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本文从四个方面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对社会发展动力以及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等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论断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出发,对教育作出战略部署:必须充分认识教育的本质,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迎着时代,尽快使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脱颖而出;必须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建构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等。为此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否则,教育可能要拖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与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一科学论断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得了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讨观点十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十周年。1978年,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1988年,邓小平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十年来,人们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关的论证和阐述文章之多、范围之广为近年理论界少见。由于两个命题的内在联系,研讨仍然关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但重点则转移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上。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5.
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用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中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观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重温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刘双月,王冬桦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正确认识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制定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中重要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观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科学技术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并发表了一些有益见解。那末,究竟应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见并非完全相同。这里简略地阐发我们的几点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他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战略高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他提出并阐述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思路十分丰富、深刻,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囿于历史原因,毛泽东未能将其正确的科技思想全面坚持到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突破陈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建立了崭新的科技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明确邓小平发展思想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管理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所在。深入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管理思想及其指导价值,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战略观,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的科教发展观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战略观。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观,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新技术革命的国际背景,相对于中国十分落后的科技水平,相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对科技发展的巨大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观,既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具有强大实践功能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 ,结合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及中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本文从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以及邓小平对马克思、毛泽东科教思想的发展与贡献等方面来研究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关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性科学。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而展开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中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思想的发展,精辟地概括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革命性作用。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相比,仍是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邓小平指出,我国科技要赶上世界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增强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20.
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不仅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重视基础研究,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等思想主张,对发展高等教育,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