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密切相关,因此,医疗卫生新闻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医疗卫生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新闻,其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而且矛盾多、焦点多、难点多,要报道好并非易事。笔者认为,一名医疗卫生记者要做到“三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客观、公正地传播卫生政策和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2.
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确认我3位记者为国捐躯的消息;第一个发回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了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  相似文献   

3.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6):237-238
近年来,媒体官方微博数量不断增加,媒体从业者的私人微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记者不仅在现实世界,也在微博世界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据《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微博世界中,党报以《人民日报》为核心,而《南方周末》则在五大市场化报纸中排名第四位。以上两家媒体记者在私人微博的议题选择中,既体现出职业属性、对同期热点的关注等相似点,也折射出记者所属媒体的不同定位。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0,(6):68-68
徐运平(1962年9月-),人民日报社宁夏分社社长. 祖籍湖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央党校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1985年8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编辑、记者、主编、主任记者、法制采编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曾两次被派遣到人民日报香港记者站任常驻记者6年,后任人民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  相似文献   

5.
思想优势空间无限──从《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专栏受读者欢迎说起 《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在资源上竞争不过新华社,速度上竞争不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形象上竞争不过中央电视台,内存上竞争不过互联网,但原有的优势──思想理论上的深度依然存在,可以说,思想优势空间无限。党中央直接领导;条条块块提供的较系统的统计数据和较深刻的典型材料;编辑部有一批素质较高的人才,决定了《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可以在新闻提炼、新闻概括上高人一筹,即结合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就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带普遍意义的问题,作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记者座谈”与《记者座谈》专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凤  常松 《新闻世界》2009,(11):71-72
“记者座谈”是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上海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自己的组织。“记者座谈”的出现,以及他们所办的《记者座谈》专栏,是当时中国新闻行业职业化进程向前迈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22):12-12
创刊于1948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妖人民日报》,在自己61岁生日这天宣布,7月1目起它将从现有的每天16版增加到20版。同时人民日报社也将进行机构调整:原有的驻国内国外72个记者站会被改设为分社。  相似文献   

8.
葛玉清 《传媒》2002,(1):34-35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开辟了舆论监督专栏——《社会观察》。它以大量事实,揭露腐败,抨击邪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针砭贪官腐吏的丑行,大大提高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和可读性。这个栏目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量化方法对2009年《人民日报》"甲流"报道的媒体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甲流"报道媒体框架由多种力量和因素参与建构,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特点,凸显了中国政府的权威性、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国际道义的努力,一改SARS时期被动自闭的形象。同时此框架视角比较狭窄,欠缺批评式和反思性视角,主题较单一,信源较狭隘。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媒体的"旗舰",而新闻评论则是这艘"旗舰"上的"汽笛"。《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自身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创新内容和形式。"观点"版是《人民日报》在2010年1月7日创办的评论版,版面设有"时事观察"、"每周一评"、"风凉画"、"传媒观澜"和"议言广场"五个栏目,每周四出版。2011年2月《人民日报》对"观点"版进行了改版。版面增设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文章和"谈治论理"栏目,删去原有的"每周一评"和"传媒观澜"栏目。笔者对改版后的"观点"版的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典型人物的宣传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比较广泛,雷锋作为典型人物的代表,在宣传报道中无论从数量上、时间上来看还是从国人认知程度上看都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时代对典型人物宣传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本文在新闻框架理论下,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从1963年到2012年的“学雷锋”相关报道为样本,分析社会价值取向下学习“雷锋精神”的变化,试图从雷锋形象的宣传和变化中探究社会价值取向与典型人物宣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韩书庚 《今传媒》2010,(12):69-70
新闻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在新闻写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官方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为考察对象,对其消息、通讯和评论三种类型的标题辞格进行比较,得出对偶和比喻是使用最多的两种辞格等结论,希望有助于新闻从业者,并促进新闻标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有关两会报道的内容为例,通过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异同,总结两者新闻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融合发展道路上的路径和方法,为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给力”语用的失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霞 《今传媒》2011,(8):54-5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作为新闻标题,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大唱赞歌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有之,俨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媒介事件"。时至今年,此事虽已告一段落,但对其进行事后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有必要的。笔者将结合《人民日报》特殊的中央机关报性质,以及网络语言的特性,从媒介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给力"语用的失当性。  相似文献   

15.
杨峰 《新闻爱好者》2011,(13):90-91
《人民日报》对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做了全程报道,其体育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一是具有意境美,二是具有趣味美,三是巧妙地使用数字,四是巧妙地使用口语,五是善于以情动人,六是采访深入、现场感强,七是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07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刊载的新闻漫画予以详细的内容分析,总结当前<人民日报>新闻漫画在反映现实、态度倾向、刊载形式方面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双碳”议题报道对于“双碳”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文章以2020年9月22日至2022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的86篇关于“双碳”议题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双碳”的关注度比较高,这些报道大多数站在国家/政府的高度,报道的主题以时事政策为主,报道信息来源重视本报话语,报道体裁以通讯为主,多为中长篇报道,报道方式多采用图文结合。同时《人民日报》的“双碳”报道存在现实情况揭露匮乏、科普内容缺失、民间话语弱小、监督预警能力不足、报道情感倾向失调等问题。未来,应通过揭露现实问题,加强科普力度,聚焦民间信息来源,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平衡报道情感倾向等,更好地落实“双碳”行动,激发“绿色”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分歧,报纸作为统治阶级最有效的舆论工具之一,其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意识形态、集团利益等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包括海外版)及台湾《中央日报》对"陈江会"的不同报道,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报道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等方面入手,试图找出两岸报纸的异同,为两岸间的信息传播进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舆论监督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但是只要群众叫好,政府满意,这份差事就容不得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新闻人退缩与回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