分别在西四南大街、延寿寺街、果子巷、牛街。查《京师坊巷志稿》,以上四条羊肉胡同分别在第133页、244页、265页、239页,另外还有裱背胡同北边的羊肉胡同,在98页。西四羊肉胡同历史上住过许多名人,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原西四北报子胡同8号(即现在的西城区西四北三条21号)是座四进的标准小四合院,前院有门房和三轮车库,院内东房、北房、西房、南房之间有走廊相连,南房为客厅,北房西内间为伊斯兰礼拜厅,街门的门楣正中钉着一长方铜牌上以阿拉伯文书写着“都阿宜”,一看便知是一个回族人家。街门斜对着小绒线胡同北口,有两三家教亲住在此处,联系方便,互相关照。抗日战争时期,此院看似一家普通民宅,实为“平汉铁路工人破坏队”在北平市内的秘密办公点--一处鲜为人知的抗战见证地。  相似文献   

5.
庞晨 《北京档案》2016,(11):58-59
西城区有位叫舒了的85岁高龄老人,他为了留住北京胡同的样子,挖掘胡同档案史料长达15年时间,走遍二环内每一条胡同,此后,又用了8年时间把这些胡同全部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陈溥  陈晴 《北京档案》2012,(4):48-49
翠花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南部,中国美术馆南侧.东西走向,东起王府井大街,西至东黄城根南街,全长322米,宽约5米.明朝属保大坊,清朝属镶白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人民路11条.现属北京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胡同中规整的四合院很多,大宅门不少,住过不少有身份的人家.胡同中的九号院曾是张勋的一处宅子. 张勋复辟帝制的策源地 翠花胡同因为辫帅张勋当年在胡同内的9号院住过,在1917年张勋恢复帝制的历史丑剧中,又成为张勋的临时指挥部,因此这条胡同自然也就名震神州了.  相似文献   

7.
总布胡同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是一条老胡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一说是因为总捕衙署(相当于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后来可能是"总捕"这名儿不好听,所以后来改叫"总铺"胡同;另一说是因为总铺衙门就设在这条胡同里而得名.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乾隆时整顿地名,"总铺"胡同改叫"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改叫"总布"胡同.  相似文献   

8.
正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历经元、明、清、民国长时间的发展,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标志。胡同内环境优美,很多建筑都保留了明清古典建筑的特色;胡同里人际关系和谐,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小团体。如果不去胡同转一转,北京游是不完美的。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老北京的胡同是如何形成的,胡同的命名又代表什么含义?一、胡同的形成老北京胡同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  相似文献   

9.
在宽阔的东长安街大道沿线,曾有一条已消逝的胡同,这就是昔日的洋溢胡同。洋溢胡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明朝时称扬州胡同、清朝时称羊肉胡同,进入民国后改称洋溢胡同。该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其东口与原南小街、即现在的  相似文献   

10.
胡同的力量     
市府市民现代化愿望,正以碾过胡同而实现。但台湾来的孩子,却把胡同游列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徐冉  朝阳 《档案天地》2015,(2):58-63
胡同,多见于中国北方城镇、农村。"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井。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  相似文献   

12.
"胡同"这个词最早见于元曲.读关汉卿所著《单刀会》剧本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戏词.《析津志》一书里讲得较为贴切:"京中二十九巷通,巷通本方言",就如同上海称胡同为"弄"一样.再有胡同一词出于元朝,与蒙古语演化而来有关.作为元朝当政的都城北京,当时在生活中免不了用一些蒙语词汇来称呼,至今北京还有用一些蒙古语称呼的地名:如沙拉胡同、蚂螂胡同等.  相似文献   

13.
解放初期西四南的一段商业街杨松波旧时的北京城,流传着“东单、西四、鼓楼前”这样一句口头禅,是指内城最负盛名的几处商业区。那时的西四商业区域,其范围南北向大致在缸瓦市到报子胡同之间的西四南大街和西四北大街;东西方则容纳了丁字街、马市大街、羊市大街、羊肉...  相似文献   

14.
黄米胡同     
《出版经济》2006,(3):59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访名人故居,在老字号里品尝百年风味,在古道中寻找经年往事. 这里摘选的是黄米胡同的一段人文旧事.摘自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北京:千年古都的城市地图>.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最窄的胡同谈起王晓芳有人说,北京最窄的胡同是耳朵眼胡同,在西长安街六部口内,它的名字极佳,正好形容胡同之窄。如今这个胡同已并入六部口,名存实亡了。有人说,位于东珠市口的高筱胡同算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了。一个胖子就能堵严胡同,谁也过不去。这并非夸张。...  相似文献   

16.
鹿璐 《北京档案》2006,(2):46-47
在宣武门外热闹时尚的SO G O商场对面,有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名叫达智桥胡同。达智桥胡同古朴而平淡,与对面的SO G O商场形成鲜明的对比,恍若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走在胡同里,仿佛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上个世纪或者更久远的年代,眼中看到的是胡同两旁林立的店铺和平房,耳朵里听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东长安街东端北行里许,有条小巷,旧称赵家楼胡同,原为前后曲折呈U字形走向,总长约300米,后来将该巷一分为二,前巷为前赵家楼胡同,后巷为后赵家楼胡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版的<京师坊巷志稿>,就收录有"赵家楼"条目,作者朱一新未曾对赵家楼的主人加以考证和注释,赵家楼的由来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尽管如此,赵家楼仍然是京城著名的胡同之一,其所以出名是由于历史事件"火烧赵家楼".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街巷胡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通过这组老照片来看看早期街巷胡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已年近八旬,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就住在德胜门大街刘海胡同,至今已有60年了。当初我在公安部门工作,我的邻居就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四区分局。刘海胡同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东单北大街和朝阳门南小街之间的东堂子胡同51号,曾是著名学者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从1953年至1980年,沈从文先生在这个院子生活了27个年头。几年前,东堂子胡同西段部分院落拆迁,沈从文故居随之消逝。眼下,在东堂子胡同东口又张贴出一张告示:路北的5号到15号拟拆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