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可以游过下水道并在地铁铁轨下生存,老鼠已经很有名了。但是,现在老鼠可以声称它们有一项更高级的才能:自我认知。这不是认知论,但是发表在3月8日出版的《现代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些第一手的证据,可以证明:老鼠知道它们自己知识的限度——这是一种过去一直被认为只有最聪明的动物才有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四十年,“自然的”“自然性”“自然认知”此类表述频繁出现在认知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用于刻画某些文化现象和认知类型的自然性特征,尤其在宗教认知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文化与认知以及科学的认知科学研究中为甚。其中,自然认知被认为是一种运行快速、自动化的、非反思的、不受意志控制、认知负荷小的认知机制,在解释文化的自然性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收集并分析学者对“自然”一词的用法可以发现,自然认知实则可细分为四种类型。目前学界将自然认知的四种类型混为一谈,忽略了它们的形成过程和本质差异,使得借助于自然认知解释文化现象和认知机制的自然性显得不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有位英国人阿瑟·德里克因有几百件想人菲菲的发明而闻名。他曾提出用管道从极地输送雪球来灌溉沙漠,还发明了带翅膀和带脚的高尔夫球。一项编号为88611的美国专利是约瑟夫·巴里德申请的,他设计了一个消灭老鼠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给被诱来的老鼠的脖子套上一副带铃挡的项囵。据说,当这只老鼠逃回窝中之后,就可以把它的“家属”和邻居吓得四处逃窜,达到灭鼠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太复杂了,实际效果也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妙。还有人发明过一种新式马车,拉车的马不在车前而在车里,马跑动时将踏动传送皮带,…  相似文献   

4.
简述范畴化及认知模型——以认知的视角看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俊 《科教文汇》2008,(16):167-167
我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会把它们按照我们理解的范畴来归类。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妊然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本文将对范畴化这一基本认知过程及其理论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5.
在继研发昆虫间谍后,美国又开始计划将老鼠和鲨鱼培养成优秀的“特工”。近期,美国成功研制出搭载电池驱动装备并能被遥控的老鼠间谍。经过训练之后,它们可以闻出某种特定的气味——比如人体或者炸药的气味,从而找出人质或者炸弹的所在地。这些老鼠间谍的行为是由植人其大脑的电极直接控制的。此外,它们身上还安装有摄像机,可以将图形传给控制人员。但老鼠间谍也有缺点:尽管它们体型足够大、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西班牙马德里国家肿瘤研究中心、马德里大学、巴伦西亚大学和巴伦西亚天主教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显示.有两种人们已知其具有防止癌症功能的基因。当其水平提高时,还可延缓衰老。该研究小组负责人称,科学家们已知.抗肿瘤蛋白质P53(也称Trp53)及它的一种调节物ARF,参与了阻止和消除细胞损伤的过程。但新的研究证实,这两种基因活动的增加.还产生了“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它们的功能已经不限于抵抗癌症了。在对进行基因控制的老鼠进行的试验中发现,这两种蛋白质水平的增长不但可以消灭癌肿瘤.还可以延缓衰老。试验证实.使用了较大剂量的这两种基因的老鼠,比其它老鼠的期望寿命更长。考虑到罹患癌症和衰老这两个进程均与细胞受损累积有关,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7.
也许,你曾经诧异过,为什么我们人类每只手是5个手指,每只脚也不多不少是5个脚趾,而不是6个或者7个呢?为此,科学家通过对长有多余脚趾的老鼠的观察试验,声称他们已经洞悉了其中的奥秘。他们指出,其实5个指头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动物长有更多的脚趾,那么它们肢体别的部位的骨骼会因此变形,使其不能正常行走或奔跑,严重影响其捕食和逃避天敌的能力。 在英国一个老鼠染色体研究中心,从事异常老鼠研究的科学家发现:如果动物长有5个以上的指头,它们的手掌或脚掌就会被迫长成弧形,以适应这些多出来的手指或脚趾。而多出来的指头顶部也会扭曲变形,影响动物的灵活性和步法,以至于它们不能很好地行走或奔跑,而这一变化对动物捕食及逃跑的能力产生了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生存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的进化都沿袭着每肢长5个指头这条道儿。 科学家发现,老鼠多余的脚趾会压迫其肢体骨骼,迫使其成弓形生长而不是直线生长,因此那些有着5个以上脚趾的动物,根本无法让它们的脚在地面上踩平。因为弯曲的腿骨,动物只能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勉强对付着行走,它们甚至是在用脚踝走路!科学家还发现,动物的脚趾越多,其灵活性就越差。在他们的试验中,有一只...  相似文献   

