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芬芳  谢新会  李彤 《科教文汇》2008,(17):145-145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建筑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数量越来越多。建筑业农民工的素质亟待提高。对建筑业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素质的主要途径,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获得与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2004年.我国农村有2.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仍然在以一定的数量在递增.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世贸组织后农贸市场的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的劳动力供给,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来看仍然较低。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介绍了四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当前四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四平市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西藏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农牧民就业创业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探究农牧民的创业就业条件以及在哪些行业具有创业就业的优势和劣势。西藏农牧民创业就业的总体情况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乡村劳动力比重较低,其中从事建筑业、其他非农行业的人员占大多数;农牧民自身创业能力素质一般,创业心理素质一般;在第一产业的生产领域创业很少。  相似文献   

6.
徐晓亮 《大众科技》2008,(12):216-218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盐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民就业观念落后,总体素质偏低,城镇化进程迟缓,政府对农民工管理的缺位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尽快实现农民工向工人阶级(市民)的深度转化,并完成他们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就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要从深化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提高城市农民工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来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阳  李延龄 《科技风》2014,(24):204-204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多。就业问题在我国成为了一个难题,想回避都回避不了。如果就业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有效地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把我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资源优势。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只有提高了农村整体的劳动力的素质、技能。才能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中去,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在我国目前存在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大多没有进行职业教育。致使农民工就业偏低、就业收入偏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培训,才能让广大农民尽快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形成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促进城市农村共同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文章基于我国农民工养老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民工聘用标准也水涨船高,因此大部分农民工渴望通过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并能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1.
从总体上讲,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占的比例较大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数量也较多。因此,试从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分布、产业分布、工资收入三个方面对就业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对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国未来社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高职教育在职业结构和产业的变化中,让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相互结合在一起,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突出,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高职院的资源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的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素质,已经变成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百万农民大培训“川军”品牌叫响全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民工潮”的主要源头。现有人口8700万,农业人口68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任务十分艰巨。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四川实际,以推进农民知识化为重点,以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百万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大伟 《科教文汇》2008,(25):212-21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我国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否能够顺利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全面实现小康……因此,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象。劳动者的家庭身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是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农业劳动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出现富余的状况由来已久,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其就业情况进行安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提出了独自的看法,对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如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不全面、农产品产销信息不畅通等,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措施,如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20.
田姝婷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B):70-70,87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