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发端于巫术仪式中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愿望,形成于神话世界中不死的神和死而复活神的记录.其核心含义在于:超越死亡.这一原型经过置换变形反复出现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两个基本内涵:超越时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永恒;超越空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自由.  相似文献   

2.
导言: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和艺术文化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文学与文化之间深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它既要受到特定民族、特定时代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集中显现着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流向和文化心理内涵。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决不是一个弧立的存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阐释的超越性包括时代的超越和心灵的超越。时代的超越依赖于心灵的超越,心灵的超越也必然要落实到时代的超越上才有意义。而时代超越和心灵超越只有在文学阐释的文本超越中才能够实现。文本超越则依赖于阐释者对文本的深刻反思与对话。  相似文献   

4.
王希杰对中国修辞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修辞学研究与一般修辞学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超越阐释,重视原创,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独特的创新思维。从王希杰的修辞学研究的思想中可以得到宝贵的借鉴,以此推动、深化修辞学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5.
自卑与超越——沈从文创作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角度对沈从文的创作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实践进行阐释。认为正是沈从文在社会(主要是北京)遭到的拒绝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形成了初期的感伤/回忆创作模式;在摆脱自卑的重负和与城市搏斗的过程中,他创作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文学世界,并形成嘲讽/抒情创作模式;不经意间的成功使自己获得了自尊,达到了生命中的“高峰体验”,进而达到超越自卑的境界,于是,白描/写实创作模式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文化的时代,这样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对张炜创作的研究不仅是一种文学研究,文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审美的艺术,离开这一根基,文学就可以为其它的文化制品所取代。因此,张炜创作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恰恰是当代文学富有启示性的写作姿态,专著对于更加清晰地认识与领略张炜创作的文学审美无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愤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创作动力论,尽管历代学人对其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人在忧患、挫折中的情感激荡对学创作的特殊作用。“愤书”的哲学底蕴是人类的忧患意识和超越意识,作家以自己的大笔传达自身的忧患体验,超越自身苦难唤醒世人,使人的“类本质”得以感性显现,这个过程既是作家痛苦的过程,也是他得到审美自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杜娟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2):15-16,52
《红楼梦》的精神魅力是永恒的,大观园中的女儿花们永远开放在读者的心里。本文从大观园内外的灵与肉、女性世界与男性世界的阅读视角进行再一次解读,提取这永远的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9.
《易经》为宋代理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宋理学家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辟佛破老,创为新说。从北宋中期理学初创到南宋的一百多年里,理学家在运用《易经》的过程中,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渐趋深刻,《周易本义》是这一认识变化过程的反映。在这部著作中,朱熹恢复了《易经》的本来面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实事求是的可贵精神。无疑,《周易本义》是宋代理学成熟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0.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意境应该有新的阐述。首无从本质论角度就意境的理论和语言学渊源可以透视出意境的审美本质不仅是情景交融,主客体的统一,而且是一种“对现实回归的超越”。其次从创作论角度谈意境的创造必要注意取境和造境,而且要做到含蓄,境生象处。最后从鉴赏论的角度谈意境的审美实现有赖于欣赏者对作品的填补,领悟,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和“生命本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路径的选择。"化形"与"超越",或者自上而下的"下得去"与自下而上的"上得来",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其化形的表现为:从人民的梦化形为公民的梦,从国家梦化形为个体梦,从国家—国民的结构化形为国家—市民社会—公民的结构。其超越的过程是:个人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走向整体利益,国家超越各种特殊利益的羁绊与影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与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学史教学第一位的工作应落实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阐释上来。通常采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阐释作家作品,这方法包含相互关联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美学原则、历史原则和具体分析原则。在运用一种方法阐释文学文本时,还可吸取其它新方法的优长。  相似文献   

13.
赵玉 《现代语文》2006,(4):87-89
综观若干年来中学语教学中学作品解读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反映论,把学作品作为认识社会生活的教科书;实践论,把学作品当作具有感染力的社会教化的工具:人论,这是近几年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实施的,注重人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诵读中的体悟自然和人性的美。最后一种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它的巨大进步是从学的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回归,但是这种缺乏一定理论指导的诵读式体悟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审美经验和精神结构的扩展效度如何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们能怪中学语老师吗?原来用以指导阅读教学的狭隘反映论,功利化的理论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国古典学欣赏中的整体感悟式的诵读理论就自然介入,但其个体差异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很难整体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超越之美     
你是否听过老鹰痛苦地在悬崖上磨掉老喙,获得新生的故事?你可曾为鸟类之王直面蜕变的勇气而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15.
阐释是一种以获得承认、达成共识为目标且兼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时代共识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私人话语不断被公共理性裁定有效并接纳进入历史、产生影响的过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在不同时期历史确定性前提和共性问题阈基础上,较为充分地利用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提供之可能边界约束区间,具备了较强的阐释弹性,于较大公共理性范围内将其私人话语成功抬高为普遍性共识,尽管其阐释严格来讲并非一定“有效”(纯粹阐释学意义上),前提和内容也未必“真实”。作为基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思想理论活动,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历史发展共性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把握时代最新主题,并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赋予之可能边界约束范围内不断生发创新,以增加阐释弹性,拓展阐释版图,获得世界范围内更广大公共理性承认。  相似文献   

16.
结合修辞学、美学、文艺学等理论对新加坡当代女作家尤今作品中的比喻辞格进行分析。分别从喻体的选取、相似点的捕捉及结构形式规律几方面展开,并结合社会文化因素和主体因素,发掘尤今比喻的深层文化意建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6,(5):18-25
强制阐释是近年来张江先生提出的理论创见,指出了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弊病,其主要有四种基本特征即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和混乱的认识路径。针对强制阐释所带来的弊病,张江先生提出了本体阐释。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强制阐释和本体阐释都是一种符合论的文学阐释学,前者以符合文本为意义阐释出发点,后者以符合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为意义阐释出发点,两者都具有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零度阐释和过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中存在着零度阐释和过度阐释的矛盾,分析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内涵,概括出任意性原则的三种不同阐释,提出辩证看待任意性阐释中的零度和偏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山林 《现代语文》2004,(11):39-40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阐释"的意义是"叙述并解释"."阐释"还是一个文艺学术语,是指主体参加理解和体验的艺术解释活动.本文中使用的"阐释"与上述二种含义有一定联系,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课文内容(主要指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及解说,特别是对其主旨意蕴的挖掘.对于语文教材的阐释是对语文教材处理的首要环节,怎样阐释语文教材决定着语文教材使用的功能与作用,也就是说教材阐释与教材所起的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有关《回车驾言迈》之主旨、基调及题材,历来多有争议,使得还原本诗原意、解开本诗主旨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经过考察,“所遇无故物”之“故物”当训为“故人”,这是解读本诗的关键。回到汉末历史语境,在细致考察了“回车”“盛衰”“苦不早”“荣名”等关键词后,可以看到,《回车驾言迈》当是一首还乡题材的诗,描绘了还乡之际,诗人面对故友凋零而联想到肉体消灭的残酷问题,最后寄希望于追求不朽的(积极的)荣名而非可朽的肉体。还原历史,也可推论出王孝伯之所以赏爱《回车驾言迈》一诗,主要是此诗与其人生经历高度契合,故引起王孝伯之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