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长青草     
童年时看电影《草原雄鹰》、《天山上的红花》,对那苍苍茫茫的大草原有一种似曾相识朦朦胧胧的亲近之感。 中学时,一位老师问我:“你将来想去哪儿?” “去草原。” 中学毕业,我去了内蒙古兵团。再见那位老师的,他提起:“你曾说要去草原,没想到真的去了。” “真的吗?”说过的话可以忘却,但对那绵绵芳草的喜爱却是真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归纳法”释疑》疑未尽青海省刚察县刚察中学马孝芳读了本刊1997年第1—2合期上杨会军、郭树芬两位老师的《“数学归纳法”释疑》一文(下称杨文),深感两位老师能将这一重要解题方法中的某些疑虑公开作答实在难得.但读后总觉意犹未尽,还有一些话要说.首...  相似文献   

3.
张立华 《江苏教育》2004,(12B):16-16
拜读了两位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9B)“争鸣”栏目中的章《好课拒绝“彩排”》,我也就“好课”生发出了一些思考,既是“争鸣”,就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我想说就说了。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一种感性思维。在教学中,举例子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我们自然教学中教师举例子时,必须要注意到,有时列举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点的例子,对学生探索新知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力》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这一知识,她列举了这样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一是用手指按压海绵,一是手握环形的橡皮握力器。她所举的这两个例子,就其单个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是很好的,但如果同时把这两个例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来总结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  相似文献   

5.
一是引导“反思”法。这是一种引导学生站在某种思想认识的反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比如高一的《内蒙访古》一文,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一段最古的长城”时,就曾借该部分第二段中“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等语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自己新的认识。经过讨论,老师与同学之间达成了共识:草原面积缩小,土地植被减少是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这种引发学生反思性探讨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凡事“质疑”的习惯,学…  相似文献   

6.
学习数学时,人们总喜欢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作比喻,帮助形成数学概念.在学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时,有位老师联系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在《西安大追捕》这部电视剧中,一个血债累累的杀人犯为逃避警方的追捕,躲在贩毒同伙家的阳台上试枪,准备杀害追捕他的警察。  相似文献   

7.
先讲两个课例:一个是最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的: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在外地借班上课,讲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快结束时问学生:“喜欢这篇文课文吗?”多数学生说喜欢,但有一生站起来说不喜欢。李老师在表明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的观点后,马上给予后一位同学以肯定,并要他讲讲不喜欢的理由,还高度赞扬他敢于对大多数人说“不”。另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大多数回答说是“水”,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春天”,老师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这两个课例,…  相似文献   

8.
岳宗英 《小学生》2010,(8):37-37
在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书上没有注释,许多老师都读成shung,我个人认为应该读chdng。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杂志2005年第3期上刊登了周初霞、斯玲莉两位老师撰写的《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易错题剖析》一文,笔者阅读后感觉选题新颖、精当,只是题2有些欠妥,想与两位老师商榷。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草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个片断: 师: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这一课第二段的第三句说:“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既然分两次写“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为什么不一次写“三百里之内全是草原”?这样,文章会精练得多,在作文中您不是要我们不要写哆嗦话吗?  相似文献   

11.
诗意的白色     
徐斌 《新作文》2004,(2):42-42
白云是美的。譬如《牧歌》:“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撒着那羊群。”羊群在如茵的草原上忽聚忽散.时静时动,一如朵朵白云,当然也是美的。譬如刘海粟先生自撰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虽没言明云的颜色,但我相信自由卷舒的云一定是白色的;如果气节有颜色,我相信能够“宠辱不惊”的气节一定也是白色的。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1999年第3期《教师博览》上读到《老师,请您走下讲台》一文,该文指出“教师的去留由学生决定,四川一中学开学生炒教师先例”。事件的主要经过为:1998年9月,四川省某重点中学高三(7)班学生在开课不到两周内“炒”了三位英语老师。被“炒”的第一位老师,全班同学公认其“很负责很辛苦”,“只是教学方法不太适应学生的要求”;第二位是“当地教育界很有名气”的教师,但她显然没有考虑到该班学生成绩的参差不齐,“全班同学怀着惋惜的心情,婉拒了这位老师”;第三位老师,让两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故意不用教材上的A答案,而用了同样正确的B答案,老师判定为错误,这位老师也兵败7斑。  相似文献   

13.
一、综合《事事关心》、《谈读书》二文编写一个“怎样读书”的提纲;综合《关于写文章》《散文重要》二文编写一个“关于写作”的提纲。编写要求:把例子附在有关的纲要下面;原文没有例子的,自己可适当补上例子;在班级或小组里按照提纲宣讲并互相评沦。二、老舍在《散文重要》中说:“每逢老师出题叫学生作文,我便紧张地端起架子,不管老师出  相似文献   

14.
邓建明 《云南教育》2006,(11S):46-46
由于工作的关系,得以接触一些教师的稿件。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班级管理中“冷处理”的做法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读了《山东教育科研》 2001年第一期,“精论集锦”栏目中《偶然中的必然》一文,文中所阐述的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文中说,“魏书生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语文老师因故未给学生上课,每逢上语文课,他的两个班就由另一位教师在课前交代一个学习任务,然后再回自己班上课,学生于是就自己学习。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一比较,这两个班的语文学习成绩远远超过了有老师上课的班级”还说,“邹平县的一处初中又传来一件与魏老师讲的相似的事,一位老师因病不能上课,学校实在找不到代课的老师,只好也由平行班的老师课前交代几句,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第5期《中学语文》(上半月)刊出了陈艳老师的《“迷花倚石忽已暝”注释质疑》一文。文章认为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迷花倚石忽已瞑”一句的解释值得商榷,并认为应将“忽”字释为“忽然”,将“暝”字释为“昏暗、昏黑”。笔者认为教材注释“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晚了”并没有错误.陈老师的说法值得商榷。“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梦中,诗  相似文献   

17.
记得6月中旬,有两位见习生来听我的课,我上的是《统计》。听完后,其中一位问我:“老师,你说对学生应该凶一点还是松一点?”另外一位补充说:“我们老师说的,去实习的时候,对学生要凶一点,否则管不住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载王国强老师的《何妨泄露“天机”》一文,读了很受启发。王老师例举了在一个数学游戏教学中,运用事先指点———“泄露天机”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暂时困难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本人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就以王老师文中的例子说开去。一、“天机”的表达本身应该准确王老师的原题是:先由一个学生想好一个三位数,然后请这个学生将这个三位数乘以27,再乘以37,把乘得的积报出来,再根据所得的积说出原来的三位数。王老师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把积的前…  相似文献   

19.
朱谦祥 《教育艺术》2005,(11):42-43
3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湖北省武钢九中李永高老师的《质疑推门听课》一文,在读者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少读了该文的老师,都发表了这样那样的看法。3月22日,《中国教育报》又刊发了两位校长的文章:《“推门听课”何错之有?》与《还是敲门听课好》,以回应李永高老师的文章。读了这三篇文章,我也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两个课例,我组老师十分敬佩二位老师的探索精神,他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具体做法也能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现把我们的一些想法整理出来,就教于二位老师及广大同仁。一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不可能是漫无边际的。一篇课文,随它是什么样的美文,值得“对话”的主要内容就那么几点。每一节课,老师想和学生交流的内容心中应是有“数”的,答案也是明确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就是要围绕这几个“点”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我们强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