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渊明生前和身后90年间,其作品默默无闻,几乎亡佚,之后,仅《诗品》列为中品,陶渊明逝世百年后,萧统收录陶渊明诗文并编纂成《陶渊明集》,是为我国第一部文人专集,萧统亲为陶集作序,序文高度赞扬陶渊明人格与作品,自始,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一集伟大的作品才得以面世。  相似文献   

2.
萧统为何对陶渊明高评低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统作为昭明太子在文化上做了两件影响后世的大事:编辑整理《陶渊明集》和主编《文选》。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反差:即对陶渊明人格的高评与对其诗文的低选。究其原因,其太子身份、个人爱好与时代审美趣味等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4.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不可动摇的信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图书馆界有学者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从"读者第一"转变到"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从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教育职能,读者与图书馆员所属范畴、图书馆员的素质及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读者第一"不具有时代性,"读者第一"永远是图书馆不可动摇的信条。  相似文献   

5.
迈向“经典”的途径——“金庸小说热”在大陆:1976-19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回返金庸小说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陆的历史现场,试图清理政治经济情势变化之下,不同场域的多重话语、权力脉络如何参与和建构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进程,尤其是学院体制在其中的复杂互动,透露出“五四”以来形成的审美原则和价值判断仍然是经典生成的重要成规。  相似文献   

6.
西晋诗人刘琨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形象,其经典地位是由人格精神、诗歌气质、艺术表现等共同构建而成的。作为一种集体审美趣味的合成,其经典化历程反映出历代评论家、诗人、普通读者的心理与需求。刘琨的慷慨志士情怀、诗歌的清刚风骨等影响至今,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构依然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代诗论家对《诗品》所评诗人的品第问题多有微词。然《诗品》对所评诗人的品第安排问题与那个时代的文学观、钟嵘自己的文学观以及后来《诗品》和陶渊明分别被接受的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萧统对陶公文学成就的评价与《诗品》实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外国文学史的编写是对异域经典的一次跨文化重构,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异域经典的价值和面貌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双城记》被誉为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自译介到中国以来便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其文学史地位超然。对比英国本土文学史,《双城记》的经典地位却迥然有异。《双城记》在中国的经典化与中国评论界的跨文化阐释密切相连,正是权威评论家的重新阐释,发掘了《双城记》的经典意义,为其再经典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读者工作的重要性及图书馆为读者开展的各项服务三个方面论速了“读者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传神文笔足千秋",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小说经典的艺术魅力;"不是情人不泪流",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经典小说读者状态。中国小说读者中确有不少"水浒人"、"三国迷"、"西游人",乃至"黛党"、"钗党"……  相似文献   

11.
在唐诗的接受史上,唐代的乐工歌妓充当了部分作品的“第一读者”。他们不仅是首个接触者,而且还通过选唱佳作的方式最先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做出了初步判定。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价值在于它堪称“中国第一诗”。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就是表现或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而陶渊明的这首诗也正是完美地表现了这一根本精神。纵览中国诗歌史,无论是李白、杜甫及苏东坡等这些站在巅峰的诗人的诗集中,还是其他人的诗作中,都找不出这样一首完美体现中国文化“极高明而道中庸”精神的有着“纯诗”品质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从王瑶的第一本相对完整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到今日繁多的文学史书籍,近六十年来关于1940年代女作家张爱玲的论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考究现代文学史中张爱玲的经典化过程的同时,也发现了文学史书写、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以读者为本,实现"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即"读者第一";另一方面要以馆员为本,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馆员第一"。只有抓好两个"第一"才能使图书馆的事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晋时期,以阐述老庄哲理为主旨的玄言诗流行。而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以真率自然的笔调描绘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感受,自然平淡,言浅旨深,宛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沉闷的诗坛。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评述陶渊明的人品和诗品,指出其核心所在是一个“真”字。  相似文献   

17.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叶圣陶《稻草人》的经典化历程发现:一方面,《稻草人》以其作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原创性、文学性及现代性等内在资质决定了其成为“文学史经典”等一系列经典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经典化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语文教育、现代出版业和大学教育等的积极推动。《稻草人》经典化历程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圉文学史以及儿童文学研究的不足,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儿童文学专业建设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为一,“品格高迈超旷”与“性情平易慈祥”共举不二,以及“平淡朴素”与“警策绮丽”妙合一体。这也许是“定位”陶渊明其人其诗价值与意义的最关键视角。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省图书馆新馆开放近一年后发现文献借阅排行榜无一经典名著上榜,读者偏爱"快餐文学"。进入前10位的依次为:《十三步》《读者》《黑暗王子格雷亚3》《图解周易大全》《植物大战僵尸10》《高手过招》《赛尔号雷伊传说3·陨石大作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陶渊明诗中的“酒意”进行了初步分析,肯定了酒在田园诗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