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深入贯彻,中考命题围绕生活的应用题也变得丰富起来。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化学要走向生活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面是笔者围绕衣食住行选编的中考试题,但愿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初三化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卷都是依据新课标命制的。总体来看,试卷结构、难度比较稳定,试题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立足基础、注重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  相似文献   

4.
分析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后不难发现,在课改新理念的引领下,中考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要求,新题型层出不穷,命题呈现出了新的走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卷都是依据新课标命制的.总体来看,试卷结构、难度比较稳定,试题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立足基础、注重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考查,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明启 《中学理科》2006,(5):29-34,47-48
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近年来的中考题中都加强了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范围非常广,作为中考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关化学题通常通过以下知识点表现:  相似文献   

7.
化学计算是中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虽然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化学计算题不应该是单纯的凭空设计的化学计算,其情境应该与化学分析、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尽可能从环境保护、生产生活、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展示化学计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的化学中考命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在着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地中考试题更多地和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化学在社会、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相关的中考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9.
“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等新课标的理念在近年中考化学试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突出表现为在试题中设置了大量的STS[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的缩写]试题.本文以2005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剖析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化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时时有化学、处处有化学,化学围绕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更多地关心身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解决一些身边的化学问题"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正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学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中考中出现大  相似文献   

11.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这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聚焦2013年哈尔滨市化学中考试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还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这对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意义重大。面对2013年10月份,哈尔滨的雾霾天气,让我们一起回顾几例与我们的生存环境相关的中考化学试题。  相似文献   

12.
试题是命题人与学生对话的工具、交流的中介。《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有关精神,对中考化学命题进行了改革,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试题突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化学、技术与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考查概念记忆的考题已不见踪影,试题的难度,特别是计算题的难度大大降低,试题的编制更加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展望2005年,中考化学命题将具备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应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联系实际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复杂的实际事物应适当简化.在《2004年中考命题指导丛书》的命题原则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素材与生产、生活及学生认知特点的联系,恰当反映物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和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命题,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标准的推出,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出现了一些层次性、结构性的转变。分析2004至2008年的遵义市中考化学试卷可以看出,试题更加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新课程理念。试题内容更加富于变化,灵活新颖,符合中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学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朱晓健 《考试周刊》2010,(22):192-192
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放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挑战时.能作出理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是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现实世界是化学知识的丰富源泉,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多从生活中“找”教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化学、“想”化学、“用”化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中处处用化学”,应当成为改革传统教学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以“汽车油箱”为素材编制中考综合题,不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养成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