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教师认为鲁迅的作品过于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超过了学生的理解力,教起来也费力.而特级教师诸定国执教的<孔乙己>给了我们启示,他匠心独具的设计让我们领略到鲁迅先生作品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不少教师认为鲁迅的作品过于估屈聱牙,晦涩难懂,超过了学生的理解力,教起来也费力。而特级教师诸定国执教的《孔乙己》给了我们启示,他匠心独具的设计让我们领略到鲁迅先生作品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学期之初,因为又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让学生以“我心目中的鲁迅”为题,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毕竟学生和鲁迅先生的接触已有多年,鲁迅先生又是中学课本上入选作品最多的现代作家,大家心目中都会有一个鲁迅在。  相似文献   

4.
结合鲁迅先生入选初中教材的文章特点和鲁迅先生的人格特点,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探究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二是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怕周树人、怕写作。甚至出现了"最怕上课讲周树人,最怕上课要写作"的说法。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恐惧,是由于年龄小无法更好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内涵,这还可以通过年龄的增长与对鲁迅先生书籍的阅读慢慢增进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但是惧怕写作却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只教会如何欣赏作品,赏析作品,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将作品的精髓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微写作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微写作来源于微博,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鲁迅先生也最为广大学生所熟知。只要略知中国现代文学史,便知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中成就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作品,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审美取向和鲁迅先生有太远的距离,他们很难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初登讲台时,笔者讲解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自己很投入,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自认为挖掘得很到位,常常自己认为授课很成功,可是学生的情绪却不高,依旧是那样一副若无其事懒洋洋的样子,笔者很是神伤,美丽因无法预约而失落.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部分早期作品的标点,不少语文界同行感到难解,有的干脆采取忽略而过的办法,这并非上策。下面对初中语文中长期疏漏的两个难点加以探讨:一、逗号和冒号通用。在鲁迅作品中,同一篇作品提示语后面既有用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同时,还有一些作品与鲁迅有关。因此,在语文复习课中,通过作品探寻鲁迅的心路历程,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鲁迅其文、其人,进而感受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选入小语第十册中的《给颜黎民的信》,是小学语文里唯一的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值得我们注意。笔者认为把这篇课文教好了,有利于学生今后在高一级学校里更好地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一生未专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但其笔下的儿童形象却参与了五四时代现代文学史对“儿童的发现”。过去研究鲁迅作品的诸多著述研究重点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而忽视了鲁迅作品中大量儿童形象。中学语文教材选用鲁迅先生的作品不少,其中许多涉及儿童形象。鲁迅关注儿童、了解儿童,他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绝不是农民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的陪衬,而是与农民、知识分子形象鼎足三分的重要一类。鲁迅一向认为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看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先生去世已70余年,其作品教学虽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毕竟时空阻隔,已经和当代学生产生了疏离之感,很多教师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教,而更多学生觉得鲁迅作品难懂。师生两难的处境若想得到改变,还是要从拉近作者、作品与教师、学生间的时空距离做起。  相似文献   

14.
毛慧霞 《考试周刊》2011,(79):46-47
作者就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多元和个性两个方面解读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5.
从教多年 ,教学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已经很多次了。尽管每次教学前我都认真阅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上努力启发学生阅读思考 ,但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学生们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缺乏理解和认同 ,感到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 ,教学过后 ,学生们仍然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为此 ,我也在不断地反思 :是鲁迅作品本身的问题 ,还是教师的教学问题 ,抑或是学生的智力、理解、思维能力问题 ?  接手新一届高一学生 ,又要上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了 ,应该如何做才能走出教学上的怪圈 ,使学生更多地走近鲁迅 ,…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科书各册均有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选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执教鲁迅文学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突出鲁迅革命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精神的概括。执教鲁迅的作品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突出鲁迅的斗士形象及其革命精神。而鲁迅的形象和革命精神正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这样,就要把学习鲁迅作品与学习鲁迅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像鲁迅那样做人,像鲁迅那样奋战。  相似文献   

18.
感悟鲁迅     
郑民  万金淼 《现代语文》2006,(11):125-126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已不算少,但遗憾的是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仅限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教科书的解析,只是泛泛了解,谈不上什么感悟。而当毕业之后,自已也执起教鞭,为学生们讲读鲁迅的作品,并为此而阅读了大量鲁迅的章,才真正发现我对鲁迅还是那样的陌生,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现代文学作品讲课大赛”,当我看到抽到的是《药》时,心里非常矛盾。其实我很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也很希望学生由于我的引导从此和鲁迅先生结缘。但我又很怕给学生讲先生的文章,他的深刻思想及其作品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与学生认知的差距,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名作,收在《呐喊》集内,自1921年1月问世以来,受到不少专业研究者和语文教育者的重视,相关的文章难以数计,从主题思想到人物形象,到结构安排,到语言艺术,到景色描写……方方面面,均有涉猎。实在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本身包孕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