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有一种基于历史感的时间意识 ,春秋二季最能使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秋来成为悲秋情绪 ,春至则为伤春情绪 ,但不论伤春也好 ,悲秋也罢 ,它们在内在情感上却是相通的 ,此时的“春”“秋”已非自然之春秋 ,而是人抒发悲情的对应物 ,是人生之“春” ,“秋” ,心理之“春”、“秋”了。  相似文献   

2.
宋玉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九辩》中用"悲哉"来表达秋的季节感,被誉为"千古悲秋之祖",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不仅如此,宋玉的"悲秋"思想也原原本本地传到日本,在日本文坛生根发芽开花,其影响在日本汉诗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刘瑞学 《文教资料》2009,(18):22-24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伤春"与"悲秋"一样是一个重要且源远流长的表现主题."女子伤春"在古诗词中数见不鲜,而李易安的词作在表现春天主题类型方面体现了更宽广的内涵,其表现模式极具代表性,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怀春与悲秋是文学的两大重要主题。然而,在文学上,人们对秋天的关心却较春天为迟,古人朴素的情趣最早是寄托于春天的。《诗经》里常见歌咏少女怀春之情的诗句,却少有悲秋之歌。《诗经》之前的典籍中更是罕见悲秋作品。源远流长的中国悲秋文学始于何时呢?日本学者藤野岩友在谈到《楚辞》对日本近江奈良朝文学的影响时认为:“中国的悲秋文学作品数量宏大,直接或间接地属于《九辩》体系,因此来自这些作品的影响,归根到底渊源于《楚辞》”①。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看到了中国悲秋文…  相似文献   

5.
论落花与伤惜春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和“伤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两种情结。以上两种情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落叶、落花的现象。本文考察由先秦截至宋有关落花的诗句,阐述了通过落花这个媒介所吟咏出来的伤春之情,是何时产生并扎根于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6.
“悲秋”和“伤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两种情结。以上两种情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落叶、落花的现象。本文考察由先秦截至宋有关落花的诗句,阐述了通过落花这个媒介所吟咏出来的伤春之情,是何时产生并扎根于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7.
宋玉开创的“悲秋”、“伤春”的文学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诗赋多危苦之词、哀怨之情,其对宋玉感伤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是非常显著和深刻的.因此,对两者的渊源关东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感伤主义文学传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宋玉的文学成就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是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和代表作家,享有"赋祖"与"赋圣"之誉.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高唐赋>中用"云雨"来表达性爱,"云雨"后来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意象.他的<大言赋><小言赋>是中国最早的游戏文学作品.他不但塑造了爱神与美神高唐神女,而且还塑造了超级美女东家之子,是中国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美的作家.他不仅描写了凡夫俗子、少男靓女的性挑逗与性放纵,而且还展示了帝王乃至神灵的性饥饿与性冲动,成为开启中国艳情文学的祖师.他的<高唐赋>对巫山的自然景观作了全面细致的描绘,是中国最早的山水文学.宋玉是中国文学独立和自觉的标志性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职业作家和纯文学作家.他与屈原并称"屈宋",同为中国文学之祖.  相似文献   

9.
“春女思,秋士悲。”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一个永恒的主题。秋风,也成为古代诗词文赋中常用的物象,但是,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古人很少直接以“秋风”称之,取而代之的是“西风”,如:  相似文献   

10.
春伤花残,秋悲叶落,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情绪,但悲秋伤春却不只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体现,更反映了自然移迁在人心底、在生命深处引起的震颤,反映了人与自然内在本质的联系。初唐诗人卢照邻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释疾文,悲夫》),具体地阐明了四季变化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 伤春,主要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惋。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便是这种情绪的典型体现,花落春尽,时光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可奈何的感喟便由此而生。唐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吟》)与欧阳修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与谁同”(《浪淘沙》),都是以花设喻,表现花开有时而青春不再、人生无常的隐忧与感伤。至于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异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摸鱼儿》),体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态,既有惜春,恋春之情,更有时光老去,壮志难酬的隐痛。 比起伤春,悲秋是一种更力沉痛深长的感情。郁达夫说:“有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杜甫的《秋兴八首》便是由眼前阴冷萧森  相似文献   

