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甘肃省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07—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去向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本文根据2007—2009年甘肃省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描述了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求职途径、求职投入以及就业期望,并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就业,皇帝的女儿也愁嫁。2006届北京地区毕业生达到18万,其中研究生4.4万人,而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增幅,求职竞争异常激烈。毕业研究生对于月薪的心理期望,从前几年的5000元左右,已经调整到如今的2000多元。研究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身边不争的事实,所以“掉价”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营销理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销不是赢利组织所独有的经营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具有明显的营销主体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营销理论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到许多非赢利的组织,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部分高校也在应用营销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都为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应用营销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8.
近年来,上海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构建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大了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力度,并不断简化手续。最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又发布了《关于引进非上海生源毕业研究生和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实施细则》,为非上海生源毕业研究生和优秀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开通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9.
200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51,50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230人,本科毕业生24,165人,专科毕业生25,113人。 相似文献
10.
11.
12.
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首批大学生毕业之年.面对毕业生人数多达212万,比上年净增67万的现实,就业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为了保证这届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国务院、教育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下发了专门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各高校的领导和就业工作部门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固然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高校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14.
伴随着高校连续十年的高速扩招、大学生就业政策和路径的转变,加之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展开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以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2000年,上海预计有高校毕业生47248人,其中研究生27886人,专科生12843人。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就业政策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进一步实施开放政策,高标准、重素质、构建人才高地,上海市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今年,宁夏大中专学校共有毕业生24148人,比去年增加1068人,增幅达12%。该区主要采取:一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重点项目计划。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程”,组建“宁夏大学生就业网络联盟”。三是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四是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咨询指导培训平台。五是提高能力、加强服务,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六是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和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予以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8.
2004届毕业生就业大潮尘埃落定,短短一个多月后金秋,“胜在2005”十省市百校校园招聘活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席卷而来,也吸引了许多2005届毕业生的眼球。在此次校园招聘活动中,主办方中国人才热线(www.JobsDB.com.cn)针对“你如何走出校门第一步”做了一个大型的网上调查,从收到的近8000份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回卷中随机抽取2000份进行统计,显示四成毕业生打算在2005年前与招聘单位接触、着手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与成因1、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困境。2007年全国567万的招生规模是1998年"扩招"前的5.25倍,净增了459万之多,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迅速增长和就业率的逐年下降。1999年44所教育部直属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