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景,结合元宇宙相关理念与技术可以实现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广泛调查与典型案例挖掘,文章分析元宇宙与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契合度,总结元宇宙赋能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构建元宇宙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模式,提出高校图书馆相应发展策略。高校图书馆应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布局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去中心化教学资源库、定义多元教学场景属性、打造智慧学科服务、培养元宇宙图书馆人才等方面为元宇宙图书馆的到来进行准备。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从文献服务迈向知识服务,空间的作用日益显著。智慧空间是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业态,其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从RFID化、到无人化服务、到时空虚拟化和服务智慧化。通过梳理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典型场景和主要技术现状,总结智慧空间的初步模型,其自下而上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人工智能层、空间层、应用层、交互层六个层次,并将智慧评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新生产力,元宇宙将推动图书馆智慧空间形成新生产关系。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构建方式是夯实基础设施和基础数据、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应用创新和提升体验。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图书馆界掀起了元宇宙研究与应用热潮。图书馆之所以拥抱元宇宙,不仅与这门职业特有的信息与数据管理技能有关,而且与将交流置于重要位置的核心价值有关。如今不少图书馆和相关研发机构已经在图书馆元宇宙应用领域积极作为并谋篇布局,期待元宇宙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本文从一线工作的图书馆员的角度出发,对元宇宙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事业发展的影响做一些探索。并从我们为什么需要元宇宙?元宇宙技术将给图书馆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三个方面展开。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着力推进业态重塑,努力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知识服务新业态的基本架构;第二,着力发挥职业优势,将图书馆特有的关联技术应用于数据与数据、人与人,以及数据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并促使其增值;第三,着力事业发展转型,以元宇宙技术为突破口,加速培育并创新适应新技术环境的管理体系与服务方式,并有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集成了大量前沿科技,凭借能够映射现实的沉浸式虚拟空间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图书馆行业欲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就应把握好元宇宙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图书馆元宇宙的发展需求,阐述了图书馆元宇宙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注重技术发展与应用、完善相关规则制度、构建图书馆元宇宙社群等图书馆元宇宙发展策略,以期构建图书馆元宇宙,助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申东玉  尹章池 《出版广角》2023,(2):35-40+52
数字乡村战略的提出赋予数字农家书屋新的生态空间和发展需求,元宇宙作为数字生产力提升的引擎,将为数字农家书屋发展提供新动能。文章基于元宇宙的特点和数字农家书屋在新时代的内生式发展,从数字农家书屋与元宇宙的耦合机理出发,提出元宇宙农家书屋这一折射数字农家书屋在元宇宙时代进化走向和发展形态的新概念、新事物,来自乡村内在资源开发的乡村文化多样态呈现、诗意田园美好生活的多主体共建缔造将是元宇宙农家书屋内生式发展的新样态。元宇宙农家书屋的内生式发展思路的核心在于:村民作为主体前置,无论是作为数字资源的需求者、发起者,还是数字资源的阅读消费者、供给者,都居于中心位置。政府要充分激发、调动和提升包括内容供应商、技术服务商、公益组织和村民在内的乡村文化内部各方的新动能和协同共治能力,共建个性化、智慧化、人文化的高效能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风险是元宇宙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在元宇宙化的进程中,元宇宙的黑暗面将逐渐暴露,如多重风险的叠加、信息茧房的结成、价值认同的分化和社会演化的歧路等。需要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社会治理层面实现破局。元宇宙的风险也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未来发展可以从信息流通、场景塑造、认知引导、文化安全方面塑造图书馆在元宇宙中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在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下,高校图书馆联盟消除时空界限,改变“信息孤岛”现象,共享联盟内AI生态,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文章从虚拟环境、虚拟馆藏、虚拟馆员三个维度展开研究,聚焦我国图书馆联盟的环境变化,提出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服务生态网,打造共创、共享、共治的元宇宙空间,建立统一元宇宙联盟平台,为高校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的热潮孕育着社会运行模式的变革,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究在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发生的变革。文章通过厘清元宇宙的运行机制,并以服务主体、服务手段、服务空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等为核心要素构建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等应用场景进行描述。通过对新型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服务将从虚实分离迈向虚实融合,其新特征主要体现为:多元化的服务主体、融合化的服务手段、沉浸化的服务空间、智慧化的服务内容以及数字化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应该积极采取技术融合、空间再造、拓展服务以及数字包容等策略来推进实施元宇宙视域下的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将会推动图书馆突破服务时空边界、变革文献资源建设与配置模式、开辟社交新境界以及促进虚拟服务质变增效。