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欢 《今传媒》2020,28(1):36-38
在知识付费成为互联网行业新风口的当下,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本身概念的分析可知,其内在动力源于信息爆炸时代用户对知识的巨大需求,此“知识”应为独特稀缺知识;其内在路径决定知识服务相较知识生产的优势地位,此“付费”主要针对知识服务。得出知识付费的实质为服务付费这一结论,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知识付费的内涵,界定知识付费的概念;更清晰地梳理知识付费的规律,认定知识付费的症结;更精准地突破知识付费的困境,实现知识付费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付费问答平台是知识付费模式的典型代表。着重介绍国内付费问答平台的发展现状,逻辑分析知识付费模式的知识交易流程和分享过程,将知识付费模式与其他知识分享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知识付费模式的优势和问题,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来看,2017年知识付费热度持续上涨,且付费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学界和业界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仍集中在模式探寻与审视层面,关于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的调查研究甚少,而倾听、了解受众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个人创新意识、主观规范、感知风险性以及感知性价比六个影响付费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自变量整体对因变量具有解释力,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性价比对用户付费意愿存在显著性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与用户付费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无明显的积极影响,个人创新意识和感知风险性对大学生知识付费意愿不存在明显影响.在未来,知识付费行业的生产者应该更加注重用户对于付费产品的期望和偏好,与此同时,"数据墙"的收费模式——将信息代替金钱作为交换信息的货币——可以成功的弥补巨大的成本和用户不具备支付能力或不愿意付费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  相似文献   

4.
武婷婷 《新闻前哨》2021,(3):100-101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大规模的知识付费提供了可能,随着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不断丰富,知识付费产品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医疗健康作为入门门槛较高的民生话题,相关线上知识产品的出现为大家获取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健康信息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本文结合数字化付费产品在健康传播中的实例,研究知识付费语境下的健康传播,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知识付费这一现象的反思,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的生产主体、生产内容、生产与创新过程、知识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结构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知识付费的四点悖论:付费与知识的传播路径、传播规律相悖;付费对业余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激励作用难以奏效;付费与后管理型组织的非营利性相悖;付费与非货币化经济的发展趋势相悖.并提出了促进知识分享发展的两点建议:要开放资源激发知识创新,要建立动态化的共享知识数据库,利用注意力经济和声誉经济打造可持续的知识分享模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内容付费已经涵盖了娱乐、生活、教育等多种应用场景,成为互联网平台较为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对当前互联网内容付费表现出的内容产品化、内容产品碎片化、内容类型多元化、付费方式多样化和内容产品跨界化等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知识付费逐渐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然而,知识服务行业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文章阐述了知识付费的时代背景及类型,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互联网付费知识服务成因,梳理了互联网付费知识服务的类型和特点,指出图书馆应主动转型,通过借鉴互联网付费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推动知识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线索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不同付费模式下知识消费者满意度。[研究设计/方法]以线索诊断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基于2,630条知乎Live数据,利用多元回归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知识付费产品简介长度、持续时间、评论数量以及知识提供者声誉均显著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知识付费产品价格负向影响用户满意度;与会员免费模式相比,付费模式下信息线索对用户满意度影响作用更强;会员免费模式下存在两类触发消费者高满意度的组态路径,分别为价格不敏感型和高价格偏好型;付费模式下存在三类组态路径,分别为价格不敏感型、低价格偏好型和高价格偏好型。[创新/价值]为知识提供者在不同付费模式下如何更有效地呈现信息线索提供参考,也为知识付费平台完善运营机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孙建红 《出版广角》2018,(11):39-41
文章通过梳理知识付费的发展节点,分析知识付费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下知识付费平台由知识付费向知识服务领域的转型案例,探索知识付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琳  吴国云  游小菊  王杨 《编辑学报》2019,31(6):660-66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知识服务建设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借鉴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梳理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商业逻辑、产业分工及主要模式,提出了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建设的发展要点和盈利模式。鉴于在线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经验,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应坚持内容导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扬长避短,并可根据自身类型与特点尝试开展期刊知识问答、期刊论文音频讲解、学术专栏、技术咨询等服务,深耕读者群体,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珉 《新闻前哨》2022,(5):79-80
本文梳理了知识付费的相关概念、发展脉络和社会价值,揭示了知乎付费平台的多元化、参与式、高质量和"知识网红"崛起的传播特征,对其近年来由精英思维走向大众市场、从用户体验到商业开发的发展转向作了一定的介绍和反思.本文认为,目前知乎的知识付费业务,总体上兼顾了平台流量和内容质量,但受行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在生产端和用户端均存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严炜炜  陈若瑜  张敏 《情报学报》2021,40(2):204-212
近年来,在线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随之增多,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验证的与付费意愿相关的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对检索并经筛选后得到的29篇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定量元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纳入分析的7个影响因素与用户的在线知识付费意愿显著相关,其中感知价值相关程度最高,感知风险性与付费意愿呈负相关性并且相关性最弱。平台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主观规范、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性5个自变量与知识付费意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在线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验证,为在线知识付费体系完善和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知识付费的兴起,给在线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知识交流模式,对知识付费参与用户、平台以及图书馆的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在线用户知识付费参与行为进行评述,可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基于知识付费情境,从微观、中观、宏观环境层面,评述在线用户知识付费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知识付费参与行为受到微观(意见领袖特征、价格效...  相似文献   

18.
虚拟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意义]探索虚拟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用户在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付费行为,帮助内容创作者和虚拟平台运营商洞悉用户需求,为提高知识服务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付费行为进行研究,构建知识付费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影响用户知识付费的关键因素及其机理;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321份有效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结论]虚拟社区用户的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其付费意愿;感知利得(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利失(感知风险、感知成本)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且感知价值在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对用户付费意愿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口碑负向调节感知价值对付费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意义]为了丰富社交互动行为和知识付费行为的理论研究,有效识别潜在知识付费用户,从而提高在线知识社区的变现能力,在总结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程度的交互行为对于预测知识付费用户的贡献度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过程]以从知乎社区(www.zhihu.com)爬取的400万用户社会交互行为数据为依托,根据交互主体和交互方向的不同对该社区的用户社会交互行为进行分类,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研究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交互行为对知识付费用户预测的贡献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用户和其他用户的交互影响大于用户和平台交互的影响,特别是,用户对其他用户的主动交互行为的影响大于用户接收到的来自其他用户的交互行为的影响。此外,在一定的阈值内,社交互动的程度越大,其对知识付费行为预测的贡献越大。不同的交互类型具有不同的阈值,但是超过这个阈值以后,关系则不再是简单的单调增加关系,可能趋于平缓甚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