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GIS的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粲  曹洁  林隆超  刘焕彬  张海波 《资源科学》2013,35(12):2501-250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采用山东省1983-2012年气象站的气象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参照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标准,对山东省各地区实际地形下分辨率为1km×1km的旅游舒适度进行精细化估算与评价。结果显示:①山东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分布秋冬主要受纬度效应和地形共同影响,春夏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地形共同影响;②各季代表月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全省绝大多数地区气候舒适,非常适宜旅游活动;冬季大部分地区舒适度等级为-1级,仍较为适宜旅游;夏季气候较适宜旅游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山东半岛局部沿海地区;③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为8~9个月,气候舒适期较长的地区分布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鲁中山区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47  
刘清春  王铮  许世远 《资源科学》2007,29(1):133-141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本文选取了人生气候舒适指数来衡量城市旅游气候的舒适性,该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首先,计算了全国44个城市的人生气候舒适指数以及偏离度,分析了旅游气候舒适期,发现其中19个城市舒适气候期是5个月,舒适期过短或者过长的城市都较少。按照舒适期的长短以及舒适月分布的连续性,将舒适期分为3类2型。其次,从季节上看,春秋季节特别是4月、10月,除热带地区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都较适宜。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热偏,以海口气候偏离度最大,丽江、昆明、拉萨等气候都相对比较适宜,可以成为人们避暑的选择地;而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发生冷偏,以哈尔滨气候偏离度最大,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的城市人生气候感觉舒适。最后,为评价各城市的气候综合状况,利用各人生气候指数偏离度,通过Kohonen神经网络方法,将44个城市分成5类。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旅游气候舒适性与气候风险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康  孙根年  冯庆  罗正文 《资源科学》2014,36(11):2327-2336
传统的旅游气候评价着眼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衣着指数的测定。忽略了高原气候的风险性,难以对高原旅游气候做出全面性的评价。本文引入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以青藏高原99座城市为样本,依据1980-2010年气候观测数据,分析各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结论如下:1海拔是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拔增加,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减小,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的舒适性高、紫外辐射的风险性大、高原反应的风险小,冬季相反,春秋两季属于过渡性季节;3空间上,受青藏高原的地形影响,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马蹄状"分布和"阶梯式"递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舒适性与风险性进行二维矩阵组合分析,划分为6种类型区。本研究为游客适时、适地进藏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海口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马丽君  孙根年  李玲芬  王敏 《资源科学》2008,30(11):1754-1759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旅游气候的舒适性及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本文利用近30年气候资料,对海口市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时段分布;结合近3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计算了客流量月指数并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在对气候舒适度与若干虚拟因子数值化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① 入境游客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1.3253%;②国内旅游不仅受气候舒适性影响,还受7月~8月暑假以及2月春节的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0200%。本项研究为海口市客流量年内变化预测、旅游地开发、景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洋  吴月  王乃昂  马宁 《资源科学》2013,35(4):831-838
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建立沙漠旅游气候舒适指数(DCI)模型,检验该模型后,对29个沙漠旅游发展潜力区的月度气候舒适指数进行计算.确定沙漠旅游活动“不适游因素”的阈值,并对各区4月-10月不适游天数进行统计,生成DCI修订值,再将修订后4月-10月气候舒适指数求和.得出如下结论:①11月至次年3月各沙漠区旅游气候舒适条件较差,气候舒适月份主要分布在4月-10月;②气温和风速是制约沙漠旅游开展的两个主要天气因素,不同地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③4月-10月DCI求和后,排在前四名的地区都是沙漠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④气候条件是沙漠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同沙漠区应有不同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栅格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唐焰  封志明  杨艳昭 《资源科学》2008,30(5):648-653
运用GIS技术,基于1km×1km栅格尺度,计算了中国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系统分析了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结果表明:①中国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大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整体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递减的趋势;②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东南部,舒适期长达12个月,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等高寒地区为全年气候不舒适区;气候舒适期超过半年(6个月)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3强;气候舒适期为12个月的地区,面积不足全国的1%;③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评价表明,气候适宜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3.14%,相应人口占98.22%,临界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各占14.06%和22.77%,而相应人口仅占1.62%和0.16%,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气候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7.
