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责任”是指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显然,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范围、从不同的意义上承担多重责任,小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大到国家责任、社会责任,行业上从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各种各样的责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对“一般侵权行为”做出了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该法第七条是对“特殊侵权行为”的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还是应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论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的惟一目的 ,企业必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实现长期的利润最大化是相协调的  相似文献   

4.
杨军  杨泽  丛建辉  张雅茜 《资源科学》2022,44(9):1745-1758
省域碳排放责任标准界定是“双碳”目标下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方案对最终产品消费者的责任和收益关系考虑不足,亟需进行优化以提升碳责任界定的公平合理性。本文构建FULL-MRIO双边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衡量碳排放转移责任,同时以贸易“剩余”的变化衡量因碳排放所获收益,并立足行业层面细化共担责任系数,提出了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下“谁获益谁担责”的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优化方案。结果发现:(1)省域共担责任系数由省域各行业贸易隐含碳规模、特征及获益共同决定,在39.98%~60.02%之间,相较于“均等分配法”等共担系数更具合理性;(2)基于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的共担碳排放责任体系,多数省份碳排放责任介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之间,北京、天津等最终需求较高省份相较于生产侧碳排放和其他共担责任方案所承担的碳排放大幅上升,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型省份碳责任显著下降;(3)依据本文计算的共担责任可为省域间碳补偿关系确立新的方案,在该方案下内蒙古、山西等省份被补偿规模较大,这区别于直接碳排放量大但隐含碳排放量多的资源型省份需要为其他省份提供碳补偿的方案,在政策层面更具公...  相似文献   

5.
张贤平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253-254,256
作为传播信息的广告,应该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但不能将广告的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对立起来。本文在这一立论的基础上具体重新界定了广告的社会责任,分析了广告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提出增强广告社会责任感应强化的“五个基本途径和牢记两个肩负”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的与生俱来的属性。国有企业背负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其社会责任履行既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社会责任具有内生性。本文首先基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剖析了国企社会责任内生性内涵,认为国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统筹兼顾,同时考虑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然后将国企社会责任驱动力来源分为企业发展愿景和履责使命两个层面,发展愿景体现在长期目标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实现企业和社会间“双赢”;履责使命体现在国企受企业性质和政治地位影响,在国家监管下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间“互利”。基于内生性视角,结合三重底线原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国企社会责任系统间结构和联系动态模型。通过分析2016-2022年间七家代表性央企的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发展能力变化,衡量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责任贡献与损失,探究驱动不同类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下的国企由于性质和业务不同,对社会责任履行各有侧重,存在差异化的社会责任实现模式。基于研究分析提出:按照不同途径进行分类改革,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化为国企转型发展的基础构成,有利于推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愿景与使命相统一,提高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帮助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升级。  相似文献   

7.
科技伦理责任的主体系统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及其它决策者、社会公众等。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包括职业伦理责任和社会伦理责任两个层面,其社会伦理责任在于预见、通告、建议,政府及其它决策者的伦理责任是预防、保障、决策,社会公众应承担关注、了解、参与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社会中的环保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显出来,责任的大小、多少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否。通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环保中的体现与承担,在理论和实施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雾霾危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环境问题。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结合雾霾治理的实践,创新雾霾环境责任立法,是应对雾霾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创新选择主要是:一是理念创新。抛弃传统环境责任旧观念而选择现代环境责新理念,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指导整个雾霾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原则创新。运用现代环境责任理论创新雾霾立法原则,实行和遵循"整体主义与风险预防"两者并行的双重原则。三是承担双重责任。创新后的雾霾防治立法与实施必须坚持和贯穿"预期责任与过去责任"两者并重的双重责任。四是构建雾霾环境责任新体系。创新后的雾霾环境责任新体系是由原则性责任、专门性责任、评价性责任、相关性责任等一系列责任有机构成的一个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姚青  陈荣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8):192-19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就要承担“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责任。本文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因,并针对性 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庄莹  买生 《科研管理》2021,42(11):118-12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非国有资本参与对国企产生治理效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性决策行为,那么国企“使命必然”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会因此产生影响。本文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探究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国企混改动态股权结构变化,包括多样性、深入度、制衡度以及控制权转移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机制检验发现,国企混改不仅可通过减负效应,即缓解国企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还可通过治理效应监督约束管理层为获隐性福利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行为。此外,基于控制层级与治理环境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较高、政府放权意愿较强地区,治理环境较好从而能够强化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国企混改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体表现在员工、供应链以及环境责任,并最终有效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向价值效应,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国企混改应注重股权结构“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治理效能,明确国企社会责任本质,促使国企提升绩效的同时,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宇 《现代情报》2010,30(11):159-161
文章探析了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含义,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图书馆的现状以及工作实际,阐述了时代赋予图书馆的新的历史使命,并就如何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张秀敏  姚建明 《软科学》2006,20(6):129-132
鉴于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扩展的各方需求与股东责任,提出整合各种相互关联的报告事项,构建企业报告责任的概念参考框架,形成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公司治理以及潜在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价值创造的概念连续统一体。基于这种一体化的观点,着重梳理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和股东价值创造标准的颁布情况与强制报告要求。同时探讨了该概念体系里从协同到执行的过程中企业的各类报告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李莉  舒菲 《学会》2013,(1):9-16
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呈现。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复合性的社会责任,它包含了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行业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在社会现实中,非营利组织由于价值失范导致了对利益相关者责任失衡,由于目标失范导致了行业责任与行业使命偏离;由于行为失范导致社会公益责任倒置。对此,需要建立良好的自律机制,奠定其社会责任的发育基础;需要建立规范的行业互律机制,推进非营利组织行业使命的勇于担当;还要加强外部的他律方式,形成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的正向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疏礼兵 《软科学》2012,26(8):118-122
从需要满足视角出发,基于22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身生存和发展、获取社会权力、以及企业家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同需要满足的结果。提升企业家地位、关注社会价值、争取政府支持、集聚优秀人才、规避发展风险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机的五个因子构面,分别满足了企业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国家强盛的基本保障,是大学教育与科研取得质的飞跃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的社会责任感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灵魂工程,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智慧与创新责任的基石,是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张洁梅  王昊 《科研管理》2022,43(8):90-9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社交媒体吸引顾客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顾客心理授权(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利益感知、情感感知、期望一致性)对参与意愿的作用机理,并由实证分析得出利益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感知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期望一致性通过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对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声誉在利益感知与选择权、知情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仅在情感感知与选择权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企业声誉在期望一致性与选择权、知情权、影响力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本研究拓展了顾客心理授权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到参与意愿的“黑箱”,并为虚拟企业社会责任共创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文献强调女性董事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但尚未明晰这种关系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其情境因素。本文从社会角色理论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理论出发,强调外部情境是影响女性董事对企业社会责任作用的关键因素。对中国民营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整体上女性董事参与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但这一作用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和组织场域。当性别不平等程度较低时,女性董事参与表现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而当性别不平等程度较高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该促进作用在家族企业情境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女性关键董事,女性非关键董事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深化了女性参与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关系的讨论,表明社会性别偏见仍是限制当前中国“她力量”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对女性领导特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