8.
问: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我了解到很多动物有剧毒,比如澳大利亚有一种毒蛇,一次袭击能释放很多毒液,可以杀死25万只老鼠或者100人。它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浪费,为什么不能节约点呢? 答:的确,澳大利亚北部产的一种毒蛇在袭击中能释放110毫克毒液,足以杀死25万只老鼠或者  相似文献   

9.
说到老鼠,人们总是想到它们偷吃食物、毁坏农作物、甚至传染疾病等种种恶习。"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十足地道破了人类对于鼠类的深恶痛绝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鼠类全都有害,有一些鼠类极有经济价值,如松鼠的皮毛就可以做成皮革制品。如果你到大学的医学院、生物学院或是一些研究所去看一看的话,还会发现无数的老鼠充当着实验动物的角色,可以说,现代人类征服疾病的每一个新进展、在生物研究上的众多新突破,都有这些老鼠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凭良心说,老鼠其实很伟大。老鼠所属的啮齿类动物从生命力和进化的角度来看更…  相似文献   

10.
秋水 《百科知识》2010,(16):17-19
庄子曾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把这个概念用于大象和老鼠也是适用的。大象的体重有几吨,老鼠的体重才几十克,它们之间的差异达10万倍;大象可以活100年,而老鼠只能活2年,它们之间的差异是50倍。从这个意义来看,大象与老鼠的大与小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这也是进化中的大与小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可能由细菌感染引发,而不是过度饮食、锻炼太少或者是遗传因素。研究人员将与肥胖有关的人类细菌喂给老鼠,将它们的体重增加,并与没有喂细菌的老鼠进行比较。尽管后者被喂食高脂肪食物并被阻止锻炼,却没有出现肥胖症状。这一研究还引出了另外的问  相似文献   

12.
喂养数百万只用于转基因的老鼠,在它们身上复制出人类主要疾病,找到治疗方法。科学家发现,老鼠的基因99%都和人类相近,它们的胚胎发育、所患疾病的类型也与人类大同小异,老鼠甚至也会和人一样因压力而紧张。近日科学家开始实施一项耗资高达1亿英镑的欧盟计划,利用这笔资金,科学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4,(7):62-63
科学家培养了人工养殖牙齿,把它们像珍珠一样播种在老鼠的肠内。随着组织工程学和干细胞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技术有望被应用于牙科临床。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9,(1):12-13
瑞典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容易诱发老年痴呆症。他们在用脂肪、糖和胆固醇含量丰富的快餐食品喂食老鼠9个月后发现,其脑中出现了类似老年痴呆症患者脑部的Tau蛋白纤维状缠结情况。这种蛋白纤维状缠结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典型的病理特征之一,会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透过身体现象学这个视角,可以发现认知科学中的计算主义、符号主义、表征主义、认知主义等等思想有一个共同的实质,即在考虑认知活动或智能活动时,以表征为核心,而忽视身体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所以这些思想可被统称为无身认知。另外,在无身认知背后有三个未经检验的哲学假设,而它们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无身认知应该被具身认知取代。  相似文献   

16.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对这个问题一直困惑不解。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猫一旦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变成夜晚里的“瞎猫”。  相似文献   

17.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背景下,培养创业者的适应能力是促进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提升创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围绕创业者认知适应能力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对6位创业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揭示了认知适应能力各维度在创业情境下的具体内涵、自我发展机制和相互影响过程。案例分析发现,认知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各个维度在自我进化的同时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创业者的认知适应能力。本文拓展了认知适应能力形成机制的框架,更为细致地回答了创业者如何培养认知适应能力这一关键问题,弥补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同时,通过关注微观复杂适应系统的内部逻辑,从个体认知层面丰富了创业微观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推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微观研究领域的应用,对于解释更高层次的企业行为发挥了奠基性作用。此外,研究结论也可以为创业者和创业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认知心理学、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Sperp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认知环境的概念,把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分为三种: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本文进而将认知语境结合并运用到翻译这一重要的语言交际认知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之中,阐释了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挖掘文化内涵、逻辑推理和推导暗含三项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论司法认知     
司法认知是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对于确定举证责任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本文研究了司法认知的概念、范围和效力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任龙波 《内江科技》2007,28(8):7-7,9
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问题是国外研究比较多的问题,但是至今仍有许多具体问题和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反身代词用法的认知基础;提出了反身代词"自己"回指确认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