当前,智慧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上仍存在元宇宙技术应用不足、资源共建共享低效、沉浸式体验打造滞后等问题,同时还面临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空间治理等风险,因此亟须应用元宇宙思维及核心技术,夯实虚拟服务技术根基、重构数字化资源、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以此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和加强虚拟空间治理,从而推动智慧图书馆服务突破固化藩篱、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元宇宙是图书馆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利用元宇宙属性特征,集成各类新兴技术,为大众提供新的服务与体验,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赛道。图书馆元宇宙建设包括空间虚实相融建设、数字资源资产管理与服务、用户交互和参与以及人文生态社区组织。参考元宇宙技术分层,图书馆元宇宙技术框架分为应用服务层、空间计算层、业务管理层(资源、人员、社区)、去中心化层以及基础设施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可预见的各类应用场景,形成图书馆元宇宙应用标准规范及应用指南框架。  相似文献   

13.
元宇宙是当前互联网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为未来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启发式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文章探讨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员核心能力问题,界定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员核心能力,包括导航能力(元宇宙之间互通导航、元宇宙图书馆之间共享导航),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数据汇总、信息数据评价、信息数据分析),知识服务能力(知识需求捕获、知识生产参与、知识交流推广),智慧服务能力(内容生产智慧服务、阅读推广智慧服务、智慧空间服务),并针对性提出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是多种新技术整合而生的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是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升级。元宇宙带来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将为正在建设中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阐述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的联系,通过读者阅读画像、虚拟读者身份、数字孪生、智能书籍管理等智慧空间技术场景的实例,探讨图书馆智慧空间未来虚实相生的发展形态,为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理论基础的探讨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典型实践案例的挖掘,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应用场景与构建模式。国外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建设实践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虚拟资源;创设虚拟现实环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虚拟化实体场景,提供非面对面的线上服务;结合学科特色,创建虚拟现实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建设提出以下发展建议:重构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虚拟共享空间建设的价值认知;发挥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持作用;加快元宇宙虚拟共享空间的资源建设;促进元宇宙共享空间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虚拟共享空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傅爱雯  邵波 《图书馆杂志》2024,(3):33-40+60
在多学科和数字技术的交叉发展下,新型知识内容不断延伸,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知识集成库,应当把握机会,构建知识交互新模式。本文从元宇宙角度出发,研究归纳元宇宙图书馆知识交互空间发展的可行性,以知识交互演化需求为基础,从人、资源、环境三方面进行构建元宇宙高校图书馆跨学科知识交互空间,以期为用户知识交互生态发展、元宇宙图书馆知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作为虚实融生的新一代互联网形态,为图书馆重塑数字阅读推广发展形态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和优势特征,分析了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融入元宇宙技术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场景及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9.
王晓飞 《档案》2024,(2):15-20+27
元宇宙是信息技术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档案馆知识服务带来发展机遇。从元宇宙思维引领知识服务理念创新、元宇宙技术盘活档案知识要素价值、元宇宙方法增强档案馆知识服务效能等方面进行价值阐释,并据此提出以档案资源建设释放知识要素价值、以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底层支撑、以信息素养提升厚实人力储备、以数据治理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元宇宙在档案馆知识服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晋苏 《出版参考》2023,(7):37-40+43
元宇宙浪潮扑面而来,出版业积极展开“元宇宙+出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编辑是出版活动的重要主体,本文在综述出版业整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编辑个体发展角度,对元宇宙视域下编辑职业的演变图景进行探讨。为抓住职业发展新契机,编辑可将内容为王、技术赋能、用户思维三条发展路径有机结合,打造“内容+技术+用户”综合技能矩阵,从而转型为元宇宙时代的文化产品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