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人们往往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改革,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前参与及课后的迁移、延伸,这是人们对课堂意识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体现一种大教学观,把学生的课前参与、课后的迁移与延伸到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有具体实效的教学流程,这样,新的理念才能在课改中得以凸现。一、“课前参与”的提出让学生课前参与,首先解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学生读得不多,思考的时间也极少,…  相似文献   

2.
读懂学生的关键是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只有找准了学生“学”的现实起点,才能正确判断出教师“教”的实际起点。找准教学起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方法,在教学研究时一般采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访谈、问卷和上准备课等形式,因为调研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学生的现实起点,所以可以更有效地在学生的现实起点上进行教学预案设计。  相似文献   

3.
裴凤江 《考试周刊》2012,(40):47-48
"课前三分钟"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对辅助和推动语文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课前三分钟",论述了"课前三分钟"的特点和作用,并指出了开展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要想提高高考语文成绩,必须培养学生“熟悉”的陌生感。所谓“熟悉的”是说对高考试题有一种似曾见过的感觉;所谓“陌生感”是说学生其实并没有见过这种试题。总的说来,就是要使学生对高考试题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积淀,需要较长时间和艰苦努力才能培养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好方法。 第一,教师要尽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见多识广 办法是:教师根据近年高考试题所考的知识点和知识面,花大量时间去为学生查找、设计一些与之类似的知识识  相似文献   

5.
课前活动也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前准备,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1 自带物品让学生自带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不仅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可信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观察更多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以教学班为单位,在课前让学生宣读“学习誓词”(“誓词”内容由各教学班自行确定)。于是,  相似文献   

7.
张春华 《考试周刊》2011,(85):64-65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为《云房子》第二课时(苏教版第四册)。这是一次外校老师来借班上课的观摩教学活动。课堂上孩子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现摘录两个片断,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谈课前备课     
要上好课,就得备好课。备课包括学期前的备课与上课前的备课。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前备课谈几点体会。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备课时,应认真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安排专门时间"熟悉学生"是公开教学研讨活动的传统做法,它对完成教和学的基本任务、达成教和学的基本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这四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中,“说”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是人们叙述事物、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开场白引入,又以教师的总结语结束,学生的说话除了仅有的几次课堂提问外,几乎没有机会,即使有几位能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表达得也是含糊不清,词不达意,影响了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指导训练学生说话,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当务之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学生的说话训练,并根据初中三年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有计划…  相似文献   

11.
小学英语是低年级以听说为主,逐渐向中高年级读写过渡的阶段,其中英语口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中渗透英语口语教学?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三管齐下,提供了多个特色口语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口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因此,课程要求我们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课前“热身”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品德教学课前准备活动就是要教者着眼于现实世界、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内容、有能力进行的课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前介入品德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现在,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状态,即越熟悉的东西对它越写不清。尤其是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书读得越“多”越是如此。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目前最感头痛的“作文难”之一。为什么越熟的东西越写不熟呢?我认为:第一,由于对周围生活的太熟悉,就觉得太平常,心理学上就叫缺少感官刺激,于是就缺乏对每件事物的新奇感,也无从发现其特征;于是,真正写起来,对某件具体东西进行具体描写时便无从下手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一个注重沟通、强化交际的时代,学生们步入社会后,将面临着求职、竞聘、人际交往、谈判、公关等一系列交际活动,这些交际活动都是以口才为依托,没有口才,他们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课前演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教学的生命。要让学生立于课堂的正中央,教师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好的"课前交流"是教师轻松走进学生的绿色通道,也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通过"课前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下包袱,消除紧张,敞开心扉,身心放松地走进课堂。同时,还能及时有效地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可以这样说,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或“分析新知难点.进行适当的铺垫”,而后展开新知探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前感知新知、接触新知,并利用知识间的联系采用迁移或类推的方法,使新知不新.难点不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先复习铺垫、分散知识的难点,降低问题的可探索度,就可能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并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可能性。可是,知识的复习、回顾,又是  相似文献   

19.
谈“洗课”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骤: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大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前总是会比较充分地备课,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到教学内容、作业练习等认真设计,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新的课程标准要  相似文献   

20.
谈“说课”     
张现 《青海教育》2002,(9):12-12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各教学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说课”就是其中一项。“说课”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到底有哪些作用和意义,对此,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