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论语》中的“於”字共出现182次,作动词用的只有3次,用作介词竟达179次之多,足见“於”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介词.《论语》中还有相当干介词“於”的用法的“乎”和“诸”、“焉”,共50多次,本文中对它们也一并讨论.介词“於”要和它所引介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以这个介词结构作为一个构件.才能在句子中起各种语法作用.这是“於”和其他介词固有的组合特点相同的地方.但是,好些介词引介的词语可以省略或隐去,而“於”引介的词语却不能省略或隐去,这是“於”和好些介词的组合情况不一样之处.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论语》中“师”字凡十六见,除表示“师旅”、人名、官名(典狱官)、“乐师”之外,尚有四例,向来均被认为,当训作今之“老师”.对此,笔者以为未然,故不揣疏漏,陈述管见,以就正于师友.第一例:“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以下只写篇名)这句话,历来人们都把它理解为:在实行“仁”的时候,即使是老师,我也不对他谦让.为什么不必谦让呢?朱熹的解释就很有代表性.他说:“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所争也,何逊之有.”但是,近人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这句话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钱氏说:“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已尤当率先不复让.”  相似文献   

3.
瓯语中的"把"字句有多种句式,"把"字句中的宾语、状语的位置也具有瓯语方言自身的特色,本文通过与普通话"把"字句的比较从瓯语"把"字句的句式、特点对瓯语"把"字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听问而语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5):70-70
  相似文献   

5.
现代著名作家欧阳山一百五十万字的五卷长篇巨著《一代风流》,惨淡经营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问世,与读者见面,并收入最近出版的《欧阳山文集》.《一代风流》究竟“风流”不“风流”?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一代风流》够“风流”.如果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梁斌的《红旗谱》可称为“是一部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可誉为描写解放战争的“英雄史诗”;那么,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程的史诗性巨著.它不但形象地反映历史,并较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回答时代急遽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重大问题,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典型形象,还充分显示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一 《一代风流》是在“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当《一代风流》的第一、二卷《三家巷》和《苦斗》出版后,有人矢口咬定这两卷根本不是写所谓“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而是写“儿女风情史”,是“鸳鸯蝴蝶派式的爱情小说”,甚至说它是宣扬“阶级调和”、“阶级投降”,“毒害青年”的作品,是“专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的“问”字句,在先秦一般不构成双宾语格式,到了汉代才有一些双宾语,到魏晋又有较多的发展.这种演变和引介询问对象的介词“於”的脱落有关系.在“於”字脱落的渐变过程中,新旧形式也有过共存的局面.另有一种“问”字句,询问内容用介词“以”引介.这种“问”字句没有构成双宾语格式,但是因为“以”字对句子起调整作用和“以”字所引介的询问内容常常隐略,所以这种“问”字句比较灵活,结构轻巧,语言简洁.以上这些表明介词和句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也显示了古代汉语语法所固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现代汉语语学界已有研究,在语用平面下分析了"把"字句及"被"字句的语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句式的异同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你现在是否停止抄袭别人的作业了,你怎么回答?这时,无论你作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等于承认自己做过这种不光彩的事。类似的问话还有“你现在考试还作弊吗?”“你现在不再打你的父亲了吗?”“你现在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吗?”“你又进网吧了吧?”“你还吸烟吗?”等等  相似文献   

