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料写议论文是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纵观1978年到1997年20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供料写议论文占70%以上。这种题型,最忌讳的是审题立意出现偏差。要避免出现立意偏差最重要的途径是认真审读所供材料和写作要求。所供材料和写作要求都或显或隐地体现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体现着最佳的立意角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2.
从命题角度,可以把议论文分为命题议论文与材料议论文两类。命题议论文无材料限制,只要拟定中心,驰骋笔端展开议论就行了。材料议论文又叫限制议论文,即要求写作者就规定的材料发表感想,加以评论,绝不能离开材料任意选点论述。短评,读后感等属于材料议论文的范畴。如何写好短评呢? 首先对材料要“熟”。所给的材料往往是我们切入写作的“由头”,也是我们写作中评议的依据。如果对材料不熟悉,就不能在写作中熟练使用和驾驭材料,甚至会犯不知所云的毛病。  相似文献   

3.
王占品 《成才之路》2012,(24):54-35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全国高考的主要作文题型,考场上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文体是议论文,把给材料议论文写好的关键是把"始发叙述"写好,而这正是现在广大考生写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教师要探讨材料作文"始发叙述"的写作,为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和广大考生写好材料作文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统一高考大作文的命题,改变了近此年来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体现了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命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所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是内容不十分连贯的事情梗概,需要考生较好地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形式之一。近年的试题统计表明,材料议论文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从一定意义看,写材料议论文的综合性更强,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如何写好材料议论文呢?关键还是要靠平时的练习,下面就我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常见应试给材料议论文写作的失误与对策山东省莱西五中王焕东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因其独具读写结合的优势而备受青睐。去年高考,又要求学生根据一首寓言诗写议论文。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16次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已有11次属于该类体裁(含读后感)。而今后借以考...  相似文献   

7.
“提供材料写议论文的立意”教案广东/张并教学课题:提供材料写议论文的立意教学目标:准确、全面地提炼中心论点教学方法:指导为主课时:45分钟导入课题:这节课学习的课题是提供材料写议论文的立意(板书)。提供材料写议论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常见的题型。写好这类...  相似文献   

8.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向,从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到1987年的给材料作文,写一篇简讯,写一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的短文,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个带有规律性的作文命题特点: 一、命题类型多样化。二、命题文体以议论文为主,兼实用文体。三、命题材料内容上以检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能力为目的,要求写有实际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学生初写议论文首先感到困难的是不会审题立意。尤其是命题议论文的审题立意。本文就专门谈谈命题议论文的审题立意的问题。命题作文是对写作能力进行测试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是我国传统的考试形式。写命题作文要紧紧抓住审题这一环,决不能一见题目就不假思索,提笔就写,而要对题目进行认真地分析,要抓住命题的中心词或词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读后感》模式训练及应用泾川一中鱼洪夫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材料,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后,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写心得和体会的一种文体,它属议论文的范畴,一般可以列入命题或给材料作文。写读后感看似容易,实际上要写好它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通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和各类成人自学考试作文命题,以给材料写议论文比较多见。给材料的议论文,即从给定的文字材料或图画中引出一个现实问题或哲学道理,进而展开议论的文章。有些老师和考生对这样的作文命题虽有认识,考前也有所准备,但考试中仍然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没有正确的思路和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次监考,通过对30名考生的作文分析和自己多年的写作体会,总结出关于给材料写议论文的三步思考,或许对正待冲刺的考生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考中,作文位置之“显赫”无其他题型能比,所以对作文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转轨,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比起记叙文的指导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要比通过材料链接生活揭示生活容易得多。二、议论文“有形”结构比“无形”的构思要浅显得多。三、整个初中生活的素材宝库给议论文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根据以上优势可见,在九年级中考复习的作文演练中,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乏教师作文指导的捷径。怎样指导学生们进行议论文写作,我觉得从材料中让学生提炼出深刻新颖的立意,是中考议论作文中取胜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到2009年,高考作文不断变化,全国卷稳中有变,稳在都是材料作文,变在2007年是漫画材料,2008年是现实材料,2009年是寓言材料。自主命题的省份,作文无论命题、话题、材料都紧扣考纲,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有的不限文体),这给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无形中指出了方向。因此,新旧交接的2010年高三作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现在(进入三年级)作文水准,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加强基础训练,又要加强记叙、议论两大文体的练习,注意材料的理解与命题。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要做好文体、素材、命题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的十六套高考作文题,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九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有三个省市(上海、湖北、福建)出的是材料作文,四个省市(北京、天津、重庆、辽宁)是命题作文。这就突破了几年来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题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除了题型的变化外,文体上的变化也是2005年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近些年高考作文的文体,不是“文体不限”就是“自选文体”,而2005年北京卷明确规定写议论文,湖南卷明确规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重庆卷的小作文则要求写说明文,这是1998年以来高考作文第一次限定体裁。文体要求的回归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  相似文献   

15.
今后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向与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降低了审题难度,淡化了文体意识,写作方式多样化。根据所提供的导语,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作文是近两年来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根据导语,考生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说明文。这种淡化文体旨在强调思想品质的命题,不但在形式上可以让考生不囿于一种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何谓"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7.
供材料议论文的开头段,不同于命题议论文的开头段。其明显特点是:对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一是要进行必要的复述。这是写作供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完成的质量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成败。但从学生习作及应试作文看,写开头段最易出现的毛病是:或照抄材料,拖沓冗长;或游离材料,高谈阔论,或撇开材料,另起炉灶;或感点众多,四面出击。凡此种种,使得苦心经营的文章黯然失色。其实,供料议论文的开头段,要求以精炼的语言复述材料,议论材料,亮出观点,显示文章的立意和走向。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供料议论文的开头段呢?  相似文献   

18.
供料议论文,目前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方式。它既考查写作能力,又考查阅读能力。本文试就三个方面作一点探讨。一、尊·炼·选尊,就是尊重材料。首先要认真读懂材料的内容,领悟内涵,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要细细琢磨关键句子和词语。另外,还要注意材料有没有引申义。这是写好供料议论文的关键一步。如果对材料不求甚解,浮  相似文献   

19.
教学对象:高二起始班学生教学课题:供料议论文的立意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材料意蕴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这节课学习的课题是供料议论文的立意(板书)。提供材料写议论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见题型。写好这类题型作文的关键一步是审题、立意。教育部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审题的要求是“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对于提供材料的议论文写作来说,只有全面地理解了材料,准确地把握了材料的内涵或寓意,才有可能提炼出适合材料的中心论点。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学会如何读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  相似文献   

20.
恢复高考20年来,议论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重点,其中又以提供材料写议论文居多,命题议论文只出现过三次,即1981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8年的《习惯》(除诗歌外也可写成记叙文)和1991年的《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已有7年没考命题议论文,所以今年也并不排除有考命题议论文的可能。先说命题议论文的审题。审题要准确、全面。命题议论文的题目大致有三种情况:(1)用词做题目。有时用它的本义,如《习惯》。有时用其引申义,如《人生处处有考场》中的“考场”是指“考验人的地方”。(2)用短语做题目。用的较多的是联合式短语,如《适度与失度》、《继承与创新》、《树木·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