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帅  张勇 《林区教学》2022,(4):57-60
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我国已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到最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渗透STSE教育思想,采用讨论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能量守恒、转移、耗散等知识的基础上关注能源发展引发的社会效应,以求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之一,其"责任"二字乃为: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依据此制定的高中物理课程目标中也有"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相关话语。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科与环境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真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立足于真实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以“氯气的性质及应用”为例,谈谈如何以STSE教育理念为指引方向,利用真实的STSE问题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克强 《甘肃教育》2021,(4):116-117
STSE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在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所提出的一种既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又倡导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实际情景获取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的做法是将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等学科的知识和精神巧妙而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提高。文章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立足于STSE教育理念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STSE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课堂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多次提到STSE教育理念,在光学专题中光的反射涉及城市光污染问题受到各个城市的关注,另外光的反射现象形成要综合考虑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光的反射的教学可以以STSE教育理念为教学载体,在向学生传递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养成。  相似文献   

6.
一、STSE教育概述 STS教育(Science,Technologe and Society education)主张使学生在创设的实际技术情景和社会情景中去学习和理解科学和技术知识,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去认识和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STSE即把情感教育(emotion education)加入到STS教育中.美国心理学家利珀(R·W·Leeper)对情感做过这样的评价:"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感体验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情感教育的驱动作用,对有意义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情感教育与STS教育结合起来是今后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方向.正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要"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为此STSE教育应渗透到整个新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7.
剖析当前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引领”现象,提出“学·思·行·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改变,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为“我要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贯彻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促成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8.
侯新杰  丁欢  周睿 《物理教师》2022,(11):70-74
STSE教育强调将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融入科学知识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分析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主题的体现情况对于促进物理课程进行STSE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英高中物理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主题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发现两版教科书都关注物理学史,重视技术原理和技术应用,注意突出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科学本质体现较少.人教版物理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总体数量较多,但是技术评价与选择、物理学与环境相关内容数量不足.通过分析与比较,建议人教版教科书在编写STSE教育内容时增加显化科学本质主题内容的栏目,重视技术评价与选择类内容的呈现,突出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增加物理学与环境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9.
将STSE教育理念引入初中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_(60)》一课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基于STSE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朱小玲  郭承育 《考试周刊》2014,(75):141-142
STSE是STS教育的延伸,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简称。将STSE通过化学史、常识性知识、社会热点问题等方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是求真、实证、创新;社会责任的关键是意识和行为。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策略有:历史渗透人文;实践促进内化;示范帮助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理念指导教师将生活中的事物、科技发展等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巨大作用[1]。目前,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中学化学教学的研究主要有:对教材中STSE内容的研究,STSE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高考题中STSE内容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进行STSE教育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何翼飞 《考试周刊》2010,(53):188-189
科学(Society)、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简写为STSE.STSE教育是理科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除了关注科学知识,还关注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发展与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诸多方面的联系及其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化学来自生活,化学来自社会,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与STSE密不可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重视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以科学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以STSE教育内容来组织探究活动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探究性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当前高考制度下普及STSE教育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STS)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课程模式(STSE课程),强调学校的科学教育应注重科学与技术、社会及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宏观介绍加拿大STSE课程开发的政策背景基础上,着重分析了STSE课程的目标、意义、内容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5.
马晓璐 《学苑教育》2023,(10):69-71
STSE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现实背景中。基于STSE教育理念提出教学策略能为化学教师在课堂中渗透STSE教育提供指导和参照,同时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会使学生在接受STSE教育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切身感受学习科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简称STSE)有广泛联系,高考命题热点是以STSE素材为载体考查中学化学基本原理和技能,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同时融合环境要素,倡导STSE教育。通过对人教版新旧教材课后习题进行情境分类和统计分析,揭示习题中的STSE教育,即STSE习题;再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STSE习题的认识,凸显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一线教师贯彻落实STSE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化学与STSE     
张志立 《新高考》2008,(1):26-30
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缩写,化学与STSE有着广泛联系。STSE教育立意的试题现已成为考查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此类试题具有科技信息“新”、知识结构“广”、社会效用“大”、知识考查“低”、能力考查“活”、解题方法“巧”、难度系数“中”等特点,体现了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经志俊 《化学教学》2016,(12):33-37
针对将高考例题进行“单纯练习”的粗放型教学现象,以聚焦知识、明确方向、优化能力、提升素养为教学目标,创建“答·品·讲·议”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与高考例题展开深度对话,充分发掘高考例题蕴藏的教学资源与承载的教学功能.精选江苏2016年高考典型试题为案例,诠释“答·品·讲·议”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STSE教育的开放性和人本性为出发点,结合延安当地资源开展高中生物校本研究,尝试"二四四"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