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毗邻印度洋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素有奇海之称。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在红海海底发现了四座“烟囱”。这些“烟囱”又深又长,宽仅数米,科学家们称之为“海底深洞”。从“深洞”里溢出的热水温度高达56℃。在“烟囱”附近还生活着一些奇异的生物群落。科学家还在位于红海的阿特兰蒂斯(Ⅱ)海渊的200米深海底,发现水温为59.2℃、但盐度却达257的为大洋7倍的海底盐泉。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有的地方海底水温竟高达几百摄氏度以上。同样神秘的“烟囱”也在大西洋多处发现。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亚速尔群岛(葡萄牙)水下2500米深处的…  相似文献   

2.
一、“板块式教学”概念界定2 0世纪 6 0年代 ,由于海洋地质和海底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 ,出现了海底扩张、地壳消减的概念 ,最后导致法国科学家勒皮雄、美国科学家摩根和英国科学家麦肯齐在 6 0年代晚期共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近年来 ,一些有识之士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了教学中。“板块式教学”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关理论 ,对文体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控制的教学过程。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 ,它一般可分为“四部曲” :整体感知 ,把握重点 ;筛选信息 ,集成板块 ;设计勾连 ,形成碰撞 ;落实目标 ,达成能力。二、“板块式教学”实例列举《从百草园…  相似文献   

3.
一、到海底安居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71%。a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②然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b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洋城市。其实,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斯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  相似文献   

4.
大观园     
海底火山有金矿 日本科学家发现,南太平洋海底火山周围蕴藏着丰富的金矿和其他矿藏。金属"玻璃" 美国研制出一种称之为"金属玻璃"的钢材,它重量轻、弹性好、抗腐蚀、有磁性,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  相似文献   

5.
<正>一、布鲁纳"动机"理论评述布鲁纳作为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课程运动的理论旗手,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无论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也好,智力活动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所做的,  相似文献   

6.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探测到南中国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南中国海经济价值的提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菲律宾加紧了侵占南中海岛礁的步伐.由此引起了中菲"南中国海"争端,本文首先介绍中菲"南中国海"争端的始末,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此争端中中国、菲律宾、美国这几方的利益取向.最后对这一争端解决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学界,青年科学家的年龄限为45岁,而在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中,6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果斐然,逐渐引起科学界的瞩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目前中国最高层次的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首批及1995年第二批共有130位科学家人选,其中6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有43人,占了总人数的33%。这1/3的科学家多为90年代初学成归国的留学人员,如中科院的孙方臻、清华大学的罗毅、北京大学的刘忠范、东南大学的陆祖宏、南开大学的陈永川等。  相似文献   

8.
《少年科学》2007,(2):18-19
"鹦鹉螺"号已经差不多在海底了.科学家们将花4小时在从海底火山中喷出热液体的"喷泉"附近工作,这些是热液矿床的喷了口或是黑烟喷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大洋中最黑暗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海底"黑烟囱"最近,我国科学家在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的任务中,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4个新的海底"黑烟囱"——位于海底的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并取回了珍贵的样本。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底发现热液喷口。这一科考成果的取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百年间,从第一代理工科海外留学生在1910年代归国任教,和胡明复创办<科学>杂志,以至"五四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5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60年代中国在核武、导弹和宇航等尖端技术获得突破,以迄今日"科教兴国"成为举国上下的目标,中国科学已经走过很长一段道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来成为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这其中也有我国科学家的参与.人类基因线计划是对人体的30亿对核苷酸全序列进行作图、基因定位并对主要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海底机器人     
科学家发明了海底机器人。海底机器人穿着金属衣服,可以自由地在海底行走。它的金属衣服,能测量海水的温度,还能发出柔和的光线,引来海底美丽的动物。海底机器人眼睛连接着微型摄像机,可以清晰地拍下海底的情景,传送给海面上的科学家。海底机器人@孟庆喜  相似文献   

13.
最古老的火星陨石 陨石是大自然惠赠人类的太空礼品,因此科学家们常戏称它们为"穷人的空间探测器".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地球上的某些陨石来自火星.其中,有一块名叫艾伦山84001(ALH84001),它在1996年夏季成了举世曙目的科学"明星":一些科学家认为,它首次向人类揭示了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海洋工程中海底管道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结构生存期的安全,直接与海底管道水动力和在位稳定性研究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叙述了70年代、80年代国外对接近于海底、部分埋入海底和海底敞口浅沟内管道的水动力和在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就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我们纪念这一成果诞生50周年,要从这一段历史中认真总结经验,铭记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出的重大原创贡献,弘扬"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攀登高峰、善于协同创新、甘当无名英雄"的胰岛素精神。今年是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这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是上世纪60年代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科学家联合攻关取得的,不仅显著提升了我国科技工作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认识生命奥秘和增进健康福祉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16.
板块式教学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最初的诞生源于海底扩张、地壳消减而因此形成的板块运动。时至今日,板块式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集系统论、控制论于一体的文本控制教学过程,它是在科学、精准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对于传  相似文献   

17.
个人建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治·凯利于1955年率先提出的,这一理论从6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壮大。从人性观、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介绍了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由此衍生出符合其理论精神的教育理念:"学生即科学家"的学生观、"提倡挑战与创新"的教学观以及"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8.
海底冒浓烟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水域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舷"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艇窗,他们看到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烟囱般的石柱顶口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  相似文献   

19.
希腊科学家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的海底发现了大量淡水.经潜水探测发现,海底的淡水来自三个方面: 一、海底有一处“涌泉”,一昼夜流出的淡水竟达1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08,(11):38-38
日本和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海底之下10厘米至365米深的地层内生存着大量古细菌。古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海底热液口以及高盐、强酸或强碱性等极端环境中。此次在海底发现大量古细菌。将有助于研究古细菌如何适应严酷的环境而独立进化。研究人员是利用探测船对海洋底部进行钻探时发现的。科学家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