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专利局的一份统计称,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总量却仅占世界专利总量的千分之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世界科技发展史后指出,当今世界的科技发明与科学发现有一半以上源自于中国,而近代人类一百项重大发明(包括蒸汽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计算机、各种家电等),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市向明中学,有一位科技指导老师,名叫黄曾新,人称“神奇教练”。此人说来也真有点神,由他指导的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科技创新奖项,每年都能申报专利。2004年,向明中学就在各项科技竞赛中获奖132个,申报专利118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现了奖项专利双过百。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上海市中小学生共获奖44项,向明中学占了24项,获得的奖项竟然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有很强的生育力,人类史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万年前,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的人口竟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50年代,我国人口仍占世界人口的24%多。目前能降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左右,应归功于计划生育,可以说,它是全人类探索人口协调增长征途上一座值得骄傲的丰碑。这丰碑上,也记载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殷殷心血和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次就业率”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次就业率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此成为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据胡鞍钢等学者的统计,1995年中国劳动力为7.09亿人,约占世界总量的26.3%。预计到2020年,中国15-64岁人口将达到9.97亿人,而中国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不足4%,未来30年中国就业供给量大大超过就业需求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格局。在这种就业供给大于就业需求的基本环境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教育部公布的文献表明,我国的毛…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版图上,俄罗斯、蒙古、中国,都是地理范畴上的大国,三国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口总量也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俄罗斯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6.
国内     
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专利和论文数量居世界前列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十一五”期间,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7.
陈红梅 《考试周刊》2012,(48):185-185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5%,而专利贡献却不到世界总数的千分之一,这说明我国的发明创造力与世界各国相比还十分低下。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乃当务之急。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于"结构化"的"封闭式"控制方式,过于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和内化,很少有自主探究的活动。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出台,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论创新教育——缘起关键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发端:问题何在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文明,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在近现代风靡世界的众多科技发明和发现中,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与之失之交臂。在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的诺贝尔奖96次评选、1000余人获奖的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无一人获奖,而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了他们的创新才能呢?……  相似文献   

9.
曾左韬 《留学生》2010,(7):42-42
20世纪80年代,日本科技大力发展,迅速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但日本科技很大程度上是copypaste的模式,原创研发不多。在上个世纪20项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发明里,美国占了至少16项.苏联占两项.日本一项都没有,使得到90年代美国发明的互联网等高科技一出.日本传真机立刻滞销。因此日本虽然赶得很快,但却最终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应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比例作出重大调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自然资源少。目前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9%,劳动力年龄人口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1%—22%。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5倍多,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已接近美国的一半,但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0左右。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基本上占领了世界工业品出口的低端市场,很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也达到了饱和。下一步的发展不能再依赖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而必须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要实现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专利文献的重要意义据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明成果的90—95%首先是在专利文献上发表的,这些专利文献凝聚了全世界科技创造的精华,形成了庞大科技信息宝库,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信息源。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材料报导,研究开发工作中利用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研究开发时间的60%,节约研究费用的40%。  相似文献   

12.
继伟大发明家格雷姆·贝尔1876年发明电话之后,美国的另一位发明家威廉·格雷,又在188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投币公用电话,并因此获得专利。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内在制约问题 (1)面临的基本矛盾。包括物质再生产与环境价值维持的矛盾;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特别突出矛盾,据统计,去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世界的5%,这意味着我国必须有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尽管我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总量的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达一千万以上,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人口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江苏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提出的学习要求是:“(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一、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是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完成这一转变英国大约用了80年,瑞典大约用了40年。3.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增长速度约为4.7%,明显快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增长速度。目前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00万,约占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的9.7%。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转变成…  相似文献   

16.
正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最早是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的,指的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分别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这四项发明随着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让中国走在了当时世界科技的前沿。时光流转,就在不久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发起一项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农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却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尤其从1978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出现了真正的跃进形势。不过,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而人口又在以每年1600万以上的规模增长着。因此,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土地资源从总量上说虽然数量不小,但中国人口众多,按人平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按1987年可耕地、牧地和林地面积以及人口(109300万)计算,人均耕地0.09公顷,合1.35亩,人均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科学启蒙》一直提倡科技创新,发表了大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而谈到“科技创新之王”,我想,只有爱迪生才当之无愧。托马斯·A·爱迪生,这位“科学界的拿破仑”,从1847年2月11日诞生到1931年10月18日离开这个世界,走过了辉煌的一生。他一生的发明,获得专利的有130  相似文献   

19.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口问题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约占世界人口的 2 1% ,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分布情况 ,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人口问题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出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 ,教学中进行了比较教学———子女多少进行比较、中国人口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几个大国的人口相比较 ,从而…  相似文献   

20.
在迅速变化和发展的信息时代,专利文献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到1991年3月19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共批准500万件专利.在美国近200年的历史中,专利与商标局共批准了400万件专利,而在1976年到1991年短短的14年中,则批准了近100万件专利.事实证明,专利是有关发明、科技、商业和法律活动的宝贵信息源,在当今社会中,专利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专利简介专利是政府授予发明人的权力,其作用是保护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于实用专利为17年,设计专利为14年),对其发明有独占制造、使用和销售的权利.如果发明能满足专利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要求,则授予发明者专利.专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发明者向社会介绍自己的发明,通过法律手段使发明者具有发明所有权,从而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利属于知识产权,专利制度为知识产权提供了独特的保护.美国授予的专利分三种类型:实用专利、设计专利和植物专利.实用专利将授予发现和发明新的制法、机器、制品或物质组成以及进行任何新颖而适用改进的人.设计专利授予对制造品进行新颖、独创和装饰性设计的人.植物专利授予发现或发明或无性培育任何独特新型植物的人,这些新植物包括利用变态植物培育的杂种和变种,以及在未开发地区发现的新植物.美国的第一项专利是在1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