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说得好:"熟能生巧."为了使学生的技能变得熟练,为师者往往选择大量的练习予以强化,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不过,干万不要忽略了,熟能生巧,同样也能生"笨",因为机械重复式的练习做多了,学生会产生思维的惰性.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很常见,下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据说菲律宾一男子,在某歌舞厅唱歌时走了调,歌舞厅保安无法忍受他的跑调,竞拔出手枪当场将其打死。因为无法忍受别人唱歌走调而开枪将其打死,这样的事虽属罕见,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因为无法容忍别人做错事而失去理智走向极端的人却并不少见。不是有为师者,因为学生犯了事,不能容忍,将其耳朵打聋了吗?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一些简单的题目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我们也总是为他们找理由,粗心啊,不认真啊……其实这是学生缺少反思的一种表现,如做题只读一遍,一次完成不再验算,做完直接上交,检查的很少等.  相似文献   

4.
在反思性教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开始强调对日常工作进行全面反思。不少幼儿园要求教师撰写反思笔记,每周上交两三篇,有的幼儿园则规定一天一篇,由此产生了一股撰写反思笔记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学生的练琴效率,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方法;其次,应使学生在掌握良好练琴的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勤奋练琴的习惯。在勤奋的基点上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由“熟”而生出“巧”。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们,英语学习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要想学好英语,就是一个字——“练”(Practice)。听、说、读、写,反反复复地进行练习,熟能生巧,应付自如,就可以达到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8.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经常忽略教学反思.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教学反思不仅利于教和学,更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利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教学反思可分为被动反思和主动反思。  相似文献   

10.
王玲菊 《成才之路》2012,(12):27-27
假如你是一位数学老师,当学生问:“老师,您讲课时我听得很明白,可是一做起题来总是出错,感觉很吃力,成绩很不理想。您说我该怎么学好数学呢?”你怎么回答呢?回答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师”而异,因“生”而异。但大都会建议学生:你要多做题,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训练解题技能,“熟能生巧”吗!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许多教师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操作上的偏颇。本文从对“反思形式”的反思等六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并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3):53-54
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悟",只有领悟才能创新,才能有新发现,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要达到"悟"的境界,还需"学""练""思"这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勤 《家教世界》2013,(6):65-66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为了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技能熟练化、自动化,数学课尤其要通过复习课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重复学习。然而,重复学习并非复习课的全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是查漏补缺,还要让学生学会复习,学会反思,学会合作,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课后思考练习紧扣文本,是编者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所在,更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主要依托。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课后思考练习的处理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完全按自己的思路教学,将思考练习抛之脑后;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国改革的理性反思,总结了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科学地面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坚持并深化改革,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参照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开展了想象性拓展练习,然而却没有收获到预想的精彩结局。反思之后,笔者明白了这一节课为了达到自己的预设目标,反而忽略了学生固有的体验,走进了新课程的误区,并由此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爱学生,做一个爱心“师者”。本文阐释了“师爱”所具备的特点,即教师的爱具有责任感、教育性、社会性、严肃性、无私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8.
<正>李士锜先生在《熟能生巧吗?》一文中指出:"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经验性的活动表现为:操作运算行为."[1]熟能生巧,熟是建立在基础性的活动上,巧需要建立在做熟的基础上,在很多情况下"熟而生巧"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是熟可能生巧,而并非熟必定生巧,生成的巧也未必是教师想要的巧.[2]在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中,学生经过大量题目的"洗刷",对许多类型的题目已经很熟悉.  相似文献   

19.
数学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它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巩固”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但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练习”存在比较保守和片面的认识,过于强调学生思维路线与教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看到学生会解题,也就认为学生的数学学“好”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或价值也就实现了。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来衡量这样的“数学练习”,应该认为这是一种较为封闭的学习行为。这样的学习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思考,长此以往只会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也就谈不上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此中被消磨,甚至会产生厌倦情绪。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练习”为载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改变封闭的练习形式或内容,创设开放的情境和要求,建立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练习中创新,在创新中练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专业思考是针对事实现象下判断、赋以意义并选择或决定行动的一连串对其教育教学所进行的有意义的思考。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的盲点也不可避免,主要在课程、教学、安全教育、教师指导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提升教师的专业思考能力,需要外在环境与教师自身提升相结合,才能有效突破专业思考的桎梏,包括在制度优化中创造教师思考的生态环境;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在教育观察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批判性反思中加强个性化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