9.
论_以为_     
古代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以为”这个结构形式,这是“以”和“为”紧相连接在一起的.这种“以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是一个词呢还是两个词或一种什么结构?它有哪些语法作用?它在句子中和别的结构成分有哪些关系?这些问题在《马氏文通》及其后的一些语法著作中曾有涉及,但是说法不同,有的又语焉不详.这些问题对如何认识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很有关系,所以很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发展的_偶然_必然_自由_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历史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是基于人类对客观必然的正确认识而进行的。必然是存在于偶然之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通过一切表面的无穷无尽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对偶然性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必然性的认识;只有对必然性的认识,才构成自由的认识,并导致自由的行动。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一个漫长和无限的发展过程。其中,可以大致地划分几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站在现代科学的高度,对《文心雕龙》如何运用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象、三段式思维,经验概括与理性思考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纵横比较与系统把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研究方法建立其体大思深的文学美学理论体系作了具体的剖析,从而揭示其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每当学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的时候,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仍然有人重智轻体.他们认为,青少年儿童搞体育运动,固然能使“四肢发达,身体健壮”,但同时难免“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因而只让青少年儿童埋头读书,不让他们锻炼身体.这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论的流传,增加了青少年儿童对参加体育运动的疑虑,打击了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妨碍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思想障碍,很有剖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出自春秋末期的老聃.自古至今,注解和论述《老子》之作数以百计,但都见仁见智.分歧和争论主要就在“无”字上.本文对老子哲学的“无”,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一、“无”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是对世界总的认识.它通过思维的范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由浅入深.思维的范畴,也由贫乏而逐渐丰富.《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本哲学专著.它和世界上其他古代哲学一样,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它的思维范畴还是很贫乏的.老子是通过哪些基本范畴来把握世界的呢?许多研究者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卓炯同志的论文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已于一九八一年十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论文集共收有论文三十篇,其中“文化大革命”前写的十五篇(已发表的六篇),“文化大革命”后写的十五篇(已发表的十二篇),共三十万字.另有“前言”和“后记”.“前言”是一九六一年底写的.当时作者应一家出版社之约,准备出版一本小册子,后来由于搞政治运动,作者的理论观点受到“批判”,书出不成了,文章还留着,现在才见诸读者,整整二十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君民共主”口号不能等同于“君主立宪”.早期改良派用这一口号来称谓英德式的议院制度,他们对议院制有所了解但很不深刻,对“立宪”基本上没有认识.他们运用中国传统的开明政治思想资料来阐明设立议院的理论依据,或者只把“君民共主”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追求,或者设计了一些封建性很浓的中国式议院方案.这一口号既具有启蒙的进步意义,又有重大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于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字”论,人们往往把它确定为不可知论的变种,甚至是不可知论.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原意的.“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批评,都不能真正克服被批评的言行,也不能使人们免于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因此,对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学”论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普列汉诺夫的“象形文字”论是在1892年为恩格斯《费尔巴哈论》俄译本第一版写的注释第七条中提出来的.这条注释说;“我们的感觉是把现实界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的特种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不同于它们所传达的那些事件.但是,它们能够完全正确地传达事件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后者是主要的).”(单行本第118页)把这段话概括为“象形文字”论是对的,但说它就是不可知论,至少是不可知论的变种,就有问题了.关于什么是不可知论,列宁有过明确的论述:“我们唯物主义者,象恩格斯一样,把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叫做不可知论者,因为他们否定作为我们感觉泉源的客观实在.……不可知论者说: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我们的感觉所反映、模写的客观实在;我宣布,要知道这点是不可能的.”(《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6—127页)列宁和恩格斯一致认为,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7.
本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系统地概括了汉语的“被”字句和越南语的“bi”字句的语法、语义结构及特点。通过对比指出两之间是在语法结构、语义关系上的异同,明确了相互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二语言的教与学的角度,初步论述了“bi”字句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的正负迁移的影响,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会巧用问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一、质疑启思,相机诱导“施教之功,在于引导。”课堂教学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点拨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善于用问语质疑启思,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点燃学…  相似文献   

19.
20.
《楚辞·九歌·东君》“思灵保兮贤姱.”王注:“灵谓巫.姱,好貌.言己思得贤好之巫,使与日神相保乐也.”洪补已知其注“灵保”之误,说:“古人云:诏灵保,召方相.说者曰:灵保,神巫也.”灵字从巫,在《楚辞》里多指神或扮神之巫.《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古代神多有光.“皇剡剡”即状其光.《云中君》也说:“灵皇皇兮既降.”(皇读如辉煌之煌)所以《湘君》的“横大江扬灵”也是说神光飞扬,没有必要改读为“扬舲”.这样看来,《九歌》诸“灵”多指灵光显赫之神.但神往往要由巫来扮演,“身则巫而心则神”,神巫混一,灵保不分.《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王注:“灵,巫也.楚子名巫为灵子.”春秋屈巫字子灵.《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灵(原小篆从玉),巫也,以玉事神.灵,或从巫.”《易林·小畜之渐》:“学灵三年,仁圣且神明,见善祥吉喜福庆.”王国维先生指出:“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诸家俱言《楚辞》灵保即《诗》之神保.《小雅·楚茨》:“神保是飨.”“神保是格.”“神保聿归.”朱熹《诗集传》:“神保,盖尸之嘉号.《楚辞》所谓灵保,亦以巫降神之称也.”《克鼎铭》有“圣保”.王国维先生《克鼎铭考释》曰“圣保犹《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