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WordScore原理的信息政策价值评价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WordScore的基本原理和信息政策价值分类整合方法,构建了政策价值TESCO模型及词表,并以工信部和科技部的信息政策为样本,将政策文本进行语词切分,按照语词的价值属性建立“语词-政策价值”映射,从而提取文本的政策价值取向,并确定该文本或该领域的政策价值结构,比较不同领域的政策价值差异。  相似文献   

2.
政策信息学是大数据科学范式下政策科学向大数据政策知识发现研究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方向,从该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政策文本量化的知识发现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可以指导数据密集的政策文本分析实践。文章基于政策信息学理论分析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兴起背景、概念内涵和研究框架,将现有研究归纳为面向政策结构特征的政策计量分析、面向政策内容特征的政策内容量化和面向政策语义特征的政策文本挖掘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总结各类量化方法的研究流程、主要类型及优缺点,并系统论述政策文本量化知识发现研究进展。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集中体现在政策信息爆炸性增长、多领域方法交叉融合现象凸显、政策分析需求复杂多样。未来应重点关注:建设领域政策大数据库、开发针对性的方法工具以及注重理论研究实践落地。  相似文献   

3.
数据交易发展进程与政策有直接关联,研究数据交易政策有助于提高数据交易政策质量,推进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发展。文章采用人工标记和质检方式,筛选113份数据交易政策样本并析出271条原句,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取387个初始概念、97个范畴、23个主范畴,以“目标-效力-结构”为分析框架,呈现政策的侧重与目标、类型与主体、工具与结构,进而归纳数据交易政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我国数据交易政策侧重数据交易的机构建设、监管工作和明确责任,政府系统发文量最高,规划(计划)、意见、方案排在12类政策的前三位,需求型政策远低于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我国数据交易政策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实践性不足、权利基础缺失和结构失衡,建议通过政策推动数据平台经营领域化并探索数据交易的权利基础,同时优化数据交易政策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基础数据库和北大法宝中的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价值取向、政策效力、政策工具3个角度构建研究分析框架,对长三角城市群八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进行分类统计,探究特征、分析不足,从内容、主体和发展机制角度提出建议:提高政策内容系统性,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进而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我国网络游戏管理政策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升管理质量及效率,文章结合政策工具理论,通过构建二维分析框架、文本内容编码着重研究分析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近年来推出的网络游戏管理政策,发现其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政策应用效力不足、政策前瞻性有待增强、政策协同机制有待完善等不足,并据此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加大政策治理力度、健全政策协同机制等建议,为政策未来的改进、制定与实施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智慧政务的应用背景下,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海量的科技政策文本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可以降低人工处理的成本,提高政策匹配的效率。利用BERT深度学习模型对科技政策进行自动分类实验,通过TextRank算法和TF-IDF算法提取政策文本关键词,将关键词与政策标题融合后输入BERT模型中以优化实验,并对比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效果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BERT模型,融合标题和TF-IDF政策关键词的分类效果最佳,其准确率可达94.41%,证明利用BERT模型在标题的基础上加入政策关键词能够提高政策文本自动分类的准确率,实现对科技政策文本的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2021年295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采用文本挖掘法和内容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对我国8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整体质量较高,呈现出“地市级—省级—国家级”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项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公开等方面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但与此同时,样本政策的内容设计仍存在政策主体缺位、政策目标不完备、政策适用范围过窄和政策持续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主体管理机制建设,完备政策目标设定,适当拓展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适用范围,注重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持续更新和调适。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是地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政策。文章以我国16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从政策目标、政策作用主体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解构。笔者经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存在政策目标内容精确度不足、政策作用主体的价值有待发掘、政策工具分布失衡三大问题,提出地方政府需有针对性地推动政策目标精细化、社会力量作用最大化、政策工具均衡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链长制”政策文本进行科学梳理、提炼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链长制”政策的规划方向和结构特征。[方法/过程]以2017-2022年中央到地方的“链长制”政策文本为原始数据,使用扎根方法提取高频关键词同时进行词频统计,并通过共词网络分析挖掘政策的共同关注点及内在关联。[局限]由于“链长制”实行时间较短,部分地区暂未推行,缺少西部地区的相关政策资料,数据样本有待丰富。[结果/结论]“链长制”以产业韧性、产业联盟、产业循环、千亿级产业为发展目标,强调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数字化、营收突破,政府作为“链长”在贷款补贴、人才支持、招商引资等方面作用显著;“链长制”因地制宜,在链上企业、政府作用、链的创新力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关注差异;“链长制”政策呈现以“产业链”为核心,以政策目标、政府职能、政策支撑、技术人才、金融支持、企业培育为六大小团体的网络结构,对政策目标的关注度最高,对技术人才与金融支持的关注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描述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国家政策的概貌,并指出当前政策存在的不足。[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通过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和政府门户网站检索政策文本,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样本112份。利用Nvivo10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纳主题内容;利用Excel表格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频次及百分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起步较早,2015年开始政策数量迅猛增长;初步形成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政策框架;国家各部门的政策为国家顶层设计奠定基础;国家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跨部门统筹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仍存在不足,表现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政府数据及其元数据缺乏统一的组织描述规范;数据创建与汇交、数据归档与保存和数据监管是薄弱环节;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政策需扩展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政策有待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政策需进一步具体化;政府数据知识产权政策亟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为实现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目标而构建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揭示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由63项聚焦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构成的政策样本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集中包含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建立包含基础资源维度、技术维度和领域维度的政策工具选择三维分析框架,通过编码映射,建立其与政策工具编码的关联。