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岩  龙耀  李娟 《教学研究》2007,(2):111-115
外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按照语言教育的独特规律,中国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有许多独特优势,品牌经营有很好的前景.但是,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严重阻碍了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国外语教育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按照语言教育的独特规律,中国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有许多独特优势,品牌经营有很好的前景.但是,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严重阻碍了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国外语教育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一东盟架构下,中国西南地区外语人才需求有新特点。按照语言教育的特殊规律,中国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品牌经营有很好的前景。但是,要实施品牌战略,需要克服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障碍,需实行以自愿学习外语为基础的外语选修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雪岩  周建新  龙耀 《高教论坛》2006,(1):18-20,24
本文尊重语言教育的特殊规律,分析了中国边疆地区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独特优势,并对其品牌经营进行了构想,最后分析了品牌战略的制度性障碍,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类语言从无到有。从多到少,到最后可能走向统一,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是代表经济强势、文化强势的语言战胜代表经济弱势、文化弱势的语言。在人类语言竞争性发展中,英语未必是最后的胜利者,汉语也未必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对语言发展进行制度调适,必须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必须保障各个民族的语言权利。马克思主义主张各个民族的语言完全平等,反对强迫一个民族学习、使用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将美利坚民族的语言置于全体中华民族儿女的必修必考之地位,使中华民族儿女在中国土地上的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等权利竟然受制于美利坚民族等其他民族的语言,这一制度值得反思,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东盟国家语言与中国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民族语言的关系,结合在中国———东盟架构下中国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指出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特别是给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带来的弊端,最后对外语教育制度提出了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必须走品牌战略之道路,为此,必须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来支持。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而西方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分专业高考制度,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专业品牌发展,也能避免西方自主招生制度的国情陷阱。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中国外语教育制度的历史,指出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弊端,并从逻辑学、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外语教育制度提出了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0.
“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更加紧密。东盟多语种、多文化的语言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独尊英语的外语教育发出了挑战;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中小学外语教育应遵循师生家长的意愿、大脑语言学习规律,整合语言学习环境、多语种师资等有利条件,实行多语种、多文化的外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二十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如今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都存在明显的不舍理性,亟须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修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外语专业学生还必须学习、考试第二外语;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由于具有以上的必修性特点,笔者在此将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称为“外语必修制度”。一、外语必修制度的弊端1.消耗了国民太多的时间、精力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学外语?这虽…  相似文献   

14.
近期观点     
理性重构中国外语教育制度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已经不符合目前的时代要求,急需改革。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条改革思路。自愿化。一个人学不学外语,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让不愿进行外语投资、没有外语学能的人解放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从社会学、法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分析,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急需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并在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急需改革.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过渡语言的内部构成,通过分析和论证认为:在外语的学习中学习者产生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过渡语言,而过渡语言的构成决定了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产生错误、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才能使过渡语言不断接近目标语并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中国现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尽量让学生少犯错误,这违背了过渡语言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认知意识就是对“认识的心理过程”的认识。语言是人性的,语言是认知的,语言教育就是关于语言内部认知心理科学的教育。在语言工具意识根深蒂固的今天,文章提出,外语教育应该注重认知意识的培养,教育重点应该落在探索语言心理科学规律,然后用规律来指引语言实践。这才是学习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高职外语教育肩负着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双重任务。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赋予高职外语教育的使命。然而,当前高职外语教育却存在着教学体系设计功利化明显、外语教师文化底蕴不足、教材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缺位、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文化教学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实施“三教”改革,探索提升高职外语教育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