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传承与构建学校文化,创设与改造校园环境,着力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系统,并把"尊重文化"有机渗透到学生教育、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中,将其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以期构建文化育人的德育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驱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涵养与培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文化涵育。  相似文献   

3.
尊重学生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不应再是“以教定学”,而应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应成为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新的学校应该像一个“教育超市”。“超市”是商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超市”里,不仅售货员与顾客的距离拉近了,而且顾客有了更多、更直接的选择权。新的学校把学习者领进了原先是教育者独占的领地,所有教育资源“开架”展示,学习者在这里可以自由徜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育产…  相似文献   

4.
学校尊重学生人权是全社会尊重人权的基础。每一个人都要经过学校的培养,才能进入社会。学校尊重学生人权的行为将给学生思想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果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是不尊重人权的教育,那么在他走向社会以后,也必将会不尊重他人的人权。学校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体现对学生人权的尊重,在潜移默化中将尊重人权的理念传输给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建成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动力,而且还是其铸魂立心、强基固本的精神密码.作为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特有而鲜明的精神标识,蕴含着党的精神信仰,反映了党的精神特质,承载着党的精神谱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个层面,充分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积淀、内涵属性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6.
耿玲先 《时代教育》2007,(7Z):147-148
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现象一直非常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尊重学生是根本原因。因此,尊重学生是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本文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专门性教育活动,应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和依据,找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聚焦关注点,最终落实到落脚点,以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张勇 《教学与管理》2013,(27):27-29
文化即"人化",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培养什么样的学校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因而"和谐学校人"的培养无疑需要和谐的学校文化环境作为支撑。毋庸置疑,这种"和谐学校人"的培养顺应了和谐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我国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维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对学生的教育不像知识传授、不像道德说教、不像行政命令,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我校班主任很注重发掘、培植班级文化,传承学校精神文化积淀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及学校的培养学生目标,(有传统美德,有个性)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精神。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校园精神,是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环境因素,对浓郁学校的人文氛围、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促进人本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对强化人才培养意识、提高学校文化品味,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刊登两篇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从不同层面论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红色基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的丰厚滋养,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塑魂立心、固本培元的精神密码.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特鲜明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信仰,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的维度,认识把握红色基因的精神积淀、内涵属性和价值指向,系统阐...  相似文献   

11.
12.
13.
学校是因学生而存在,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因此,学校文化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去构建,应该让学生身在其中,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参与、体验、推动,形成有学生特点、又适合学生的文化。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所谓学校文化过于成人化,完全站在校长或教师的视角,从教育者的角度去构建,和当下教  相似文献   

14.
刘娟 《湖南教育》2007,(11):28-28
作为教师,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带来新的惊喜和超越.在一次课堂上,学生们的敢想、敢说、敢质疑,让我有了一番感悟.  相似文献   

15.
万广蓉 《职教论坛》2001,(10):28-28
尊重是人的内化言行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品质范畴。赞美是人对事物认同的态度,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也就是说,尊重与赞美都是人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心理状态即人格的言行化去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告诉我,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的品质:责任心强,热爱、尊重学生、知识面广、有特长、有才干,讲课清楚、方法好,辅导耐心,对学生实事求是,不偏向、温和、易接近。不欢迎以下品质的教师: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课拖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一直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尊重生命作为尊重人的思想根源,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审视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尊重生命的教育,是"为人而教育"的教育,不是"为教育而教育"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行为等,都应当从尊重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教育不仅是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的传递,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在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学校生成性文化和创新性文化的积淀。任何文化的延绵与繁荣,都要经过积淀、传承、创新。因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坚持科研引领、实践检验原则,走内涵发展、文化育  相似文献   

17.
李小卫  伍艺凭 《教师》2008,(19):56-57
学校作为一种环境,它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刻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环境的关系,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从物态、精神、制度和管理等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理念广泛深入于各行各业,妇孺皆知,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其意义在于本质上对人的尊重及天赋个体的灵性展现和开发,尤其学校其意义更是重大。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专职组织,其建设和发展少不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支持,而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就要加强学校各项建设。其中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部分,占有举足  相似文献   

19.
一、尊重学生个性,搭建发展平台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教师要努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努力营造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鄂汉东 《考试周刊》2013,(49):167-168
<正>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崛起于"众校之林"的核心要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我校践行了基于"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一、以制度文化创新建设为保障,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要创新"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学校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