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郴州建设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是新时期郴州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是郴州构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通过对郴资桂城市群的空间发展结构、城市职能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等城市发展要素的分析,探讨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战略,为全面提高郴州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实现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可行性、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将当地的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和郴州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曾熙(1861-1930),衡水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晨。中國杰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官兵部主事、提學使、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  相似文献   

4.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5.
正《第十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适用)习题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1.这首词写词人当时处境的句子只有两句: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19,(5):112-119
采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以生态环境性、社会经济性和艺术价值性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应用距离指数-层次分析法调查研究了郴江拦河坝工程的修建及运营期间对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郴江拦河坝工程在社会经济性和生态环境性方面评价较好,尤其是其防洪作用成效显著,在艺术价值性方面有待改善.为此,提出了郴江河流规划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激流 《教师》2015,(19)
一个汉字一座城. “郴”字独属于郴州,意为“林中之城”.“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有着“福城”美誉的郴州是湖南省的南大门.郴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秀美. 在俊秀的苏仙岭下,蜿蜒的郴江河畔,古老的中山北街20号,有一个芸芸众生仰慕的求学圣地,一所莘莘学子向往的“湖湘名校”——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郴州市六中”).  相似文献   

8.
吴兆骞年谱     
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吴兆骞生 徐(金九)《孝廉吴君兆骞墓铭》:汉槎姓吴氏,讳兆骞,字汉槎,世为吴江人。 汉槎以前辛未十一月某日生。 沈彤《震泽志》:父吴晋锡,字兹受。崇祯十三年进士,授永州、武昌推官。甲申事变后,何腾蛟疏荐为衡、永、郴、桂团练监军。其后,升任永、郴巡抚。多次献策于何腾蛟而不能用。湘沅沦陷,桂林失守,知事不可为,薙发入九疑山,又潜回吴江故里。著有《玉棹银河集》、《半生自纪》、《孤臣泣血录》等书。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相关史志、资料、实物等,我们发现理学鼻祖周敦颐在一地任职时间最长及到一地任职次数最多的,均是湖南郴州,并且在郴居官清廉、治绩显著、育才成伟器、发明出不朽,故可视郴州为周子的"化神之地";依据其弟子二程来郴从师而学的时间、见闻,可认定<太极图说>及新绘太极图系周子在郴创作.  相似文献   

10.
王大翠 《学语文》2015,(2):63-64
《踏莎行·郴州旅舍》情感发展跌宕起伏,词义朦胧、含蓄蕴藉。其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句富有多重意蕴:无端天问看似无理却有情;以郴江、郴山作喻,分别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朝廷是非不分的愤懑、政治斗争中无法中立的无奈和无怨无悔的师生情等丰富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关于蔡伦的故里,原桂阳郡治所郴县(今郴州)、耒阳县、桂阳县,都拥有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文献典籍、古迹名胜作为佐证,完全可以解开死结,共享“蔡伦故里”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郴州是湖南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在市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其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同时并存。如何扬长避短、实现郴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 ,郴州经济应选择农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等三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及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郴州承接产业选择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证明,郴州示范区与珠三角存在产业发展层次的互补,可以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探索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竞争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武广高铁的修筑并正式运营,进一步提升了郴州的交通优势,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旅游业当中.针对高铁时代郴州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提升硬件设施,控制好旅游环境承载力,增强旅行社的应对能力,深化各景点之间的联系,改变旅客的过道效应.同时要改革政府的宣传方式,打造郴州精品旅游品牌,并携手沿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与湖南郴州市相邻的江西赣州市、广东韶关市(简称"红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从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等方面对"红三角"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郴州市具有区位优越、基本要素供给充足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劣势。加快郴州"两城"建设的对策是:一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区域特色,二要优化资本市场,构建地方特色融资平台,三要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四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 ,它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郴州旅游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越 ,近年来 ,郴州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郴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论郴州的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109-112
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郴州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发掘郴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郴州的旅游经济品位,提高郴州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省长株潭城市群正在进行国家"两型社会"试验,省内"3加5模式"也未包括郴州在内.这对郴州拳说既是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契机.实现"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离不开"两型"社会的发展."两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科学跨越,建设"两型"城市是题中应有之义;"两城"建设的重要目的是打造宜居城市,做好"两型"城市规划是前提条件;"两城"建设的提质延伸是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两型"社会生活是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