50年来东部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丽君  孙根年  谢越法  龙茂兴 《资源科学》2010,32(10):1955-1962
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对50年来东部5个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50年来各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明显,北方城市各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城市,纬度越高变化越大,纬度越低变化越小;②各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月-9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变化较小,1月、3月和10月-12月变化较大;③综合舒适指数以4月-5月、8月、10月和12月变化为最大,其它各月变化幅度较小,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形状变胖、谷变宽变深;④纬度较高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舒适期增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纬度较低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舒适期缩短,抑制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升温,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对我国旅游业的抑制作用将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市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界旅游业发达,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客流量年内变化较大,主要受气候舒适度的影响.本文结合近3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计算了客流量月指数并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利用1971年-2000年气候资料,对张家界市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时段分布;在对气候舒适度与若干虚拟因子数值化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①入境游客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1.7382%;②国内旅游不仅受气候舒适性影响,还受7月-8月暑假以及"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的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9297%.本项研究,为张家界市客流量年内变化预测、旅游地开发、景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唐山地区1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74-2019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唐山地区的总体气候条件,并计算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分析唐山地区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入春晚,入夏、秋正常,入冬早,秋季最短,春季次之,夏季较长,冬季最长。(2)冬季(11~3月)为气候不舒适;春季(4~5月)为气候不舒适到气候较舒适或气候舒适的过渡时期;夏季(6~8月)多为气候舒适,仅7月部分地区为气候较舒适;秋季(9~10月)为气候舒适到气候较舒适或不舒适的过渡期。(3)唐山地区总体舒适期为6个月,集中在5~10月,各地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较高,其中市区、玉田、丰润、丰南舒适期为5~6、8~9月,较舒适期为7、10月;遵化、迁西、滦南、迁安、滦州、曹妃甸舒适期为5~9月,较舒适期为10月;乐亭舒适期为6~9月,较舒适期为5月。这与唐山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四季入季时间和四季长度有关。不舒适期主要集中在冬半年,各地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较低,主要是气温偏低的缘故,可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来改变人体舒适度感受。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30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陕西省各地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陕北各地区旅游舒适期在5月~9月,关中各地区的旅游舒适期多在4月、5月、9月和10月,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不舒适期以榆林最长为4个月,以汉中和安康最短为0个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西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相当的差异,在南北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冬季南北差异性表现尤为突出,舒适指数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全省可以分为陕南、关中、陕北、秦岭4个旅游气候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避暑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  张永恒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6,38(12):2210-22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的逐渐加剧,避暑旅游已是当前夏季人们最迫切的旅游需求。本文以目前中国避暑旅游资源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避暑旅游基地建设的空间适宜性分布。研究采用UTCI通用热气候指数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对多元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加权求得避暑旅游基地综合舒适度指数,并对舒适度等级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构建以国家A级景区为核心区,周边服务产业为半径的一批产业要素链齐全、旅游环境舒适,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避暑旅游基地。研究表明:①中国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总体分布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周边地带和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的滨海地带和部分西南地区;②具体分布以中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滨海地区为避暑旅游基地第一大集中分布区;西南山地高原以贵阳、昆明等为核心点及周边依托区为避暑旅游基地的第二大集中分布区;东北山地平原以沈阳、吉林等周边地区可视为避暑旅游基地第三大集中区;西北中部地区以西宁,兰州为主要中心轴向南北两端发展的辐射地区为避暑旅游基地的第四大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西沙群岛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拥有8个主类,26个亚类及79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87%和50.97%;西沙群岛354个旅游资源单体中,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有2个,占总数的0.56%,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41个,占11.58%,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101个,占28.53%,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212个,占59.89%。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为:数量大,类型丰,高等级资源少。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区可分为宣德群岛旅游资源区和永乐群岛旅游资源区两个基本对等的区域。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优势表现在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环境优良;其劣势表现在高端旅游资源数量少、交通不便、环境容量小、 地缘关系复杂。西沙群岛是中国热带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最典型的分布区域,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悦铮  李鹏升  黄丹 《资源科学》2013,35(2):304-311
海岛旅游是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与规划海岛旅游资源有助于改善海岛旅游质量、提升海岛综合效益.目前,国内关于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在参考现有的国内外海岛旅游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综合性等准则,构建符合中国海岛特点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58个指标,从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三个方面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测量,同时给出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制定评分等级标准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使评价体系在海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具有可操作性.希冀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为我国海岛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任淑华  王胜  汪立 《科研管理》2011,32(4):136-142
舟山市是我国唯一由群岛组成的海上地级城市。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其独特的地理单元和景观,使海岛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分析旅游产业对舟山海岛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舟山海岛特色旅游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舟山海岛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主要来源于舟山旅游业的总收入。旅游产业已成为舟山海岛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广海  刘佳  万荣 《资源科学》2008,30(8):1155-1161
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从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海岛可持续保护的角度,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相衔接,构建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并引入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理论,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分结果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的区划标准,以制定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的区划方案。将青岛市海岛划分为旅游资源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根据区划方案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空间定位和评价分析,为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1981~2010年普洱市十个县(区)各站气象资料,分析得出舒适指数,用温湿指数(K)来衡量人体舒适度,指出舒适指数在15~20之间,多数人感到最舒适,超过25使人体感到不舒适。旅游气候的舒适性是气候要素综合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感应,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管理南海岛礁可宣示国家主权。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供给。研究先基于2006-2009年1 096幅QuikSCAT风场数据计算海面10m高度风功率密度,对南海岛礁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再根据风能廓线指数推算海面70m高度风功率密度,结合35景Landsat ETM+影像提取的干出礁礁坪估算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对南海岛礁风力发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等级为4-7级,能很好的应用于风力发电;②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在季节上呈“逐渐递增”趋势,春、夏季风功率密度较小,秋、冬季风功率密度较大;③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中,西沙群岛综合而言最高,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均为第三级别,南沙群岛大多为一、二级别;④东沙群岛的东沙岛、中沙群岛的黄岩岛、西沙群岛的华光礁、浪花礁、赵述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南海礁、日积礁、南华礁风电装机容量较高,可优先进行风力发电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