11.
“秋”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无疑是抒写无奈、伤感之情的最佳物象。本文试将以秋为主题的、成就较为突出的赋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同一景物,两种态度的比较,以及对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赋作艺术特点的梳理比较,以期对“悲秋”这一文人笔下常见之题做出更细致的理解,同时窥探历代文人不同的创作心态与心境。  相似文献   

12.
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主题,但也偶有美秋之作,一旦酿制,定是美酒。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和《长安秋望》就是美秋的佳酿名篇。  相似文献   

13.
孙长林 《文教资料》2005,(31):128-129
在众多的描绘秋的古典诗词中,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同样是秋,何来悲喜之别呢?其实,秋作为客观的存在之所以有悲喜之情,皆缘于诗人的悲喜之情。因此,秋只是成了诗人情感的外现。所以说,秋风秋雨总关情。下面,我们从“秋之悲”和“秋之喜”两大方面具体来感受秋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秋之悲悲秋,说白了,只是借秋景以抒悲情,借景抒情罢了。梳理悲秋之作,其悲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羁旅之思、离别之苦、年老之悲、身世之叹和失意之感。羁旅之思:秋季,天地空旷,凉风透衣。长期在外的游子,一…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文学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明显的重情倾向。但由于受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生命体验方式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在无形之中被导入了一种以悲情为主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抒写悲情的文学主题——叹逝。大致说来,它又可分为悲秋、闺怨、功业与身世之叹,以及怀古伤今等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龙吟:在古典诗词中,我们经常看到诗人伤春、悲秋、明志、诉衷肠,但他们所借的意象、所用的语言却多有不同。其中一些亦庄亦谐之作,却让忧思之心更加跃然纸上。诗法指津"寓庄于谐"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表达技巧。所谓"庄",是指庄重严肃的思想内容;所谓"谐",是指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诗人若能"寓庄于谐",寄严肃庄重的思想内容于诙谐风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于淼 《文教资料》2021,(1):20-22
本文将古代经典文赋《秋声赋》与现代名篇《秋天的况味》做比较阅读,从题旨、形式、意境三个维度比较两篇异同之处,分析如何在立意上超越史上悲秋之作,阐述两篇文章在形式上采用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段,最后却能形成相同浑成意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天堂不打烊     
一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看诗词鉴赏看得特别卖力。半夜突然醒来,脑海里也是一个个名字挥之不去。李太白、秦少游、柳三变、纳兰容若……他们总是伤春又悲秋,但他们爱恋的不是春光秋色,而是年年不期而至的情绪。或许只是习惯,在某个时刻去做某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雍寒清 《文教资料》2020,(1):26-27,38
宋玉是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他的赋体文学对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具有重要影响。辛词中伤春悲秋的主题、以文为词的句法及谐谑词均可在宋玉赋中找到古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究了中华古典诗词“和”与“柔”两个特质,以及产生的原因。在诗词内涵题材方面,崇尚“和”,和而不同,和谐互补。分论了家庭之和、天人合一之和、乐天安命之和、自我修养之和、典范唐诗之和,根源是“和”文化。在诗词情感心态方面,崇尚“柔”,温柔敦厚,以柔为美。分论了悲秋和伤春、乡愁、男作家之思妇婉约诗、柔性动植物、多泪,根源是民族心理。最后指出“和”与“柔”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朱淑真为宋代名家,纵观其诗词,有十之七八皆为咏春、伤春之作.本文拟从纵向少女、少妇时期的春景寓意和横向上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朱淑真笔下的少女时期的春象征着青春年华、美好岁月;而少妇时其作品转入更为深沉、成熟的阶段.春景还体现了她爱情上的心路历程,且梨花与海棠花以春日将尽、年华易逝的象征意频频出现在她的涉春的诗词中,予人以更深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