从领域维度,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样本政策文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缺乏长期规划,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不足,政策工具选择欠丰富;政策工具选择结构失衡;需求表达模糊,难以定位关键政策及政策工具等问题。应加强战略规划和发展理念指引,重视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规避公共风险,构建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关键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94—2020年我国政府于国家层面颁布的101份文化扶贫相关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分析以及内容量化两种政策分析方法对政策文本的发布时间、政策工具使用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文化扶贫政策存在强相关性政策数量不足、三种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应通过发布强相关政策文件、均衡优化各政策工具使用、充分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等来优化文化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数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共享和开放等多途径治理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等为公共数据治理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在全面搜集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文本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等方法对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特征进行抽取和分析,重点对数据治理政策的高频词组与主题内容变化、关键线索词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数据治理政策客体对象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变化,其覆盖的主题内容范围明显扩大;在数据治理政策中开始关注有关主体的权利或权益保护;数据治理政策更加关注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戚筠  何琳 《图书馆学研究》2023,(2):42-53+81
探索国内外数据知识库中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内容,以期为我国数据知识库制定与完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出建议。文章首先调研22个国内外数据知识库发布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其次,通过文本分析构建政策文本分析类目体系;第三,对其中的政策要点进行评估分析;最后,对比国内外数据知识库的政策要点内容,发现相较于国外,国内数据知识库在政策的数量、完整性、差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议国内数据知识库补充数据创建(C)、数据发布(P)、数据访问(A)、数据归档(D)4个阶段的政策内容,并从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视角,参考借鉴国外为大学或科研机构服务的机构类型数据知识库中的每个政策要点内容,以完善我国数据知识库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许多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特征的公共数据被各级政府掌握。个人隐私保护是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探究个人隐私保护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平台开放。[方法/过程]在省级政府官网收集我国20个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运用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收集的政策文本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节点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析结果,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厘清目前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中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问题和不足。[结果/结论]从制定地方个人隐私保护法、推进数据主体协同治理、培养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制定持续的个人隐私监控策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新政策和政策解读信息的获取和研究,对于媒体、企业、科研机构等行业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网络数据抓取和文本智能挖掘技术,实现一手政策发布源和解读文章数据源监控采集,并进行数据加工和智能挖掘分析,实现政策解读应用数据产品,可极大提升信息获取和政策研究工作效率。本文从实践角度,介绍政策解读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及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隐私保护已成为国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重要政策目标。聚焦央地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的政策工具问题,进而研究央地政策工具的共识、差异和深层逻辑。[方法/过程]选取2013—2022年间央地制定的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相关政策121份,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央地政策的文本属性、主体特征和词频作量化分析。根据罗斯威尔和赛格菲尔德提出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系统论析央地政策工具类型及其工具要素分布,比较央地政策工具的同异性,进而解释政策工具选择的内在逻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央和地方运用政策工具的总体目标都锚定信息安全管理、行政服务改革和技术发展;央地政策工具分类结构的一致性较强,表现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使用率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然而,央级政策主体“中心—边缘”结构显著,省级政策主体却呈现“一核多元”特征;单类政策工具的内在结构和政策工具组合形式也具有央地差别。央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别,反映出政治情境回应逻辑、价值规范引导逻辑和理性执行逻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及5所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网络调查,了解“双减”政策发布后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现状。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规划、资源、合作主体、推广形式以及对象针对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由此提出加强阅读推广总体规划与具体规划、丰富阅读推广资源、优化合作主体结构、改良阅读推广形式以及开展分级精准推广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2000—2020年我国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出版业“走出去”的43项政策文本从外部结构特征和内部语义特征两个维度量化分析,归纳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政策措施具有衔接度较弱、目标规划过溢、效力层级低的特征以及政策工具利用呈现重环境型、供给型,轻需求型的不平衡状态。文章建议出版业“走出去”做好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对不同国别进行文化产品的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20.
袁绍晚 《档案与建设》2021,(6):52-54,63
数据脱敏是数据治理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数据脱敏概述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城建档案数据脱敏系统建设路径包括5个步骤:数据脱敏战略化、分类分级标签化、脱敏策略标准化、脱敏目标元数据化和脱敏流程智能化,并总结了6个脱敏关键技术:传统脱敏技术、文本分类技术、CAD二次开发技术、GIS二次开发技术、内容识别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最后对脱敏系统进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